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東陽市浙貝母/春玉米/秋大豆旱地新三熟種植模式

東陽市浙貝母/春玉米/秋大豆旱地新三熟種植模式

東陽市浙貝母/春玉米/秋大豆旱地新三熟種植模式

東陽市千祥鎮三聯片以種植中藥材浙貝母為主,原先習慣中藥材—大豆、中藥材—蔬菜等旱地兩熟耕作模式。為進一步提升農業生產綜合效益、增加農民收益,近些年,東陽市開展旱地新三熟種植模式,走出一條適合本地區的高效種植業發展新路子。浙貝母/春玉米/秋大豆旱地新三熟種植技術是根據浙貝母種植季節時空差異及栽培的要求,從當地實際出發,創新種植模式,通過科學接茬、引進良種、適時播種、合理配置,達到旱地一年三熟,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該種植模式主要分布在東陽、磐安、縉雲等浙貝母種植區,年推廣面積100 hm2左右,667 m2產值2.5萬餘元,667 m2純收入1萬元以上。浙貝母是我省道地藥材,浙八味之一,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有止咳化痰、清熱散結之功效。浙貝母在臨床上應用廣泛,傳統中成藥清肺止咳丸、通宣理氣丸等均以浙貝母為主要原料,市場行情看好。

浙貝母收穫是以採收鮮的地下鱗莖,鮮貝母667 m2產800~900 kg,商品平均乾產250 kg,產值26250元,667 m2用種量200~300 kg,生產成本16000元,凈利潤10250元。春玉米667 m2產320 kg,產值890元,生產成本340元,凈利潤550元。大豆667 m2產150 kg,產值540元,生產成本200元,凈利潤340元。浙貝母/春玉米/秋大豆旱地新三熟種植模式,667 m2產值達27680元,凈利潤11140元。

1 產量效益

2 茬口安排

9月中下旬到10月下旬播種浙貝母,次年5月上旬收穫;4月上中旬套種春玉米,7月中下旬收穫;6月下旬至7月上旬在玉米收穫前套種秋大豆,9月底收穫。土地全年無休。

3 關鍵技術

3.1 浙貝母

3.1.1 選地整地

栽培浙貝母多選擇海拔稍高的山地,土質疏鬆肥沃、含腐殖質豐富的沙壤土,要求排水良好,陽光充足。浙貝母最好不要連作,以利浙貝母生長和預防病害。整地做畦,一般要耕翻0.25~0.3 m,畦寬1~1.2 m,高0.15 m,溝寬0.25 m,畦面多呈龜背型,畦間距0.25~0.3 m。

3.1.2 大田栽種

浙貝母栽種時間在9月中下旬到10月下旬。合理密植是浙貝母提高產量、保證質量的重要環節。每畦栽種6行,行距為15~20 cm,株距為10~15 cm,667 m2密度3萬~3.5萬叢,667 m2用種量200~300 kg,鱗莖大的應種得稀,鱗莖小的則種得密。栽種時,按要求株距擺放鱗莖(芽向上),然後覆土,栽植深度在5~7 cm。播種後畦面667 m2用大豆秸稈等500 kg覆蓋。

3.1.3 合理施肥

基肥每667 m2施商品肥300~400 kg、硫酸銨火石灰氮20~25 kg、磷肥30~40 kg、硫酸鉀8~10 kg,鋅、硼肥各1 kg。12月下旬每667 m2追施45%硫酸鉀三元複合肥40~50 kg。2月底三月上旬看苗施肥,每667 m2施複合肥20~30 kg。

3.1.4 田間管理

出苗前,每667 m2用20%克無蹤200 mL+50%乙草胺100 mL(火90%禾耐斯60 mL)兌水50 kg全田均勻噴霧進行除草。一般中耕除草與施肥相結合,在施肥前除草,使土壤疏鬆,容易吸收肥料,增加保水保肥能力。為培育大鱗莖,減少貝母開花結實時消耗養分,一般在3月下旬進行摘蕾,即植株有1~2朵花蕾出現時進行。摘蕾是將花連同7~10 cm的頂梢部分一起去除,所以也叫打頂。摘蕾宜在晴天進行,以免雨水滲入傷口引起腐爛。

3.1.5 病蟲害防治

浙貝母病害主要有灰霉病、黑斑病、軟腐病,蟲害主要為蠐螬。3月中旬至4月中旬選用50%多菌靈、70%甲基托布津、50%速克靈1000~1500倍噴霧,輪換用藥,連續用藥2~3次,間隔期7~10 d,用於防治灰霉病和黑斑病等。防治蠐螬在3月中旬至4月選用50%辛硫磷或48%樂斯本1000~1500倍液澆灌。

3.1.6 收穫

5月上旬在浙貝母地上部分枯萎後選晴天採挖,規範生產加工,推廣浙貝母無硫化加工技術。

3.2 春玉米

3.2.1 品種選擇

春玉米選擇高產良種『登海605』、『鄭單958』,或甜玉米『珍華』、 『翠珍』等玉米品種為宜,有利於田間種植安排及提高產量和效益。

3.2.2 播種育苗

選擇背風向陽,土質疏鬆,肥力較好的田塊,按每667 m2大田15 m2做好苗床待播。每15 m2苗床施腐熟有機肥10 kg加複合肥0.6 kg。4月上旬播種育苗。

3.2.3 適時移栽

4月中下旬在畦兩側套栽,行距0.6 m、株距0.25~0.3 cm,667 m2密度4000株左右。

3.2.4 合理施肥

移栽後一周左右667 m2施複合肥10~15 kg,有機肥每667 m2500 kg。貝母收後,及時中耕除草培土。玉米是需鉀量較大的作物,在施肥種類上要增施鉀肥。大喇叭口期追施高氮高鉀複合肥30 kg或尿素15 kg、鉀肥10 kg,齊穗後看苗補施尿素10~15 kg。

3.2.5 病蟲害防治

玉米主要病蟲害主要有紋枯病、鏽病和玉米螟等。在紋枯病發病初期,每667 m2用5%井岡黴素100~150 mL,或20%粉劑25 g,加水50~60 kg莖葉噴霧。鏽病防治可用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噴霧,玉米螟防治要注意田間卵孵化差度和幼蟲危害情況,抓住關鍵時期,每667 m2用20%氯蟲苯甲醯胺懸浮劑10 mL,兌水30 kg噴霧。

3.3 秋大豆

3.3.1 品種選擇

選擇適宜當地種植、產量較高、抗性強、生育期較短的品種,如『麗秋3號』。

3.3.2 播種種植

6月下旬至7月上旬玉米收穫前在二行玉米中間套種秋大豆,行距60 cm、株距20~25 cm,密度4500~5500株/667 m2。

3.3.3 合理施肥

出苗後,667 m2施複合肥10 kg左右,開花期採用根外追肥,用磷酸二氫鉀噴霧,促使粒多粒重。

3.3.4 收穫

9月底收穫,收穫後秸稈直接覆蓋在已經播種的浙貝母畦面上,作為浙貝母的有機基面肥料。

東陽市浙貝母/春玉米/秋大豆旱地新三熟種植模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錢柳 的精彩文章:

南聯村「慈薺」楊梅生態栽培技術
獼猴桃潰瘍病等三種主要病蟲害化學防控技術

TAG:青錢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