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魏晉時期動物造型的瓷器

魏晉時期動物造型的瓷器

社會背景

漢代以後,中國是分裂的局面,三國兩晉南北朝,只有西晉出現過短暫的統一,剩下的時間都是四分五裂。但是,這個時期中國人的文化背景非常豐富。由於國家處於分裂的局面,很多士大夫就很煩社會現實,逃離政治。可以說,中國各個門類的藝術,都是在這個時期開始進入一個蓬勃發展、新人輩出的狀態。比如繪畫顧愷之、書法王羲之、文學理論劉勰《文心雕龍》、詩歌陶淵明。陶淵明的詩歌影響了唐詩,比如"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非常像唐詩的韻味。中國的造園藝術在魏晉時期也蓬勃發展,後來的唐、宋、元、明、清,都有造園藝術,都受到魏晉時期的影響。

魏晉時期人物的典型代表就是竹林七賢: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阮咸。這七個人聚集在今天的河南修武一帶,在竹林里,對酒當歌,一天到晚說著些不太著調的事。但正是這些人和這一時代的特徵,使我們的很多藝術都達到了巔峰。今天說的風格、韻律、節奏,很多辭彙都是這個時期產生並廣泛應用的。內心的感受,在經濟高速發展時期很容易被人們忽略。

動物造型的出現

魏晉人由於飽受三國時期的戰爭之苦,所以要停下來享受生活。那麼這時期的瓷器是什麼樣子呢?中國瓷器在此時非常特殊,體現在有大量動物造型出現上。在當時燒造這種動物造型的瓷器,比做一個普通的圓形碗、罐子要難得多。

青釉熊尊 西晉 南京博物館藏

都有什麼動物造型呢?比如有熊尊、雞頭壺、青瓷羊、虎子等等。魏晉人特別喜歡這種動物造型,是因為當時整個社會強調的都是內心感受。比如同樣一把壺,做一個簡單的壺不就得了嗎?為什麼要擱一個雞頭?就是受社會整體文化背景的影響,魏晉人覺得有情趣。西晉早期的雞頭壺,那個雞頭就是一個裝飾,根本不通氣,水不能從雞嘴裡流出來,而是要從上面倒出來。後來到了東晉,才知道可以把雞嘴的地方弄通了,水能從雞嘴裡流出來。除了雞頭壺,還有羊頭壺,水就從羊嘴裡流出來。

青釉雞頭壺 西晉 北京故宮博物館藏

我們再來重新認識一下"壺"。早期的壺的概念很明確,就是哪兒進哪兒出,比如水從口部倒進去,也要從口部倒出來。我們可以看到,漢代的壺就是一個瓶狀,哪兒進哪兒出。而到了三國兩晉時期,壺逐漸有了改進,漸漸開始"大進小出",就是水從口部進去,從壺嘴倒出來。

青釉褐斑羊頭壺 東晉 北京故宮博物館藏

虎子

剛才說到了虎子,虎子是什麼呢?一般是一個虎頭,張著嘴,帶個提梁。我們普遍解釋它是溺器,是接尿的。

但是很多學者認為它不是接尿的,為什麼呢?很簡單,這是一個老虎的頭,還張著大嘴,給你接尿的時候,你心裡不是很舒服。」

從文化背景的角度上講,虎子有可能不是溺器。你想,你晚上睡眼的,當媽的拿著這個壺一接,你低頭一看,大老虎張著嘴,要把最重要的器官放進去,心裡肯定咯噔一下,就不想尿了。你心理上過不了這個關。

青瓷虎子 西晉

我國古代有很多東西到今天也沒有定論,虎子就屬於這一類。有的專業書上把它叫"水器",就是裝水的,至於當時具體怎麼用,誰也說不清楚,到目前為止沒有證據,也沒有文字記載,所以只能推測。我們當然希望將來有機會能夠有出土的文物,或者有文字來證明。比如說出土了一個虎子,同時又有一段文字記載,證明當時是給皇上接尿的,那行了,就有定論了。今天沒有定論,只能把它統稱為虎子。

~END~

博古、論今、藏天下

榮 古 山 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