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和齊白石齊名,一幅畫值3.45億,曾言:50年後方有人懂我!

和齊白石齊名,一幅畫值3.45億,曾言:50年後方有人懂我!

作者:小徽

和齊白石齊名,一幅畫值3.45億,曾言:50年後方有人懂我!

黃賓虹

(1865年-1955年)

倘若不是文化界,說到黃賓虹這個名字,多數人是搖頭表示不知,少有人知道他是和齊白石並稱「齊黃」的畫家。

即便是現在,齊白石的塗鴉之作依然有人當做寶貝,黃賓虹的畫卻少有人懂。甚至被很多人認為不值一提。

這或許就是黃賓虹的遭遇,有一種說話,在中國集大成的山水畫家中,成就最高的莫過於黃賓虹,與之相比,齊白石如頑童一般。

他從來沒有登高一呼過,像徐悲鴻那樣;他從來也沒有紅得發紫,像齊白石那樣。

他把自己所有財富都用於收藏古器物、古璽印、古字畫,在日常生活中卻經常捉襟見肘,更談不上廣交朋友。

他不是一個特別富有的人,他更不是善於經營和炒作的人,在贏得社會聲譽方面,他不能跟張大千相比,儘管他們兩個人都叫「大千」,當年黃賓虹也曾號「大千」。

黃賓虹(1865年-1955年),中國近代山水畫畫家,山水畫一代宗師。祖籍安徽歙縣,成長於老家歙縣潭渡村。新安畫派的代表人物。

和齊白石齊名,一幅畫值3.45億,曾言:50年後方有人懂我!

▲黃山湯口 作者:黃賓虹

一幅畫拍出3.45億天價,誰是黃賓虹?

中國嘉德2017春拍「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收槌,共包含104件近現代書畫精品以及36件古代書畫佳作,斬獲總成交額16.6957億元,成交率達到81%。

其中,黃賓虹絕筆巨制《黃山湯口》,成交價達到創記錄的3.45億元。

這個數字令現場沸騰,落槌後人聲鼎沸、掌聲不斷,一時間此畫與賓虹老人被朋友圈刷屏。

其實這件作品 ,早在2011年就已經拍賣過,當時的拍賣價格是4700萬,僅僅過了六年的光陰,就變成了現在的3.45億。這樣的差距既讓人唏噓又讓人感慨!

一向被市場低估的賓虹老人,此次畫價扶搖直上,對於圈外人,讓更多人知道了中國近代畫壇,與張大千、齊白石並稱的還有一位黃賓虹。

對於圈內人,這個價格只是對賓虹老人藝術價值的肯定,一個讓市場等待了多年的肯定。

對於一生樸素節儉的賓虹老人,3億,僅僅是一個不足道的數字吧。

比這個數字更龐大的,是賓虹老人的藝術成就與學識維度!

在書畫界,一直存在著兩種極端的觀點:"黃賓虹的畫不值錢","黃賓虹大師的藝術成就無人企及"。

當拍出3.45億高價的時候,所有知道的圈外人都在詢問:

誰是黃賓虹?

最為可笑的是,當年黃老去世,家人怕把畫作遺失,要捐給國家,竟無人收,托關係才被博物館收藏,送去的包裹竟然在30年後才被打開。

有一次,他在採訪結束後。他把自己的畫拿出來送給來訪的人,卻被來訪的人拒絕了,說你的畫黑乎乎的,我看不懂,黃賓虹很尷尬,只好將畫又收回來。

和齊白石齊名,一幅畫值3.45億,曾言:50年後方有人懂我!

▲ 公布憲法時,浙江日報記者拍攝的黃賓虹

黃賓虹這一生到底畫了多少張畫?實際上我們現在只能粗略估計。

他去世以後,他的夫人宋若嬰捐給浙江博物館的作品,如果無論尺幅大小,無論創作還是寫生,共有5000張左右,還有一些別的文物,加在一起有1萬多件。

估計他作品的總數不會超過1萬件,這只是大概的估計。

保存在浙江博物館的作品很有故事,當時按他的遺囑,這些畫作是要捐給國家的,可是當時浙江沒有人要。

他的夫人很著急,說這些東西在我手上,萬一壞了或丟了怎麼辦?便不斷地去聯繫接收單位。

浙江博物館據說對接受這些東西並不積極,後來在一個愛好藝術的領導人直接過問之後,才勉強答應了。

悲哀的是接收之後,浙江博物館的人連包裹都沒有打開,就擱置到一邊去了,直到黃賓虹去世後三十年包裹才被打開,這就是黃賓虹的遭遇。

從喧鬧的革命者到孤寂的藝術家

黃賓虹,原名懋質,後改名質,字朴存,寓居滬上後又改字賓虹。

黃賓虹的少年時期,正是父親的生意如日中天的時候,家境較為寬鬆。

父親設家塾請名儒教授黃賓虹兄弟。

從《字彙》、《說文》到四書五經,黃賓虹接受了完整的儒家教育,並打下了紮實的古文和詩詞基礎。

徽州歙縣,本就文化底蘊深厚,身邊的人有都是讀書人,所以這個時候的黃賓虹所受到的教育也成為他以後藝術成就的基石

給予少年黃賓虹重要影響的人有兩個,一個是黃崇惺,一個是倪易甫。

黃崇惺雖然是黃賓虹的族侄,年齡卻比他大得多。黃賓虹八歲那年,黃崇惺來金華見到黃賓虹,對黃賓虹的對答如流大加讚賞。

此後,黃崇惺寄給黃賓虹《勸學贅》、《鳳山筆記》、《重刊潭濱雜誌》等書,還為黃家私塾引薦歙縣經師程健行給黃賓虹兄弟講授四書五經。

倪易甫是黃賓虹父親的好友,善書畫,精於畫理。

他常到黃家觀賞黃賓虹父親收藏的古書畫,每當這時,黃賓虹總是侍立一旁,仔細聽他論畫。

直到賓虹晚年還時常憶起倪翁所講的"作畫當如作字法,應筆筆分明,方不致為畫匠"的教誨,這幾乎貫串了黃賓虹一生的臨摹和創作主張。

在倪翁的指導下,黃賓虹很快掌握了臨摹與速寫的基本功,並畫了大量的時事畫、插圖、山水畫。

但黃賓虹17歲那年,家道中落,兄弟皆輟學,所幸黃賓虹此前考取了書院的獎學金,得以繼續學業。

從這年起直到26歲,黃賓虹廣交藝林碩彥,充實學養。

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以康有為為首的在京會試舉子1300人"公車上書"。

黃賓虹在家服喪期間聽到這一消息,激動地致信康、梁,贊同他們的變法主張。

按個時候的熱血青年,無論從事的是什麼職業,對國家都是一腔熱血。

這一年夏天,變法維新的另一位重要人物譚嗣同,因事經貴池赴上海,黃賓虹知道後,特趕赴貴池與他會面。

譚嗣在長時間靜聽黃賓虹的議論後說:"朴存兄說得對,對有野心的的列強要伸出拳頭去打。"

後來,黃賓虹回憶譚嗣同時常說,譚嗣同是豪俠之士,維新愛國,可敬可佩。

1898年冬,黃賓虹得知譚嗣同是年9月已被那拉氏殺害,放聲大哭,憤然寫下了"千年蒿里頌,不愧道中人。"的輓詩。

1898年冬天,黃賓虹回歙縣拜訪了兩位清末科武舉人洪佩泉、汪佐臣,說服他們利用農閑,招集鄉民教練拳術。

不久,他們在當年岳飛駐兵的岳營灘上,拉起了一支隊伍,騎馬試劍,習拳練武,名為增強體質,實欲起兵衛國。

正當他們紅紅火火練兵的時候,傳來了"戊戌維新"失敗,"六君子"被殺的消息。

黃賓虹也因"維新派同謀者"的罪名被告發。幸而事前獲悉,立即出逃,至冬天才返回歙縣。

和齊白石齊名,一幅畫值3.45億,曾言:50年後方有人懂我!

(《南高峰小景》)

1905年冬,歙縣歷史上第一所中學"新安中學堂"成立,黃賓虹被聘為國文教授。

後來,他又邀陳去病來新安中學堂教書。陳去病是江蘇吳江人,舊年在家鄉組織雪恥會,鼓吹維新與革命,1906年加入同盟會。陳去病來歙縣實際是為聯合當地知識分子進行革命活動。

很快黃虹賓這一批新安中學教員就組織了"黃社",名為研究詩文,實為紀念清初思想家黃宗羲及其非君論而命名,暗中宣傳革命。

黃賓虹的思想由此從立憲法派的忠君保皇轉變為革命派的堅決反清。

1906年冬天,黃賓虹接受革命組織的安排,決定在自家後院私鑄銅幣,一方面作為革命黨的活動經費,另一方面用以擾亂清朝的幣制。

革命黨人從外地運來了鑄幣機,還派一名師傅負責鑄造技術。然而次年六月,正當首批銅錢出坯,還未印字的時候,就有人告發此事。

黃賓虹聞訊連夜出走,輾轉到了上海。之後,"黃社"也解散了。

但挫折並未使黃賓虹的理想就此泯滅。1911年10月,武昌起義後不久,他又承擔了上海商團的外線傳遞任務。

上海宣布光復後,他興奮地將早已準備好的大白旗高高地懸掛起來,以慶祝革命勝利。

也就在1912年,即民國元年,黃賓虹開始用"賓虹"題畫屬款,以示紀念。

但是也是此時,正是黃賓虹從革命者到文化者轉變的過程。

他看不懂革命之後的世界,只能沉浸在自己孤寂的藝術世界裡。

和齊白石齊名,一幅畫值3.45億,曾言:50年後方有人懂我!

▲ 黃賓虹的書信手札,書卷味撲面而來

3億畫作背後,是一段感人故事

黃賓虹一生曾登過黃山九次,一生所創作的黃山山水畫無數。1955年,黃賓虹以高齡92歲,創作了《黃山湯口》。

拍出3.45億元的這幅山水畫畫作也是黃賓虹繪畫生涯中的「絕筆巨制」。

而關於這件作品,背後還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據說,《黃山湯口》是黃賓虹送給一位叫做陳叔通的老友,杭州人。

陳叔通是上海商務印書館董事、浙江興業銀行董事,曾擔任國家要職。

現存的資料說,黃賓虹和陳叔通是好朋友。

兩人在上海的時候就是鄰居。黃賓虹太太宋若嬰曾說:「他每逢新春總畫些梅花、水仙、天竹子、茶花贈送給友人,陳先生處總有的。」

另外,據說黃賓虹生性節儉,平時愛喝兩口自家釀的酒,但每餐吃菜僅兩隻。

他也喜歡以茶葉蛋招待客人。

因為,「按安徽人的風俗,以茶葉蛋待客是很要好的意思」。

而當年在黃賓虹家裡,能吃到茶葉蛋的,共兩個客人,其中之一便是陳叔通。

宋若嬰曾說:「黃賓虹與陳叔通先生交往甚密」。「陳先生要他畫一個卷子,他早已畫成,就待題款。在題款時,陳先生要他稱呼老弟,他執意不肯,兩位老先生謙讓了好些時間。」

的確,在黃賓虹生命中,陳叔通是一位實實在在的「貴人」,令他一生充滿感激。

據說,1921年,黃賓虹就是由陳叔通推薦進入上海商務印書館的。當時,黃賓虹58歲,擔任編譯所美術部主任。

解放之初,傳統中國畫正受到嚴重衝擊。有一段時間內,黃賓虹狀況並不好,許多事也都是有陳叔通在其中幫忙。

也正是托陳叔通的福,黃賓虹人生的最後,在杭州度過了一段簡單又安心的日子。

為此,黃賓虹晚年每年都為陳叔通畫不少好畫,兩人也經常通信。而陳叔通不僅自己向黃賓虹求畫,也代他人求——比如,為章伯鈞。

2014年,在中國嘉德以6267.6萬元成交、至今仍然保持著黃賓虹拍賣紀錄的巨幅《南高峰小景》,極有可能就是陳叔通為章伯鈞所求。

陳叔通一生收藏了黃賓虹的許多精品。

「文革」中,他的珍藏曾一度為故宮博物院「代管」,之後又全部悉數返還,包括他所藏的黃賓虹書畫——這樣的「善終」在當時並不多見。

這正是因為陳叔通在新中國非同一般的地位,也是他有能力一直幫助黃賓虹的原因。

而在陳叔通所藏的黃賓虹佳作里,最重量級、最為精彩的之一,莫過於這件巨幅名作《黃山湯口》。

黃賓虹一生最愛黃山,人生最後,他將這件巨幅佳作獻給了恩人。

和齊白石齊名,一幅畫值3.45億,曾言:50年後方有人懂我!

▲ 晚年黃賓虹

畫畫這行更多的是寂寞

黃賓虹一生都是寂寞荒涼的,他既沒有像徐悲鴻那樣,登高一呼過,也沒有像齊白石那樣,紅得發紫過。

在給自己學生的信中,他曾說,他是在京城蝸居了十年。可見,雖然黃賓虹跟齊白石一樣,都說過繪畫是寂寞之道,但是黃賓虹的寂寞在他的生前,而且不是一般的寂寞。

有一次,他在採訪結束後。他把自己的畫拿出來送給來訪的人,卻被來訪的人拒絕了,說你的畫黑乎乎的,我看不懂,黃賓虹很尷尬,只好將畫又收回來。

在當時黃賓虹的藝術不被時尚所看好,但是黃賓虹對自己的學生說,五十年以後你把我的畫拿出來裱一下,那個時候人們有可能看得懂我的畫。

可見,黃賓虹生前的寂寞是和他對自己將留名後世的自信結合在一起的。

和齊白石齊名,一幅畫值3.45億,曾言:50年後方有人懂我!

▲ 晚年黃賓虹正在作畫

黃賓虹的畫為什麼難以被人認同?

因為他的繪畫里文化含量太重,他的繪畫里審美歷史感太蒼涼,

他的繪畫不像當下滿街走的靚女那樣打扮入時,也不像張大千和吳湖帆的繪畫那樣靚麗,

所以欣賞他的畫需要人生閱歷,需要文化積澱,需要美學修養。

這三方面缺一個,都不可能真正地欣賞他。就算你懷著對他繪畫的神秘感,但也難進入他的世界。

黃賓虹是一個懷抱家國情懷的人,他的父親是一個商人,指望他經商,但是黃賓虹走上了一條文化道路。

他在上海提出藝術救國,甚至提出了一句叫「藝術是特健葯」,認為藝術有益人生,是最好的營養品,可是這樣的話幾十年過去了,依舊沒有受到人們的重視,就像人們難以認同他的話一樣。

黃賓虹懂易經,他好像真的對命運有所卜算,在世時曾說,50年以後人們會看好我的畫。

結果他1955年去世,恰好在50年後的2005年,浙江博物館舉辦了規模空前的大型展覽和系列活動,紀念黃賓虹,由此確立了黃賓虹繪畫的學術地位和市場價值。

可是,如今,真的還有那麼多人認可他的價值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者訥言 的精彩文章:

王陽明家訓:教育孩子,只在這三件事
有一個女兒,你就有了一生的放不下

TAG:智者訥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