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富豪回鄉送別墅,送出一地雞毛

富豪回鄉送別墅,送出一地雞毛

(陳生在官湖新村喬遷慶典儀式現場致辭。攝影:田甜)

文章授權 中國企業家雜誌

文 田甜

編輯 米娜

「分別墅時發生了很多不好的事情,你們過分地考慮自己,你搬進了新別墅又不肯拆舊房,我們就沒辦法建二期。這是思想意識問題!」

6月4日上午,官湖村村委辦公樓前的空場上舉行官湖新村喬遷慶典儀式,陳生站在台上致辭。火辣辣的太陽直射,他的藍色POLO衫浸了一大片汗漬,「大家不要和鄰居去爭,為一點地窩裡斗是沒出息的。有本事到外面去搶!」

兩個多月前,隸屬於廣東湛江遂溪縣遂城鎮的官湖村因為一則《湛江富豪捐2億建258套別墅贈鄉親,卻送不出去……怎麼回事?》的新聞引發輿論關注。有人說村民是「刁民」,有人質疑這名富豪捐贈的動機。劉強東在微博上評論:「初衷非常好,不過農村非常複雜……明明大好事也會引發無數矛盾甚至指責。我現在在兩個村負有直接扶貧責任,也是小心翼翼……」

捐別墅的富豪陳生——他是天地壹號飲料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壹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多年前他曾因為「北大殺豬佬」的身份名聲大噪,這回又換了種方式進入公眾視野。

(官湖村村民殺豬慶祝喬遷新居。攝影:田甜)

現在,官湖村別墅一期共69棟138套房終於分出去了。慶典儀式上,數十隻宰殺烹飪好的壹號土豬由工作人員抬上台前鋪著紅布的長桌上,系好紅繩,陳生和官湖村委領導為之剪綵,鞭炮響起,集體入流水席……一切看上去井然有序。

事實上,從陳生捐別墅的消息在村內放出到一期別墅分配落定,中間經歷了五年多。期間,陳生連續兩年沒有回鄉過年。「一回去,每個人都提出各種問題和要求,有的還找我母親幫他們說話,所以我乾脆就不回去了。」他說。

分到別墅後,有的村民心情舒展;有的還想多要一套別墅,理由是兒子成家後不夠住;有的想要別墅,但不肯拆舊房。至於沒分到別墅的村民,他們只好等待二期別墅的分配名額。不過目前二期尚未開建。

風波看似平歇,你爭我奪仍然暗流涌動。

城鄉共榮實驗

6月4日中午的宴席結束後,官湖村村民陳林徑直來到他家分得的260平米的新別墅。

(官湖村位於廣東湛江遂溪縣城東北7公里處,兩個多月前,這裡因為富豪捐別墅風波引起輿論關注。攝影:田甜)

新別墅共三層,一期別墅建於官湖村原有的空地、河灘上。紅瓦黃牆,河流環繞,各家門前還有花圃。「都是老闆免費送的,裝修也是老闆出錢。」陳林開心地說。正在陳林家聊天的楊三妹得知《中國企業家》記者的身份後,力邀記者去她家的破房子看看。她沒有分到別墅。

楊三妹家的一間房,既是起居室,也是會客和吃飯的地方,另一間則擺放著農具。屋頂漏處抬頭即可見,用竹子等材料填充著。楊三妹說,前年一場颱風,屋頂上有東西砸下來,差點把她和兒子砸死。

官湖舊村分布於一條小道兩側,棕紅色磚頭裸露牆體外,各家居住條件基本都和楊三妹家差不多,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來沒什麼變化。

陳生家大院里的三層樓房是官湖舊村為數不多的鋼筋水泥樓房,外牆還鋪上了白色瓷磚,異常惹人注目。這棟樓是後來建的,平日里陳生的母親和弟弟一家就住在裡頭。陳生也想過把母親接到廣州去住,但老人家歲數大了,不願意挪動。

陳生於1962年出生在官湖村,1980年考入北京大學經濟學系,畢業進入政府機關。90年代初,陳生下海經商。現在他名下的天地壹號飲料股份有限公司已於2015年登陸新三板,市值最高時達到130億元,壹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壹號土豬」已成為北上廣等大城市家喻戶曉的品牌。

發跡後,陳生常對人說,他當初到北大求學時的火車票是鄉親們資助的。他是官湖村第一個大學生,當時好幾個村民相助,湊齊了他買上北京的火車票的錢。此外,在八九十年代,「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動後富」的思想也對學經濟學的陳生產生很大影響。

2011年前後,陳生已在商海里積聚了相當一筆財富,但家鄉依然貧困落後。

(官湖舊村。攝影:田甜)

遂溪縣所在的湛江市地處雷州半島,至今黑摩的橫行,發展經濟的區位優勢遠不及珠三角,論旅遊資源也比不過海南,經濟總體上以熱帶種植業為主。官湖村在遂溪縣城東北7公里處,進村的道路長達5公里,至今縣城的計程車司機沒人願意打表去官湖村。據貼在官湖村宣傳欄資料的數據,2013年以前,村民人均年收入3300多元。

陳生找到時任村委會主任陳候善,提出一項造福鄉親的計劃。他計劃在官湖村投入數億元,建別墅、建豬舍、辟荔枝園及修建村辦公樓、中心廣場等其他配套公共設施。陳生稱這項計劃為「城鄉共榮實驗」。

不患寡而患不均

「城鄉共榮實驗」中,與村民生計最直接相關的是建別墅、建豬舍、辟荔枝園三項。

2012年,陳生著手在官湖村建設「壹號土豬」養殖基地。今天沿著官湖村口下坡的道路走,沒多遠就能望見兩側山的高處坐落著一排排藍房子。那是豬舍,總共有250多棟,年出欄肉豬約8萬頭。

官湖村「壹號土豬」養殖基地實行「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由陳生的公司建設豬舍、負責養豬技術培訓,村民以戶為單位申請飼養。豬苗、疫苗、飼料均由公司統一提供,肉豬出欄後公司統一回購。

最初有意願報名養豬的村民不多,他們擔心造成損失。陳生承諾,不管市場價如何波動,回購時公司均給出每頭肉豬200元的保底價。一兩年後,最初猶豫的村民看到養豬的鄰居每年能掙個十萬八萬,官湖村幾乎家家都想養豬。

2014年,陳生準備擴建豬舍。他拿下了兩座山頭的地,但環評沒通過,這件事擱置至今。

養豬計劃落了空的村民繼續以小農種植糊口,村民間的貧富差距也漸漸拉大。最近因為分別墅引爆的矛盾,其實在分豬舍時已埋下隱患。

村民陳華向《中國企業家》表示,有限的豬舍分給誰?每戶分多少間?這裡很複雜。「和老闆、村領導關係好就能分到,現在很多養豬的村民都不用干農活了,沒豬養就是窮啊!」

村民陳春強曾在陳生的公司當業務員,後來回到老家。2017年在遂溪電視台一檔節目中,陳春強出鏡時介紹,他家裡養了1000餘頭豬,一年收入約30萬元。那檔節目中另外一名已退休的村幹部介紹,他家裡養了5000頭豬。這些事一時在村民中引起轟動。

今年年初,陳春強當選了官湖村村委會主任。他認為,養豬本質上是公司行為,而不是純粹的福利,分配豬舍時肯定要考慮養豬技術和每戶勞動力。

「無論什麼樣的安排都會有人有意見。為什麼有人可以養豬而有人不可以?因為能力不一樣。我如果給沒能力的人養,我就可能破產。」陳生如是回應分豬舍的事。

為了照顧沒分到豬舍的村民的情緒,在分配荔枝林時,陳生則會優先考慮他們。按照勞動力,每戶可經營5~10畝荔枝園,種荔枝一項預計每戶每年可增收10萬多元。

但種荔枝培育期長,而且通常情況下遠不如養豬收益高,楊蘭家於2015年開始種荔枝,至今還未掛果。

免費別墅沒人要?

建別墅始於2014年。官湖新村實行統一規劃布局,計劃建110幢共220戶別墅型民居和2幢80套公寓,同時配套興建村辦公樓、小學、中心廣場等公共設施。

(官湖新村別墅。攝影:田甜)

2013年,官湖村村委會曾對村民戶數進行統計,總戶數為171戶。第二年規劃新村時,計劃的別墅房戶數要多於2013年統計戶數,主要是考慮到別墅落成前村民出現分戶等情況。

官湖村的空場有限,工程只能分期建設。2018年3月初,一期別墅預期就可以交付了,施工方負責人魏文青卻遇上了棘手的事。連續好幾天,新別墅的窗子都出現被石頭砸的印記。

但畢竟沒有現場抓到搞破壞的人,魏文青只好增派人力看管,抓緊維修。官湖村村委會解釋,破壞窗戶的人是附近其他村的村民。

截至2018年3月底,第一期工程投資近2億元,69幢138戶一期別墅全部竣工。

分配一期別墅的名額由村民書面申請,在官湖村有獨立住房和戶口者將被優先安排。有戶口無獨立住房、2013年~2018年3月期間的新分戶也有機會獲贈別墅。搬進一期別墅的村民需拆掉舊房交出老宅基地,用於建設二期別墅,沒分到一期別墅的村民將有機會分到二期。

楊芳家的院子里有一棟兩層小樓房,每一層大約六七間。她有兩個未婚的兒子,這次她分得一套新別墅,但還是覺得吃虧。「我家這麼大房子你就分一套給我,將來兩個兒子都成家了往哪裡住去啊!拆舊房可以,但你至少給我兩套房,或者給我賠償款。」

官湖村委的宣傳欄白紙黑字寫道:「利用舊村場和河灘地,公司投資2億建220戶別墅無償分給農民。」直到今年3月底之前,陳華一直認為別墅是白送的。當他得知新別墅其實是拆舊房拿出原有宅基地置換,他表示寧可不要。「我沒有分到豬舍,現在主要靠每天殺幾隻鴨子做成鹵鴨拿去賣維持生活,交出宅基地後現在的活兒就不方便幹了。」

別墅方案參與者陳光武告訴《中國企業家》,2013年官湖村一次村民大會上,明確提出老闆要給大家送別墅,一期別墅建在河灘、空地上,二期別墅建設需要拆舊房子,此方案在村民大會獲得通過。「這麼好的事誰不想要,可能當時大家沒想那麼多。」陳光武說。

楊三妹沒有申請一期別墅。她的三個孩子兩個在外地打工,一個在縣城上學,丈夫也經常外出務工,「我一個女人懂什麼」。她表示村委會從未通知她申請別墅,「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一夜之間別墅就分完了」。

更令楊三妹氣憤的是,她向村委會申請翻修自家老屋,沒得到批准。村委會回復,村內宅基地總面積有上限規定,既然將來都有別墅住,就不要再翻修了。「今年颱風季快要來了,我真怕會不會又發生意外。」楊三妹說。

第二期工程除了別墅還有公寓樓,公寓房主要分給戶口遷出戶,他們可在回鄉探親時居住。

陳保強今年40多歲,很小的時候他就跟著進城謀生的父母遷出官湖村。據《Vista看天下》報道,聽說陳生回鄉分別墅,而像他們家的情況只能分到公寓房,陳保強聯合39名官湖村遷出戶寫了聯名信,提交鎮政府,主張他們也應當分到別墅。

「村裡的房子是我們的祖業,我們只要帶地的房子,農村人就是這種思想。現在不讓我們原地修葺新房,又不分別墅給我們,住在公寓無異於浮萍。」陳保強說。

希望後代走出去

3月底,《湛江富豪捐2億建258套別墅贈鄉親,卻送不出去……怎麼回事?》的新聞引起的轟動,甚至驚動了湛江市委領導。湛江市委作出批示要求儘快解決,下屬縣、鎮兩級相關領導成立了工作組,來到官湖村調研解決問題的方案。

4月15日,《遂溪縣遂城鎮官湖村新農村建設第一期別墅民居贈送方案(徵求意見稿)》出爐。工作組對外稱,這份分配方案仍然以2013年登記人口的戶數為基礎,同時考慮新增人口、村民原有住房數量等因素。4月30日這天下午,最終落定的一期別墅名單貼在了官湖小學對面小賣部門口的黑板上。

有的村民家分得兩套,有的申請了結果一套也沒分到。《中國企業家》記者在官湖村採訪了多位村民,但沒人說得清具體分配規則。一位村民表示:「老闆不知道下面的事,有的戶口早已遷到城裡的公務員也分到了別墅。」

5月1日清晨5點多,官湖村就響起了鞭炮。四個小時後,七八公里外的遂城鎮政府,一場別墅分配會議即將召開,分到一期別墅名額的村民將根據前一天抽籤決定的先後順序,挑選位於不同位置的別墅。知情者透露,原計劃別墅分配會議是在村委會辦公樓舉行,為了避免部分村民鬧事,前一天晚上才臨時決定將開會地點改到鎮政府。

陳生前一天晚上剛從廣州趕回官湖村,這天又出現在別墅分配會議上。「此前村委會在能力等多方面難以完成分配方案的協調,只有黨和政府才有能力解決。」他說。

陳林剛拿到鑰匙就忙不迭地為新房添置新傢具。他準備挑個好日子辦上樑酒,全家就正式搬進來住。五六年前,陳林家也分到了豬舍,現在差不多養豬每年能賺十幾萬。有一名沒分到別墅的村民告訴《中國企業家》,陳林家孩子比他們家少,陳林的媳婦是村婦女主任。

官湖新村喬遷慶典那天,工作人員穿著印有「天佑官湖,我輩努力」字樣的統一服裝。慶典開始,舞龍舞獅助陣。輪到陳生髮言,他的主題圍繞分配中出現的爭執。

「官湖村總共就2000畝土地,在這裡大家能爭出什麼來!我不爭,所以我發了大財。大家還是培養好子孫後代,希望他們都能走出官湖村,去大城市,去國外。你們再不改變,再過幾年可能連做農民的資格都沒有了。」陳生說。

在官湖村陳生被視為「鄉賢」,這些年也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家斥資改變家鄉的貧困面貌。今年2月,據《羊城晚報》報道,深圳一家建築公司董事長、同為湛江籍的企業家楊松出資8000多萬元,建了45棟別墅贈與村民。

但為什麼會出現像官湖村那樣免費的別墅分不出去?如何儘可能避免這類事件發生?

在中國鄉建院院長李昌平看來,應當搞「參與式扶貧」,讓村民成為解決問題的主體,參與到分配別墅方案的形成中,外部力量是個協調和協作的角色。村民通過自身參與了解分配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協商提出解決方案,並承擔由此產生的結果。

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教授、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李小雲則認為,搞扶貧在「輸血」的同時也要通過更先進的文化、理念去影響他們,單一的福利扶貧,比如給村民蓋好房子住可能會引發道德風險甚至社會病。

(應採訪對象要求,部分村民名字為化名)

有你想看的精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創業家 的精彩文章:

老奶奶幾十年如一日,賣鹹鴨蛋,月掙18萬
《半生緣》首發「命運版」單人海報:寄愛恨繾綣,嘆時代悲情

TAG:創業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