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病態撒謊:為什麼有些人無法停止撒謊?

病態撒謊:為什麼有些人無法停止撒謊?

病態撒謊:為什麼有些人無法停止撒謊?


三四歲時,我們學會撒謊。後來,我們知道撒謊是不對的,但依然有不得不撒謊的時候。不過,有些人是病態的撒謊者,他們無法停止散播關於自身和他人的錯誤信息。儘管背後的心理學原因仍是個謎團,但這確實是一種心理障礙,同時也是變態人格和自戀人格的癥狀之一。


精神病學家Judith Orloff認為,這可能是因為他們大腦里負責產生共情心和憐憫心的神經連接存在缺陷。自戀人格、反社會人格、變態人格全都存在「移情缺陷障礙」,也就是說他們無法像常人一樣感受到共情心。

自戀型人格障礙:不在乎事實

不在乎他人,也就不在乎撒謊;缺乏共情心,也就缺乏良心。他們撒謊時,不會像我們一樣感到良心不安。事實上,他們常常意識不到自己在撒謊,甚至相信自己是在講真話。重點不在於事實本身,而在於希望掌控他人。


通常,當受害者一遍遍被告知他們視角里的真相是錯誤時,他們會開始相信虐待者嘴裡的扭曲真相。病態撒謊者不會道歉,只會說這是你的錯。若想脫離他們的魔掌,必須大膽說出「這不是我的錯,這是不對的,我不能信任你」。不幸的是,有些人傾向於懷疑自己,因為對方會逐漸升級謊言——起初只是一些善意謊言,幾個月後就把你的生活攪得天翻地覆。記住:對方撒謊時,不要試圖為TA找借口;撒謊就是撒謊,如果對方矢口否認甚至怪罪於你,TA一定有問題。

強迫型撒謊者未必是壞人

有些人之所以撒謊,只是因為太過衝動。心理學家將人的認知風格分為「沉思型」和「衝動型」,這是由基因決定的。「衝動型」的人很難三思而後行,如同「沉思型」的人很難脫口而出心裡的話。「衝動型」的人很難打破習慣,因為他們感覺極其難受,必須立刻讓情緒恢復正常。因此,當撒謊的想法冒出來時,他們就立刻照做了。這並不意味著「衝動型」一定會撒謊,但相較於「沉思型」,他們更難停止撒謊。


病態撒謊和自戀人格不是同義詞,只不過有時候會同時出現。至於強迫型撒謊者,他們未必是壞人,但需要學習控制自己的強迫性衝動。心理學家推測,這些癥狀和大腦構造有關,但尚未得到證實。

本文譯自 sciencealert,由譯者 蛋花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原作者:LINDSAY DODGSO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煎蛋 的精彩文章:

奇葩死法之侏儒壓頂
世界上最小的房屋

TAG:煎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