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在這個「三不通」哨所,有一群像「候鳥」般遷徙的兵……

在這個「三不通」哨所,有一群像「候鳥」般遷徙的兵……

來源:解放軍報客戶端 作者:王子冰、段瑋

不報道,不會有人知道有這樣一個地方和一群默默無聞的人

走向深山,探訪星空下的烏力杜爾貢

星星伴我守邊關

因為額爾齊斯河流經,駐守在中蒙邊境的可可托海邊防連與小鎮同名,這個以蒙語命名的地方翻譯為「藍色的河灣」時,又添了幾分美麗和動聽。可可托海邊防連下轄兩個夏季執勤哨所,都以第一任的哨長名字命名,烏力杜爾貢就是其中之一。

烏力杜爾貢夏季執勤哨所距連隊55公里,由於漫長冬季大雪封山,一般每年6月到9月為駐哨期。每到進點或撤點時,官兵像「候鳥」一樣來回遷徙,周而復始。

6月中旬,筆者隨運送駐哨物資的直升飛機抵達烏力杜爾貢,探訪官兵的進點駐哨生活。

「候鳥」遷徙,像一場向著星空的跋涉

直升機運送物資抵達哨所

關上機艙門,載滿物資的直升機從連隊起飛。從機窗向外望去,連綿起伏的群山緩緩向後,蜿蜒的額爾齊斯河像一條潔白玉帶,將千山萬壑連在了一起。起飛前指導員賴鵬介紹,烏力杜爾貢是一個至今不通公路、不通電話、不通常明電的「三不通」哨所,從連隊到哨所僅有一條山路,2014年以前,不論進點還是撤哨都是靠人背馬馱,途中不休息的話,早上出發,天黑前才能到達。

「雖然現在有直升機保障,但那條進點的山路還是得走!」說這句話時,賴鵬的眉毛攢起,不無牽掛。原來,在直升機起飛之前,另一支進哨分隊已經在哈薩克族下士、軍馬飼養員薩力哈爾和3名護邊員的護送下提前出發,他們護送的,是無法乘坐直升機的15匹軍馬。

物資抵達哨所

直升機經過45分鐘的飛行抵達了烏力杜爾貢,抵達後的官兵一直等到日暮時分,才見到護馬趕到的薩力哈爾。

山裡天氣多變,一路上晴雨不定,薩力哈爾的身上濕了又干,幹了又濕,軍馬的體味兒混合著汗水,散發著難聞的氣味兒。

「天黑後山裡太危險,路上可不敢休息。」薩力哈爾拴上馬後,舀起一勺剛打上來的河水,咕咚咕咚喝了個痛快,看他臉上被山風吹乾的汗漬,可以想像途中的辛苦。

4個人,15匹馬,拋開山路的艱辛不說,跑前跑後驅趕也是一個體力活兒。薩力哈爾說,途中有一段斷崖格外危險,一邊是垂直的峭壁,一邊是奔騰的河流,不足一米的狹窄山路僅容一馬通行,人騎在馬背上腳都要蜷縮起來,他最喜歡的43號軍馬就是在那兒犧牲的。

那年往哨所送給養走到那處斷崖時,背上馱滿了食物的馱馬43號受山坡落石驚嚇,後蹄踩空,官兵援救不及,眼睜睜地看著它墜落山澗,眨眼間就被奔騰的河水吞沒。眼前的一幕讓在場的官兵看得毛骨悚然,緊夾著馬腹的雙腿因恐懼而不斷地打顫。

進駐哨所的第一件事,是將五星紅旗高高升起

薩力哈爾當兵5年,在這條險情處處的進點路上往返不下十次。在他眼裡,走上這條路,就像是一場向著星空的跋涉,目的地永遠比想的要遙遠,同時充滿了無數的未知。

有一次,他和戰友騎馬下山接運給養物資,在渡河時軍馬遲遲不肯涉水。薩力哈爾看向對岸才發現,一頭成年的哈熊正闖進一群牛中間,一巴掌下去,一頭一米多高的牛當場倒地,抽搐幾下喪了命。薩力哈爾和戰友迅速掉轉馬頭,藏身到附近樹林中,直等到哈熊離開才匆匆渡河趕路。

直升機往返飛了5次才將人員和物資運送完畢,離開了哨所。賴鵬說,如今進哨可以攜帶更多軍馬馱運不了的物資,比起以前騎馬進哨,感覺幸福太多了。

守望星海,用青春濯洗的軍旅時光

「三不通」哨所 烏力杜爾貢

烏力杜爾貢四面環山,三座木屋就是官兵日常生活的地方,哨前青松林立,遠山雪峰在望,額爾齊斯河在哨所後方潺潺流淌,連空氣中都瀰漫著青草和山花的芬芳,這樣一個遠離都市的地方,除了一座風光互補的發電設備,從內到處散發著原始的氣息。

幾朵烏雲帶來了一陣淅淅瀝瀝的小雨,官兵迅速將堆積在院子里的物資轉移到了木屋。雨停後,指導員分配了工作,一時間,官兵劈柴的劈柴、挑水的挑水、發電的發電、補窗的補窗,紛紛忙碌起來。

柴是撿來的枯木,煤炭運送不易,官兵生火做飯總是就地取材;水是從哨所後方的額爾齊斯河裡挑來,純凈的雪水帶有一股獨有的清甜;閑置了一個冬天,那座利用風力和太陽能發電的設備儲電不多,今晚仍然要靠蠟燭照明;還有用塑料紙封住的窗戶,經過冬季的風吹雪虐,只剩下幾片破碎的邊角。

描繪「忠誠」二字,一茬茬新戰友的接力

「今天時間比較緊,先保障第一餐和第一覺,明天還有更多的事做。」賴鵬說。因為儲電量少,哨所除了一部電台就是手電筒,曾經帶上來一部24寸的液晶電視,大部分時間被閑置在角落,在這樣節省用電的情況下,很多時候使用電台還得靠手搖發電。

因為熱水器、電冰箱等生活電器的缺少,官兵想了很多招兒。

在哨所右後方,緊鄰額爾齊斯河的高處有一個五米長、三米寬、一米多深的水池,池上方用木棍撐起塑料布,這是官兵自建的「游泳池」,每周將冰涼的河水抽到池中,晾曬溫熱後使用,解決了洗澡的問題。

河邊的幾棵松樹間,官兵用紗布圍成一方小天地,裡面拉上鐵絲,將肉質品掛到其中,山裡的溫度放三五天不成問題。「儲肉間」的地上挖有三個50多公分的地洞,洞底墊有紗布,通往河裡,一些不耐久放的食物可以放置在洞中,這是官兵藉助冰涼的河水自製的「天然冷藏室」。除此外,還有樹枝搭起的晾衣間、一平方米左右的地下菜窖、幾棵枯樹綁起來的河邊「洗漱台」……

自製菜窖,「守衛」新鮮蔬果

最樸素的生活方式,透露著無可奈何的孤獨和寂寞。有一年進點前,軍醫王振亞告訴妻子要「失聯」幾個月,讓她轉告住在另一個城市的父親,沒想到妻子出差把這事給忘了。年邁的父親不會使用手機,也只記得兒子的電話號碼,情急之下買了從河南到烏魯木齊的火車票,輾轉了兩天找到團部,得知兒子無恙後才放下心來,當即要買票回去。連隊通過電台告知了王振亞父親來隊的消息,特批了兩天假期讓他下山,與父親匆匆見了一面。送父親上了火車,這個鐵打的漢子忍不住痛哭失聲。

指導員賴鵬帶官兵進行巡邏勘察

遠離網路和信號,對家人的思念像藤蔓一樣生長。每次補充給養,連隊用車將給養送到一處叫鐘山的地方,官兵騎馬下山接運,這時候幾乎每個人都想去,因為鐘山有手機信號。

去年7月,上等兵邵宗渤爭取到了一個接給養的「名額」,樂滋滋地騎馬出發,沒想到因為道路艱險加上騎術一般,出門不久就被軍馬掀落馬背,再上馬時腿肚子都在抖。戰友勸他返回,他梗起脖子,死活不同意,最後決定牽著馬往山下走,25公里的山路走了7個多小時,他走到時戰友們早已裝好了給養等他。邵宗渤撥通了家裡的電話,剛聽到媽媽的聲音,便「哇」地一聲哭了出來。

除了蠟燭和短暫的燈光,哨所夜裡唯一的光亮就是頭頂上的一片星海。官兵都說,經歷過孤獨才懂堅忍,守望著這片星海,每個人都會銘記這段歲月濯洗的青春,這段無可複製的軍旅生涯。

星星閃爍,是嵌入夜空的眼淚和祝福

哨所的夜

夜幕降臨,抬頭一片無垠星空。四級軍士長陳叢躍說,這是哨所最美的時刻。

這次進哨前,陳叢躍剛剛休完假,因為爺爺離世,他帶著妻兒趕回了家中。處理完爺爺的後事,親友們都勸他多留兩天,陪陪家人,但接到進哨的命令後,他還是提前返回了連隊。這是他第二次來到烏力杜爾貢,由於期間調換了連隊,上一次駐哨時,還是十二年前。

策馬揚鞭守邊防

那時的烏力杜爾貢條件更加艱苦,所有的電力供應來源於一台手搖發電機,使用電台時哨所十個人輪流手搖發電,才能及時與連隊聯繫。

沒電還能忍受,斷糧最讓人抓狂。陳叢躍記得最長的一次給養中斷是7天。那時哨所里只剩下不到半袋的麵粉,官兵早上把麵粉全蒸成了饅頭,時任哨長的王新民帶著另一名幹部拿起自製的釣竿,自告奮勇地去河裡釣魚做菜,官兵就坐在屋裡大眼瞪小眼地等著。早上出去,沿河而上,直到晚上才回來。當兩個人提了一網兜魚回到哨所時,看到的是一個不少的饅頭,和早餓得前胸貼後背的官兵。

高山流水行路難,甘願吃苦守邊防

星空再美,卻是遙不可及,遠遠比不了身邊的幸福。烏力杜爾貢右側木屋的牆上寫著兩句詩:「藍天白雲雪山青草高山流水行路難,國旗界碑哨所軍人甘願吃苦守邊防。」陳叢躍告訴筆者,這是王新民在十二年前的建軍節刻下的,仔細看去,右下腳果然隱約寫著「06.8.1 王」的字樣。

那時候王新民的妻子因病去世不久,對愛人的思念讓他久久不能釋懷,經常夜裡捂被哭泣。住在隔壁的陳叢躍聽在耳里,心裡也跟著難受。建軍節當天,官兵在哨所里進行了一次升旗儀式,隨後王新民便帶隊出發巡邏,深夜方回。回來後他對著木屋的牆壁靜靜地站了很久,然後用刀刻下了自己的心聲。

哨所的夜

「每一顆星星都是官兵的眼淚和祝福。」賴鵬說,無垠的星海記錄著哨所發生的一切,官兵內心的每個故事。

這次隨直升機上來的除了駐哨官兵,還有司爐工梁國慶。妻子帶年幼的兒子臨時來隊,不久他便接到了前往哨所安裝調試暖氣的任務,全團四個季節性執勤哨所全部裝完要20天時間,等他忙完她們也該離隊了。雖然少了很多陪伴妻兒的時間,但在哨所駐守過的梁國慶並未感到不滿或委屈,因為這套供暖設備裝好後,將徹底解決官兵洗澡、取暖的問題,以前因為七、八百公斤重的材料馬馱不上來,現在有了直升機保障,除了供暖設備,還運來了建造板房的材料,在空地上蓋起浴室和鍋爐房。賴鵬還告訴筆者,如今哨所對外的聯繫除了電台,還有一部衛星電話,方便官兵緊急時和家裡通話。另外,駐地政府還有計劃為每個執勤哨所通電、通公路,這些幾乎觸手可及的希望,會使哨所的條件越來越好。

哨所變遷,星海依舊。空閑時,總有老兵帶著新兵,去數夜空里閃爍的星星,講述曾經守在哨所的那些人,發生在哨所的那些故事。

夜色籠罩哨所,星空愈加璀璨,整個世界似乎只剩下額爾齊斯河的水聲潺潺,催人入眠……

【邊關掠影】

邊防戰士『緊緊抱著被直升機吹飛的保溫板

邊疆美景盡收眼底,只因有人負重前行

邊疆美景盡收眼底,只因有人負重前行

邊疆美景盡收眼底,只因有人負重前行

邊疆美景盡收眼底,只因有人負重前行

邊疆美景盡收眼底,只因有人負重前行

邊疆美景盡收眼底,只因有人負重前行

兵記者段瑋,利用無人機拍攝

兵記者隨行記錄官兵

兵記者王子冰

策馬揚鞭守邊防

策馬揚鞭守邊防

對於邊防兵來說,不僅要手榴彈扔的准,套馬繩也是必修課

翻山越嶺,趕著軍馬奔赴戰位

翻山越嶺,卻無心看風景

哨所的必經之路

官兵穿密林進行巡邏勘察

官兵穿密林進行巡邏勘察

官兵勘察研究地形

記者王子冰

記者與哨所官兵合影留念

看盡了哨所的艱辛,看到伙食保障,沉重的心情稍有一絲欣慰

牧民為大尾巴羊「脫衣裳」

上士張國勛幫記者整理馬鞍

哨所唯一的小奶貓,給官兵帶來一絲樂趣

邊關花語

邊關花語

下士薩力哈爾連接風光互補太陽能發電站

下士薩利哈爾進點前的準備

雲捲雲舒,潺潺流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連隊有個北京大學來的兵,這小子有點「犟」
軍報評論築牢和平安全的共同基礎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