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哭了不抱,不哭才抱?別讓這種育兒方式毀了孩子的一生!

哭了不抱,不哭才抱?別讓這種育兒方式毀了孩子的一生!

「哭了不抱,不哭才抱」的哭聲免疫法、完整睡眠訓練法,這是在網上流傳很廣的一位美國媽媽帶孩子的方法,現在也越來越被媽媽們接受。因為這種理論宣稱,用了這種方法可以訓練出一個極少哭鬧、讓媽媽省力的乖嬰兒。

其實對於很多新手媽媽來說,有兩件帶寶寶的事情最讓他們難過。一個是寶寶經常哭,一哭就得抱,特別累人。還有一個是夜奶,讓寶媽經常是幾個月睡不上一個完整覺。

這種方法恰恰迎合了新手父母的這種需求,而且這種方法也很簡單,寶寶哭的時候不抱,寶寶不哭的時候再抱,這樣寶寶哭的次數就少了。戒夜奶也一樣,不管寶寶怎麼哭,寶媽也不要給孩子吃奶,這樣時間長了就可以把夜奶戒掉了。

關於夜奶問題,貓爸在這裡普及一下。剛出生的寶寶胃容量只有櫻桃大小,出生五天後也頂多雞蛋大小,所以對於小寶寶來說,吃一頓奶根本堅持不到第二天早上。所以這時候人為拉長夜間睡眠時間,可能會讓寶寶吃不到足夠的奶,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下面我們重點來討論一下哭了不抱,不哭才抱的育兒方式,說是育兒方式就是說是一類教育行為,比如孩子傷心的哭泣,很多家長想讓孩子堅強起來,然後告訴孩子不哭可以給他獎勵什麼的都是這種方式。

大家都知道,人是一種感情動物,情感的培養甚至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正常來說,寶寶出生會最先通過跟媽媽互動來培養這種情感,比如寶寶笑了,媽媽心裡也高興。寶寶哭了,寶寶從心裡也難過。

母親以嬰兒的感受為中心,與嬰兒共振,給予積極的回應與關注。這樣長大的孩子,會成為心理學所說「自我實現」的人,他們會發自靈魂深處對生命充滿熱情和創造力,於人友善,同時會堅定的捍衛自己。

而當寶寶這種感情被滿足後,他的心智才會向前發展,逐漸把自己和外部世界分開,不僅僅關注自己,也開始關注別人,愛向內灌注滿了自然會流向外界,這就是所謂的「主體客體分化」,完成這種分化後,嬰兒對世界有一個最基本的信任。

反過來,如果對哇哇大哭的寶寶置之不理,任由寶寶哭泣,孩子就會發自內心的感到害怕,他會覺得:這個世界和他人都不值得信賴,對這個世界徹底失去信賴,對任何人、任何事都沒有信心。

此時寶寶會表現出超出年齡的乖,很多家長還會以此為榮,殊不知寶寶不哭了,是因為他對這個世界徹底絕望。這對寶寶的身心健康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比如有的孩子會因此患上精神分裂、自閉症,甚至有因為媽媽想讓寶寶一覺睡到天亮,晚上寶寶怎麼哭都不予理會,結果寶寶俯趴在床窒息死亡的例子。

還有個網友舉了自己親身的例子:寶寶小時媽媽定點哺乳,極少抱孩子,結果孩子2歲多就表現的特別乖,很少哭,而且只要大人一說,就馬上不哭了。甚至有時候手劃破了,流血了,都不哭不叫疼。

但是心理學專家指出,像上面這位網友的孩子,未來患精神分裂或者重度人格障礙的可能性極大。而這樣的孩子長大後,當親密關係出問題時,他也可能會用冷漠、拒絕的態度來面對,成為一個沒有朋友和有失敗婚姻經歷的人。

最後,貓爸覺得我們這些作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這樣的人,都希望孩子健康自信,都期待孩子長大成人後擁有一個可靠的愛人,擁有一段幸福美滿的婚姻。

那麼就請媽媽們在孩子3歲前努力與孩子建立良好的關係吧,特別是在寶寶1歲前,媽媽一定要在力氣能及的情況下,多滿足寶寶,因為只有小時候被充分滿足各種需求的孩子才有更大的安全感和自信去更好地擁抱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育兒 的精彩文章:

這種營養全能的早餐,寶寶吃一份,能頂別人吃十份
科學家設想出完美女人:擁有蝙蝠耳朵、育兒袋、爪形足 網友看了都哈哈

TAG: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