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從電影里的流浪漢經典到作為父親的日常,在這裡了解查理·卓別林

從電影里的流浪漢經典到作為父親的日常,在這裡了解查理·卓別林

從電影里的流浪漢經典到作為父親的日常,在這裡了解查理·卓別林

6 月 8 日至 10 月 7 日,一場名為「查理·卓別林:卓眼視界」的展覽在上海余德耀美術館舉辦。

這場由洛桑愛麗舍博物館與上海余德耀美術館共同製作的展覽通過照片和影像資料走進卓別林的生活和事業,試圖解密他的電影語言和藝術遺產。除了展出卓別林檔案資料中的 300 多張照片、文獻和近兩小時的電影片段,展覽還將呈現來自私人或公共機構收藏的原版海報、錄像、油畫、手稿以及版畫作品,反映卓別林對於世界各地藝術家的影響。

展覽按照時間線劃分為七個階段:「倫敦街頭舞台」講述卓別林的早年經歷:出生於貧困家庭的他通過在英國卡爾諾劇團的表演獲得了來自好萊塢的橄欖枝。「透過鏡頭」聚焦他早年好萊塢的生涯以及經典「小流浪漢」(The Little Tramp)的誕生。「好萊塢鬼才」中,已經聲名顯赫的他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嘗試以導演身份拍攝作品。「無聲之聲」表現卓別林在聲音和音樂上的創作。卓別林自學了各種樂器,在有聲電影到來後探索了聲音的表現形式。「心之所向」以卓別林 1931 年起的 18 個月旅行為主題,他見到了各界人士,也感覺到了被右翼勢力籠罩的歐陸氛圍。之後卓別林電影的政治表達更加凸顯。「後『流浪漢』生涯」圍繞關於卓別林的爭議,他被視為一名共產主義者,被迫離開美國,爭議直到 1970 年代他重新獲得認可才平息。「惠澤當代」則是關於後來藝術家們延續他精神的創作,以表現他的影響。

《紐約時報》在卓別林的訃告中這樣評價他:沒有任何一名電影演員比他更生動地捕捉了世界並讓世界如痴如醉。這個生於倫敦的寒酸子弟因為對人生命運悲劇化衝突賦予人性化的靈巧呈現,成為了一名不朽的藝術家。

由圓頂硬禮帽、拐杖和小鬍子構成的經典的小流浪漢形象無疑是卓別林呈現生命悲劇衝突的代表。在跟隨卡爾諾劇團在美國演出後,卓別林被基石電影公司看上並簽約。在拍攝了首部短片《謀生》後,他 1914 年拍了《威尼斯兒童賽車記》,這是流浪漢角色首次亮相銀幕。不同尋常的是,錄製過程是在有觀眾的情況下進行的。卓別林營造出了一種滑稽的喜劇效果,讓觀眾大笑不止,這個造型因此迅速躥紅。

從電影里的流浪漢經典到作為父親的日常,在這裡了解查理·卓別林

流浪漢角色部分靈感來源於卓別林艱辛的童年。他的父母都在音樂廳以唱歌為生,卓別林很小就受到音樂和藝術的影響。但有酗酒毛病的老卓別林在兒子很小的時候就離開了他和母親。肩負撫養卓別林和他同母異父哥哥西德尼的母親後來患上了精神疾病。有一次,卓別林還替生病的母親上台演出救急。卓別林兄弟後來不得不進入孤兒院。在街邊的生活讓卓別林目睹了醉鬼和流浪漢等各式落魄角色。

「在 1914 到 1929 年間,這個角色產生了變化。開始的時候,他是一個很『壞』的角色,後來變成了我們熟知的樣子,有了情感和戲劇衝突,讓觀眾前一分鐘還在笑,之後一分鐘馬上就想哭。」此次展覽的策展人塔蒂揚娜·弗蘭克說。

不到 30 歲的卓別林成為了好萊塢最炙手可熱的明星。他的周薪從 1914 年進入基石電影公司時的 150 美元漲到了 1916 年在共同電影公司的 1 萬美元(加上 15 萬美元獎金)。

談到這個角色風靡的原因,卓別林的兒子尤金·卓別林表示:「我覺得人們認為這個角色很好玩吧。這個角色一直在想辦法維護尊嚴。他穿得很破,但是在胸口別了玫瑰,如果他摔倒,他起身後會整理下衣服。我覺得大家喜歡他的原因,是因為他們身上也有一點『流浪漢』的特性存在,他們在這個角色上找到了共鳴。」

流浪漢這個角色最後一次出現在銀幕上是在《摩登時代》中。後來《大獨裁者》中的獨裁者延續了一些流浪漢的造型元素,不過卓別林認為那不是流浪漢。《摩登時代》可以看做是卓別林電影生涯的轉折點。從這時起,他電影中的政治元素開始凸顯。《摩登時代》的意義已經不再是流浪漢的滑稽,而是卓別林對工業化帶來的貪婪人性的諷刺。

「1929 年發生了大蕭條,卓別林在 1931 年到歐洲旅行。他發現了處在危機之中的世界,此時民粹主義在世界範圍內興起,美國的失業率不斷上升。」塔蒂揚娜·弗蘭克說。「他回美國後於 1936 年拍攝了《摩登時代》,批判了工業化,對這段時期中工人被要求像機器一樣工作表達了諷刺不滿。這是他在歐洲旅行的直接後果,他在那裡遇見了各種政治家和經濟學家,他希望用電影尋找問題的答案。」

不過,人們對流浪漢角色的迷戀以及美國當時盛行的保守主義,讓表達政治立場的卓別林遭遇非議。

「觀眾喜歡小流浪漢的角色,喜歡看電影歡樂的狀態,」塔蒂揚娜·弗蘭克說。「卓別林直到拍《大獨裁者》前都非常成功,後來 1947 年他又拍了《凡爾杜先生》。這是他到那時候為止唯一沒有扮演(形似)流浪漢的電影,他扮演的是一個殺手。公眾不想看到他的變化,他們喜歡流浪漢,不想看到卓別林飾演那麼惡劣的角色。」

法國評論家安德烈·巴贊評論《凡爾杜先生》時表示:「它把卓別林的世界顛倒了過來……正是他的存在,讓社會充滿罪惡。」

從電影里的流浪漢經典到作為父親的日常,在這裡了解查理·卓別林

在麥卡錫主義時期的美國,卓別林被扣上了共產主義的帽子。他的私生活,尤其是對年輕女星的青睞,也成為了針對他口誅筆伐的另一個元素。1952 年,卓別林被當局撤銷入境許可證後選擇離開美國定居瑞士。直到 20 多年後,好萊塢才再次認可和接受了他。

如今再回首卓別林的歷程,除了了解流浪漢的台前幕後,人們也有了挖掘流浪漢之外的卓別林的機會,體會《摩登時代》中上司監視員工在洗手間抽煙這喬治·奧威爾式的情節或者《大獨裁者》中獨裁者與地球儀翩翩起舞所影射的野心。

《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採訪了「查理·卓別林:卓眼視界」的策展人塔蒂揚娜·弗蘭克以及卓別林的兒子尤金·卓別林。他們通過不同視角展示了對卓別林的理解。

塔蒂揚娜·弗蘭克是愛麗舍博物館館長。對她來說,卓別林和畢加索是 20 世紀最重要的兩個藝術家。童年時期的她看過卓別林的各種電影。擔任了愛麗舍博物館館長後,她就一直想做卓別林的展覽。「我喜歡他對生活的願景。我覺得我們有共同的價值觀,就是沒有什麼事情是不可能的。」她說。

尤金是卓別林與第四任妻子,也是最後一任妻子烏娜的兒子。卓別林和烏娜共生了八個孩子。烏娜的父親,尤金的外祖父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尤金·奧尼爾。卓別林去世時,尤金 24 歲。在他的記憶里,卓別林不怎麼談起自己的好萊塢生涯,是個慈愛的父親,願意花時間了解子女的日常生活。

尤金是瑞士沃韋國際喜劇電影節(International Comedy Film Festival)的主席。他執導了關於卓別林的紀錄片《Charlie Chaplin: A Family Tribute》,還以錄音工程師的身份,同滾石樂隊、大衛·鮑伊以及皇后樂隊合作。

談到卓別林對子女們最大的影響時,尤金說:「我們都在從事藝術相關的工作,這應該是他最大的影響了,那就是對藝術的熱愛。」

從電影里的流浪漢經典到作為父親的日常,在這裡了解查理·卓別林

Q=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

T=塔蒂揚娜·弗蘭克(Tatyana Franck)

U=尤金·卓別林(Eugene Chaplin)

卓別林的創作

Q:是什麼促使他製造出了「流浪漢」這個經典的電影形象?

U:我覺得那可能純屬運氣吧。麥克·森尼特(基石電影公司的老闆)任用他後,卓別林一次來到片場,覺得很冷。森尼特讓他去找件衣服。卓別林於是到了換衣間。他當然有記得童年的經歷,記得看到過的流浪漢和醉鬼等。他選擇了寬大的衣褲、流浪漢式的服裝。

Q:如果不是在默片時代,小流浪漢這個角色還會那麼震撼嗎?

T:雖然卓別林是在默片時代創造出了這個角色,他一直對音樂有興趣,生活中一直有音樂家的陪伴。1928 年,有聲電影到來後,他還拍了幾部默片,不過後來他為以前的電影加上了原聲帶。卓別林創造的是一個普世的角色。如今,即使你不聽聲音,你還是會對他的角色發笑。因為卓別林能夠觸及到人們的內心。

U:這一點很難說。小流浪漢成功的秘訣在於,卓別林沒有說話,而人們能夠理解角色。這讓他一下子成為國際明星。有聲電影到來後,他意識到,小流浪漢無法繼續了,倒並不是說這是有聲電影所致,而是卓別林歲數變大了。他明白,如果他拍小流浪漢變老的故事,那麼便不再會有趣。

Q:有聲電影時代來臨後,他沒有立即加入潮流,拍了《城市之光》和《摩登時代》,後來才拍有聲,他對有聲電影的態度是怎麼樣的?

T:對他來說當然有挑戰。不過在默片《摩登時代》中,人們可以聽到他在末尾的哼唱。他的音樂感很強,是一名出色的音樂家,自學了鋼琴、小提琴大提琴等樂器。

Q:從演員起步的卓別林後來有了自己的影視公司,作為導演的他與作為演員時有什麼不同以及相同之處?

T:他有著一樣的願景,那就是追求完美。他可以為一幕反覆 400 次。他作為演員和導演都很嚴格。這也是他自己建造影視公司的原因,因為他想掌控有關電影的一切。作為一名演員的時候,他有因為導演的指手畫腳而沮喪。舉例來說,在基石電影公司,差不多 1914-1915 年的時間裡,他拍了 36 部短片,數量巨大,是公司和導演要求他拍攝了大量電影。他對這種節奏很沮喪,他希望有時間慢慢來拍。

U:他在麥克·森內特手下的時候就意識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他認為那些導演做得不好。他後來意識到,自己能夠寫好的故事,不僅僅是關於蠢萌的角色。他先是提出執導的要求,獲得批准拍了電影后,他慢慢開始自己寫故事。後來他有了自己的工作室,於是能夠按照自己的節奏拍電影以及和自己喜歡的人共事。

從電影里的流浪漢經典到作為父親的日常,在這裡了解查理·卓別林

Q:他拍《大獨裁者》的時候模仿了希特勒。除了本身容貌的相似,他練習模仿的過程是怎麼樣的?

T:卓別林的觀察能力很敏銳。通過觀察,他體會到了希特勒的內心世界。我覺得他可以模仿任何人。當然容貌的相似強化了效果,不過卓別林具有洞悉他人的能力,能設身處地地去想事情。我們認為他是從媒體中獲得了電影的靈感,媒體發表了關於兩者容貌相似的文章。美國當時是反對拍這樣一部電影的。卓別林 1939 年拍攝了電影,當時德國入侵波蘭。卓別理是自掏腰包拍了電影,所以能夠自由表達。

Q:但是他的政治理念並沒有馬上得到美國的認同和理解?

T:美國當時還沒有和德國開戰,納粹的極右立場在當時的美國也存在。當他拍《大獨裁者》的時候,美國並不高興,它並不想惹任何麻煩。美國不希望電影發行。電影最後還是發行了,不過不是馬上,而是幾年之後,美國那時候已經和德國在打仗了。

從電影里的流浪漢經典到作為父親的日常,在這裡了解查理·卓別林

Q:英國媒體批評了卓別林沒有參加一戰?

T:是的。在這次的展覽中,有一些繪畫就是當時批評卓別林不參戰的。不過也有報道他用電影治癒人們的文章。戰地醫院把卓別林的電影投到天花板,這樣病人就可以躺著看。

Q:1940 年代起,他和好萊塢的關係發生變化。他從一位天才演員變成了思想上的異類。這種突如其來的轉變是怎麼發生的?

T:轉變還是花了一些時間,他在 1952 年被美國流放。之前差不多有 10-15 年的時間裡,美國對他有所懷疑。卓別林對窮人流露出關懷,他算是偏左派的人物。卓別林是一個世界公民,不是某個政府的支持者。在《大獨裁者》中,他批判了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不過美國覺得他沒有批判斯大林,因此把他視為共產主義者。另外,卓別林當時聲名顯赫,他生活中的每個細節都被媒體記錄,包括他和許多女子的關係。當時美國很保守,這一切讓美國把卓別林樹立成了一個反面的例子。

Q:卓別林和 FBI 局長埃德加·胡佛的關係尤其敵對,除了本身時代使然,其中有什麼特殊個人原因嗎?

T:《大獨裁者》中的最後一段演講是關於追求共同和平的演說。FBI 不明白的是,為什麼演講的主題不是反對希特勒。卓別林當然是反對希特勒的,但是他不想用電影號召人們去參戰,他希望用電影表達對和平的追求。我覺得這讓 FBI 很不滿。

U:主要的原因是,按照胡佛的理解,好萊塢會成為一個有力的宣傳機器。基於此,他對電影下了一些關於宣傳和批評的要求。卓別林是個追求自由的人,不會接受胡佛的指令。他和胡佛在一場派對上有見面。他們發生爭執,場面很激烈。這是一系列因素導致的結果。

Q:卓別林一度被迫遠離美國,後來美國還是對他敞開懷抱,授予了奧斯卡終生成就獎,是什麼促成了這樣的轉變?

T:那已經是一個不同的時代了,政治和人物都發生了變化。人們明白了卓別林對美國的貢獻,以及他的電影對人性的貢獻。卓別林並沒有參戰,藝術表達對他更重要,用電影表達人性更重要。現在,還有一名在印度的醫生用卓別林的電影治癒抑鬱的病人。美國最終意識到幽默能夠治癒痛苦。

Q:那卓別林對於美國或者好萊塢的有著怎麼樣的一種複雜態度?他內心接受來自好萊塢最後的認可和褒獎嗎?

U:當他剛接收到邀請的時候,他是不想去的。我的母親鼓勵他去。即使到了上台前的最後一分鐘,他還在說自己不想上去。最終那是一個美妙的夜晚,很多名人以及他的朋友都在場。當卓別林上台的時候,台下鼓掌了足足 20 分鐘。他很受感動。我覺得那次回美國讓他對一切釋懷了。

Q:對於他的家鄉英國,卓別林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感?

T:在英格蘭他度過了艱難的童年。他在 20 歲離開去了美國,基本上在英格蘭就住了那麼久。伊麗莎白女王在 1970 年代將他提升為爵士。不過對於英格蘭,卓別林的記憶是苦澀的,有各種掙扎。

U:他非常熱愛英格蘭,瑞士與英格蘭只有一小時的航程,他時常回去。我明白有很多人會問,為什麼他後來不住在那裡,我覺得他是習慣了加州的氣候,英格蘭環境和那裡不同。於是選擇了能夠適應的瑞士。

Q:卓別林和他的哥哥西德尼後來一起工作,兩人配合得很好,卓別林專心藝術,西德尼做他的經紀人,他們兩人的化學反應具體是怎麼樣的?

U:西德尼是個傑出的人,是他為我父親找到了第一份工作。西德尼把他推薦給了卡爾諾劇團。西德尼個人有過演員生涯,在英格蘭相當成功,不過沒有達到國際明星的高度。我覺得,可能是因為兩人艱苦的童年,他們彼此都非常支持對方。我的父親後來請他當了經理,西德尼也為我的父親談到了一些合約。 有人說西德尼嫉妒我的父親,但是我不這麼認為,他是發自內心為我父親的成功感到高興。

Q:卓別林對悲劇和喜劇觀念是怎麼樣的?

T:對於卓別林,重要的是給予人們希望。基本上他所有的電影都是美好的結局。《摩登時代》是個好例子,兩個主角都失業,身無分文無家可歸。但是影片的最後一幕,兩人攜手走向未來。即使你什麼都沒有,還是可能創造未來。卓別林本人也是這樣的一個例子。

卓別林和家人的生活

Q:您怎麼分別評價作為電影人和父親的卓別林?

U:作為一名電影人,他是個天才。他某種程度上定義了電影藝術,和電影共同發展。作為一位父親,我覺得他非凡的一點是,儘管事業繁忙,他仍然為我們留出了很多的時間。家裡的生活因為母親的打理井井有條。父親對我們的生活很感興趣,會問學校生活怎麼樣,你的朋友是不是還在生病等。下午他不在工作的時候,我們經常會一起玩耍。

Q:卓別林在你們小時候好像特別嚴厲,具體是怎麼樣的情況?

U:我不知道其他的人怎麼想。我的話,他有嚴格和要求高的時候。如果你坐在桌上,他會要求你遵守一定的禮儀規範。不過差不多也就是這樣了。對我來說,他是個慈愛的父親。

從電影里的流浪漢經典到作為父親的日常,在這裡了解查理·卓別林

Q:您提到說他不太和你們討論自己的電影生涯,那麼一般都會和你們說些什麼?

U:他沒怎麼說電影的事,不過有時候會提幾句,當初拍某一幕的時候遇到過很多麻煩之類的。他經常做的事情是,拿出報紙,然後讀一些他覺得有趣的文章給我們聽,然後問我們怎麼看,文章是不是很蠢或者很好玩。

Q:卓別林對您說過的讓您印象最深的建議或者話是什麼?

U:在我小的時候,他對我說,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任何事情,我不會給你壓力,你有自己的選擇。但是我對你的要求是,不管你做什麼,都要做好。

Q:說這番話的時候是怎麼樣的情景?

U:我那個時候在學校表現得很懶惰,我不太喜歡學習。他不理解這一切。他經常告訴我,能上學是一件幸運的事情,因為他很早退學,後來都是自學。當然,現在我理解他說的話。但我還是孩子的時候,我覺得他說的話很奇怪。(笑)

Q:卓別林在創作生涯後期,有受到過來自尤金·奧尼爾的影響嗎?

U:完全沒有。尤金·奧尼爾和卓別林從來沒有見過面,沒有說話。尤金·奧尼爾性格很強,我的父親也是如此。尤金·奧尼爾從來沒有因為我父親和他女兒結婚的事情原諒卓別林,因為她比卓別林年輕很多。

Q:和您母親的婚姻生活,是卓別林一生中最美滿的,這樣的一段幸福的生活對於經歷了顛沛流離的他意味著什麼?

U:某種程度上,我羨慕父親的生活。他起先一無所有,然後獲得了名氣。在生命中的最後 25 年裡,他找到了幸福。之前和他在一起的女人們,我覺得他是真心愛她們的。但是當你是一名著名導演,而你的妻子是一名女演員,(關係就很複雜)。她會一直想要出現在他的下一部作品中。這是我的想像。會有利益的衝突。我的母親曾經也想做一名演員,遇到我父親之後,她放棄了這個想法,而是把自己的所有都奉獻給了父親。

Q:能不能請您回憶一下與父親的記憶,以及最後和父親道別的情況是怎麼樣的?

U:我有很多和他相關的記憶。最後道別的話,那當然不是一段太好的記憶,很長一段時間裡,他的身體狀況都不好。最後幾周,他都是躺在床上,多數時間都在睡覺。如你所知,他是在聖誕節那天去世的。當他去世的時候,我一定程度上有些釋懷,因為我們都知道這一刻會來臨,而等待的過程是非常痛苦的。發生後有一種釋懷感。但同時,我為母親感到非常難過。因為她把一生都獻給了父親。

Q:您提到有很多相關的記憶,還有什麼是印象深刻的?

U:我想想說什麼。一個有趣的事情是,瑞士剛有電視的時候,我的母親買了一台黑白電視放在了父親的書房裡。我們這些孩子被允許與父親一起看半小時電視,然後到時間了他就把我們趕出去,因為我們很吵鬧。過了幾年,有彩色電視了,我母親買了一台,放到父親書房裡,把黑白的那個放到我們房間里。我們很高興。過了大概一周,父親把黑白的拿了回去,把彩色的給了我們,因為他不喜歡。

Q:因為他更熟悉和喜歡黑白的感覺?

U:其實是因為最早的彩色電視色彩都很糟糕,有一種泛黃泛橘色的感覺。對於我們這些孩子來說,彩色電視很高級很棒,但是對他來說不行。

題目和文中圖片由余德耀美術館提供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下載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在美國也大幅擴張的星巴克,可能遇到了客流和交易數量瓶頸
最大消費電子展 CES 來亞洲第 4 年,今年還是一個很技術的車展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