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又是端午粽子飄香時

又是端午粽子飄香時

GIF

又是端午粽子飄香時

細雨滋潤著大地,草木蔥蘢,梔子花開,碩果掛滿枝頭,端午節如期而至。早在過節前,就有那喜歡侍弄花木的人張羅端陽花市的事,家家戶戶忙著包粽子,把過節的氛圍渲染得很濃。

一年一度的包粽子是端午節的重要議程。愛吃粽子的人多,包粽子也是一個頗為有趣的過程。先把粽葉和棕匹放進漲著水的大鐵鍋里燙熟,撈起來後清洗,粽葉一經燙熟,粽子香味就瓢散出來。早幾年自來水未接進家,村裡人都把燙過的粽葉拿到井裡去洗,一陣陣粽子香在井邊瀰漫開來,對吃粽子更加期待了。

臘肉粽、豆沙粽、毛草灰粽是多年來傳承著的大眾口味,至於鮮肉、鮮花、臘鵝肉、野生菌等餡心料的粽子則是與時俱進的時尚產品。包粽子的原材料早早就已準備好,臘月間腌制的臘肉紅肉肉(音ru)的,堪比火腿,切細了拌上草果面、鹽巴,看上去很精緻;褐色的飯豆煮得很熟,在鍋里蹋成豆沙,豆沙中加入紅糖和豬油,又香又甜;翠綠的茅草已被太陽光和火考驗成煙灰色的草木灰。

飽滿圓潤的糯米淘洗乾淨,各種餡心料分別放在菜盆中備用。包一個粽子一般用兩匹粽葉,參差著疊放在一起,圍成漏斗狀,把糯米放到漏斗三分之一處,放在盆邊磕幾下,再用一枝筷子通搗一下,使糯米盡量到漏斗角。放入一層臘肉或豆沙,又加入糯米蓋住餡料,再使勁壓壓粽子。接下來就是最關鍵的操作,把漏鬥口的粽葉蓋下來包住粽子,棕匹兩頭搭起來成一個圈,搭口壓在粽子上,拿著其中一端繞著粽子捆,捆好後拉著棕匹的另一端輕輕一扯,一個粽子便包好了,「咕咚」丟進水桶里泡起來,糯米泡漲,粽子上的稜角更加分明。一大桶包好的粽子5個一串拴起來,用結疙瘩和編辮子來區分肉粽和沙粽。有時還用特別小的粽葉包上幾串迷你型的小粽子,惹得小孩喜喜歡歡。幾十年前不使用電冰箱時,煮熟的粽子一串串掛在板壁上晾著,隔兩天又回進鍋里熱一下,直至吃完。

包粽子是一項難度係數不大但也不是很簡單的技術。捆粽子時要會使巧力,力大了,會把棕匹掙斷,力小了,包不緊,粽子少了稜角,甚至煮的時候會散在鍋里。「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經過多少次練習,恰到好處地掌握了力度,雙手嫻熟地操作,特別是最後,左手握著粽子,右手優雅地一扯棕匹,一個很鐵實的粽子便包出來了,也體會到了包粽子的樂趣。

包粽子的時候,親戚、鄰裡間常常互相幫忙,幾個人圍坐在一起,邊包粽子邊講白話,還有小孩跑前跑後的鬧著,熱鬧而溫馨。準備多少糯米、粽葉,包多少粽子是計劃好了的,但也會有點小誤差,粽葉、棕匹不夠了,有剩餘的人家互相調劑一下,派小孩去要了來,立即就用上了,這一年的粽子也就包得圓圓滿滿。

早年不用高壓鍋時,粽子要在大鐵鍋中煮熟。滿滿一大鍋粽子要煮數個小時,期間要陸續加水,輕輕翻動鍋里的粽子,往灶膛里加大塊的柴,熬夜守火煮粽子多數是男主人的事。後來使用高壓鍋,煮粽子就不太耗時、費事。

經過耐心等待,在小孩們的熱切期盼中,粽子終於出鍋。剝開粽葉,分明是一個有梭有角的尤物,臘肉或豆沙誘人地夾在晶瑩剔透的糯米中,被棕匹勒細了的部位猶如扭著的纖纖細腰,令你不忍下口。當然了,再捨不得吃,也是迫不及待地要掰下一小塊來吃,等不得粽子涼,邊吹邊吃。鹹味的臘肉粽、香甜的豆沙粽,味道各有千秋。白粽切成厚片,蘸一點糖稀吃別有風味。如果你也認同這種傳統的餡心料,就會明白這種傳統手工粽子為什麼數十年能夠傳承下來。這些餡心料並非秘制,而只是普通食材,工序簡單易掌握,只要用心做,就能達到一定境界,年長一點的婦女大多是包粽子的好手。

服孝的人家3年內不包粽子,由親朋送給。

過端午節家家戶戶要在大門上插艾蒿、菖蒲「壓邪」。初四晚上要把熟粽子和雞蛋、鴨蛋、大蒜等放在鍋中,稱「牛頭馬面壓鍋」。初五早上祭獻祖宗,除頭天晚上的鍋中之物外,還要有甜白酒煮雞蛋、炒八寶菜、茴香根烀排骨、雄黃酒等。婦女用各色棉布和絲線綉成小巧玲瓏、各種形狀的香包,內放硃砂、雄黃及各種香料,佩戴在小孩身上,為小孩鼻、額頭點硃砂、雄黃,驅蟲避邪。

早飯後,隨著如潮水一樣的人流湧向花街。

文 圖/楊曉芹

責任編輯:楊耿耿 楊榮華

主 編:張婷婷

總 編:李成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衝文創 的精彩文章:

追尋已經逝去的仙山瓊閣——滇西高黎貢山上的古寺遺址

TAG:騰衝文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