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國台辦:台當局挾洋自重,只會進一步破壞兩岸關係

國台辦:台當局挾洋自重,只會進一步破壞兩岸關係

6月13日,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在發布會上回答記者提問。(圖片來源:中國台灣網)

國台辦13日舉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馬曉光就美官員出席美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新館落成儀式、台陸委會聲稱將嚴審大陸人士赴台、台智庫提議太平島租給美軍等熱點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回應涉美議題

台當局挾洋自重,只會進一步破壞兩岸關係

美國助理國務卿瑪麗?羅伊斯日前出席美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新館落成儀式。馬曉光稱,中國外交部已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中方堅決反對美國與台灣地區進行任何形式官方往來和接觸。台灣民進黨當局挾洋自重,只會進一步破壞兩岸關係。

回應台智庫提議將太平島租給美軍:十分危險

台綠營智庫提議,台當局以「人道救援」名義將南沙太平島租借給美軍使用。馬曉光回應,這種提議是十分危險的。任何有損中華民族利益的言行,都將受到兩岸同胞的唾棄。

美將進一步插手台海?一廂情願「神邏輯」

近日有台灣安全部門人士和綠營學者放言,美國將會在朝鮮半島局勢穩定後,進一步插手台海,支持民進黨當局。馬曉光說,這是一廂情願的「神邏輯」,是對國際形勢的重大誤判,也是對台灣民眾的蓄意誤導。

再次強調美方應該切實恪守一個中國原則

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表示,美國防部將堅定以利於與台灣合作、為台灣提供「必要的軍備和防衛服務」。馬曉光指出,堅決反對美國和台灣地區進行任何形式官方往來和軍事聯繫。美方應切實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規定,以免損害中美關係和台海地區和平穩定。

堅決反對蔡英文或「過境」美國

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或在8月時「訪問」巴拉圭「過境」美國。馬曉光回應稱,我們一貫以一個中國原則對待台灣的對外交往問題。堅決反對任何企圖在國際上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和「台灣獨立」的行徑。

關於台灣島內動向

回應台灣「奧運正名公投」:必將自食惡果

有報道說,民進黨方面正支持「台獨」團體聯署發起針對五星紅旗以及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等多項「公投」提案。馬曉光稱,民進黨當局不思悔改,繼續煽動民粹,操弄公投,蓄意挑釁一個中國原則,肆意破壞兩岸關係和平穩定。這種玩火行為,必將自食惡果,進一步損害台灣同胞的利益。

台灣民進黨當局是「金錢外交」從事者

因為害怕所謂「斷交潮」,台灣當局近日頻頻與所謂「友邦」接觸,但是往往收到對方關於援助其經濟發展的要求。馬曉光回應稱,這說明兩點:一是一個中國原則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二是台灣當局具體說是民進黨當局才是「金錢外交」的從事者。

關於兩岸交流議題

台當局阻撓和限制兩岸交流將損台胞利益

台陸委會近日重申,嚴審大陸赴台團體和人士的相關措施,針對的是大陸各級官員。馬曉光表示,已多次就民進黨當局限制兩岸交流表明過堅決反對的態度。民進黨當局不斷編織出各種理由,阻撓和限制兩岸交流和人員往來,惡化兩岸交流的氣氛,最終損害的是台灣同胞的利益福祉。

各地各部門落實31條惠台措施新進展

馬曉光介紹各地各部門落實「31條惠及台胞措施」的最新情況。6月1日,上海市發布《關於促進滬台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實施辦法》;6月6日,福建省發布貫徹落實「31條措施」實施意見。此外,在職業資格考試方面,落實「31條」工作也有新進展。

回應台當局大陸居民赴台游優惠措施未見效

兩岸關係遇冷,台灣相關部門近日推出大陸居民赴台游的一系列優惠措施,但是依舊未能提升陸客赴台熱度。馬曉光稱,大陸居民赴台旅遊曾經有過一個積極健康發展的態勢。造成今天赴台旅遊的規模和人數急劇下降的局面,原因是眾所周知的。

實現直接或雙向全面通就業等 台當局要努力

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提出兩岸未來通學、通婚、通就業的「新三通」。馬曉光指出,大陸這些年積極出台相關政策,為台灣同胞來大陸就學、工作提供便利的待遇。大陸方面已經走在前面。如果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直接或者雙向、全面的所謂「新三通」,台灣當局要做出努力。

台水果滯銷,限制兩岸交流必傷害台胞利益

近來台灣水果豐收且銷路不暢,導致價格暴跌,尤其是香蕉過剩。馬曉光指出,台灣民進黨當局限制兩岸交流,使得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方方面面的成果受到損害,必然傷害台灣同胞的利益。

回應馬英九建議台當局重啟兩岸服貿協議

前台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近期建議現任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當局,重啟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馬曉光表示,事實已經證明,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正確的方向。當前兩岸的協商停擺,已經簽署的協議難以生效,責任在民進黨當局。

軍報記者微信發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對決激烈!手槍、步槍、車載機槍全部上陣
退伍老兵20年輾轉38萬公里培養2萬名文藝骨幹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