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曾被文人士大夫所不齒的它,過往竟如此輝煌!

曾被文人士大夫所不齒的它,過往竟如此輝煌!

藏藝術珍品

享品質人生

導語

lead

青綠山水是中國山水成熟最早的一種畫種,曾一度佔據畫壇半壁江山,歷經數百年,魅力不減。

可到了宋代以後,隨著「南北宗論」的提出,青綠山水開始讓位於文人畫,並漸漸淡出畫壇,落腳民間,成為文人士大夫所不齒的畫種。

直至近現代才出現變化,被文人所不齒的「青綠山水」才張大千等國畫大家引入創作,進入頂尖收藏者視野,那麼,它之前有過怎樣的輝煌呢?

青綠山水分為「大青綠」和「小青綠」(另有金碧山水一門,在青綠色中多加入泥金一色)。大青綠多勾少皴、賦色艷麗、裝飾性強,而小青綠雅緻,水墨賦淡彩相結合,罩染淡色青綠。

青綠設色山水畫出現在戰國以後,孕育於東晉,確立於南北朝,興盛於唐宋。青綠山水畫自晉濫觴起,就以青綠為主色,因為那是大自然的本色,也是中國古代人們思想中自然應有的色彩。

它與墨筆山水相互對應,這一對拆不散的「CP」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相互影響,交輝呼應。二者同屬山水畫,因為賦彩、筆法、畫法的不同而呈現出迥異的藝術風格和藝術面貌。它們在山水畫發展的初期逐漸分流,成為兩座對望的藝術高峰。

敦煌莫高窟壁畫

青綠山水的雛形在北朝的敦煌莫高窟壁畫、東晉畫家顧愷之的畫作中都有體現,這也是現代有些畫家作青綠選用敦煌材料原因之一。只不過這一時期,呈現出的仍然是「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畫面,對青綠山水形象的刻畫也是古拙粗礪,稚氣自然。

到了隋唐,青綠山水迎來了第一個高峰。展子虔、李思訓、李昭道父子等青綠山水畫家是書寫這段青綠畫史的執筆人。

1

開青綠山水之源,獨尊山水畫

《游春圖》 北京博物館藏

隋代畫家展子虔,被後世稱為「唐畫之祖」。現今最古老的青綠山水畫作《游春圖》就出自其筆下,這幅畫呈顧氏筆脈,在六朝墨勾色暈的基礎上,創造了勾框填色的重彩青綠,開李氏父子青綠山水一派。

這幅畫作的問世,標誌著山水畫已成為一個獨立的畫科。

唐代張彥遠稱其「動筆形似,畫外有情」,明詹景鳳評展子虔與其《游春圖》「殆始開青綠山水之源」。

《江帆樓閣圖》局部

創造山水畫金碧輝煌時代的是大小李將軍父子倆。因李思訓生前官至「右武衛大將軍」,所以後世稱其「大李將軍」。其以《江帆樓閣圖》標一變之法,其筆墨達到了「夜聞水聲」的通神境地。

張彥遠稱李思訓為「國朝山水第一人」,其畫作以富於變化的勾斫表現山石結構,再填入青綠重彩,開青綠山水之「大青綠」風格,畫面貴氣十足,富麗堂皇。其子李昭道「變父之勢,妙又過之」。

二李的青綠山水可以說造百代影響,畫史界有人稱之為北宗之祖,歷代均有追隨,郭熙、范寬、劉松年、李唐、馬遠、夏圭、王晉卿、王希孟、趙伯駒、冷謙、仇英、張宏等名家都從中汲取著影響。

2

兩畫分山水,最後的千里江山

《八十七神仙卷》吳道子

在青綠山水走向高峰的同時,中國山水畫創作開始有了涇渭之分。以吳道子、王維、張璪為代表的墨筆山水畫家走向了另一條山水探索之路。

五代的「荊關董巨」和北宋的李成、范寬、郭熙諸家受墨筆山水一派影響,在繼承唐代水墨畫的同時推陳出新,使墨筆山水走向了高峰。與之相對的青綠山水在這一時期內歸於沉寂,儘管也有些非李思訓之大青綠的水墨淡彩小青綠之作,但並沒有出現耀目的畫家和作品。

《千里江山圖》畫卷

直至天才藝術帝王宋徽宗時,畫壇已經幾百年不見成熟的大青綠山水作品了。在徽宗有意復興大青綠時,一位十八歲少年闖入了徽宗的視野,他就是王希孟。

正是這位天才少年在徽宗的授意與指導下,創作了青綠山水畫史上的劃時代巨作——《千里江山圖》,比盛世畫卷《清明上河圖》還要長6米多,堪稱宋版《航拍中國》。

全卷畫面上層峰巒疊嶂、逶迤連綿,林木村野、舟船橋樑、景物繁多,又以墨色勾皴,施青綠重彩,設色勻凈清麗,經千年沉澱更顯磅礴,依舊明艷厚重。

3

融合與多元化

趙孟頫 《秋江待別圖》 設色絹本

元代藝術在「復古「的大潮中推陳出新,青綠山水繼承發展了宋的技法和審美,畫中的文人意趣也日漸濃厚,這都促使元代青綠山水在畫史上獨樹一幟。

元初的兩位大家,錢選與趙孟頫為青綠山水在新時代的變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趙孟頫在元代藝術的發展歷程中佔據著主導地位,正是他在元代書壇、畫壇上掀起了「復古」運動的高潮。

仇英本 《清明上河圖》 遼寧省博物院藏

明初畫壇為院體畫所主導,到了中期,許多畫家將青綠山水與文人墨筆山水進一步融合,使得青綠山水之審美意趣更趨多元化。

其中格外引人注意的是與沈、文、唐三人並稱「明四家「的仇英。他雖然是職業畫師,卻將明初盛行的院體畫技法與傳統青綠山水技法相融合,同時又不失筆墨意趣,開一時青綠山水的新風尚,使明代的青綠山水真正走上了多元化的發展道路。

袁江《驪宮避暑圖》

清代繼承了元明以來畫壇的大趨勢,文人畫的主導地位更為牢固。文人筆意更深入的影響、滲透到了青綠山水的創作之中。明代多元審美在清代歸於合流之勢,諸家技法、風格在畫作中得以交融並輝。

清初「四王」很好的踐行了董其昌的思想理論,遊刃有餘的轉換在墨筆與色筆之間。中後期,揚州、上海地區商品經濟日漸繁榮,袁江、袁梅、華嵒、任熊適應並引導了新興階層的審美風尚,形成了雅俗共賞的格調。他們都以自己的風格、方式豐富了青綠山水的面貌。

近現代最著名的青綠山水畫家,莫過於張大千先生了,堪稱藝術界天才。想必大家也都了解,就不多做贅述了。

此《青綠山水圖軸》為張大千青綠山水中的典範之作。遠山高聳穿破雲端,用大青綠繪山體,主峰頂則為對比強烈的白色,表示天空的背景用淡赭大面積烘染。近處院牆一角,院外蒼松挺拔、草木依依,一位長者乘舟逶迤而來。

張大千先生作

傳統青綠山水畫的用色,以石青、石綠、赭石以及黑白色為主,色彩的視覺效果也成為了定式。實際上,大自然的色彩千變萬化,在給我們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視覺感受的同時,也給予了我們許多心靈上的感動。

以今之技法,融中西之精華,跟隨時代潮流,青綠山水有著超越傳統的廣闊天空。今天的我們除了要把握其色彩之美,還要進一步超越固有色彩之美而追求畫面的神采、氣韻、意境,隨心、隨情、隨境賦彩,以視覺上及精神上的充分表現而給現代青綠山水畫的發展創造出一個新的空間。

青綠的再次興起,才剛剛開始。收藏,正當時。

文章根據網路資料整理,轉載請註明來源,謝謝!

名家書畫丨錢幣郵票丨文玩玉器丨瓷器紫砂丨禮品定製

打造中國最權威、最值得信賴的收藏平台

若您認可,希分享好友共鑒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藏天下藝術館 的精彩文章:

TAG:寶藏天下藝術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