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拋開偏見,才能養出有幸福感的孩子

拋開偏見,才能養出有幸福感的孩子

很多時候,決定孩子成人成才的因素,並不是要教育者家境有多富裕或文化學歷有多高,而是教育者是否在教育孩子時帶有偏見。


01

有句話說,偏見是把刀子,殺人於無形。

嬌媽對此深以為然。

特別是在兒童教育中,如果教育者帶有偏見,那麼等待孩子的就會是一場扼殺未來的災難。

韓國曾發布過這樣一個公益視頻:

視頻中,一個男孩因為一直在紙上塗滿黑色顏料而被老師認為有病。

父母看到這種情況,也覺得孩子有病。

於是,把孩子送去了精神病院。

直到有一天,一個心理醫生無意中看到了一塊拼圖,才意識到男孩一直在紙上塗滿黑色顏料,有可能是一種拼圖式的繪畫創作。

為了印證自己的想法,她馬不停蹄趕往醫院,召集醫院的護士們把孩子的畫作全都拿到大廳里拼湊。

結果真的拼湊出了一副完整的畫作。

孩子的老師、家長和醫生看到這裡,瞬間感慨又慚愧,因為偏見,他們沒有合理看待和接納孩子的「不一樣」;因為偏見,他們一直用大人的視角去衡量孩子的世界;因為偏見,他們差點毀了一個天才般的孩子。

視頻中令人可喜的是,偏見被消除,誤會被解開。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教育者不經意間的偏見仍在對孩子們進行凌遲。


02

奧地利作家斯·茨威格曾指出,思想上的偏見必然導致行為上的不公。

也就是說,當教育者對一個孩子有了某種印象和標籤意識,那麼必然無法客觀地去看待孩子身上所表現出來的行為問題,以及自己的教育方式的妥當性。

曾看到這樣一個案例——孩子出生時鼻樑有青根,這個孩子的母親聽村裡老人說:「鼻樑青,磨娘精」。

一開始,她對這種說法有些遲疑。可是,當她發現孩子比平常孩子容易生病,脾氣更暴躁時,她慢慢地就信了。

有了這種思想意識,她不自覺中對孩子冷眼相待。

在孩子發脾氣時,她就會忍不住打罵孩子,指責她:你要折磨死我,當初生下來,就應該把你掐死。

在這種模式教育下,可想而知,這個孩子的性情有多扭曲。

拋開偏見,才能養出有幸福感的孩子

果然,在孩子13歲時,面對母親的打罵,竟開始以暴制暴地進行反擊。

這位母親仍然哭訴著:上輩子做了孽,這輩子才會生了這個磨娘精。

殊不知,孩子成長到今天這副模樣,正是因為她潛意識裡那該死的偏見所指引的。

倘若她能拋開偏見,她就會知道孩子出生鼻樑青,是因為皮膚薄和脾胃虛寒所導致;

倘若她能拋開偏見,她就會知道孩子脾氣暴躁,是因為身體不適而在向她求助;

倘若她能拋開偏見,她就會知道孩子不聽話、屢教不改,是因為成長會經歷三個叛逆期,需要父母的格外耐心和理解······

很多時候,決定孩子成人成才的因素,並不是要教育者家境有多富裕或者文化學歷有多高,而是教育者是否在教育孩子時帶著偏見。

你的偏見,其實就是孩子成長的方向。


03

美國愛荷華大學的語言學教授溫德爾·約翰遜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他特地挑選了22名孤兒,其中有11個孩子有口吃。

實驗開始後,約翰遜告訴被標記為口吃的11名孩子(這些孩子是正常的),他們的語言能力存在問題,必須立即採取治療,用心克服。

緊接著,他又告訴被標記為正常的孩子(這些孩子本身患有口吃),他們的語言能力很好,如果接受這樣的語言訓練,就會更上一層樓。

整個實驗從1月持續到5月,約翰遜多次向孩子們灌輸關於口吃的種種歧視。

面對那幾個被標記為口吃的正常孩子,他經常一次次警告與責罵他們:

「你們的語言有嚴重的問題,必須想盡一切辦法來糾正!」

「你們如果不會好好說話,乾脆就不要說話!」

他甚至當著所有人的面,指著其中一個孩子說:你們看見他剛才口吃的樣子了嗎?

在他的蓄意引導下,原本正常的孩子變得交流困難,拒絕交談。甚至自我意識定位自己為口吃,併產生極其嚴重的焦慮和自卑癥狀。

更嚴重的是,他們的學業幾乎全部荒廢,上課無法集中精神,在與人的交流產生各種困難時,還遭到了無情的譏諷和欺辱。

拋開偏見,才能養出有幸福感的孩子

其中,有一名12歲的孤兒,在兩年後徹底逃離孤兒院。

這些孩子本就孤苦伶仃,而這個實驗更是改變了他們一生。

儘管實驗者後來意識到這一點,可是所有的挽回動作都於事無補。

也正是這個實驗違背人性而被憤怒的同行紛紛譴責為「惡魔實驗」。

雖然殘酷,但這項實驗也說明了教育者的偏見意識在兒童教育中的可怕影響力。

為什麼教育者的偏見會對孩子的影響如此巨大?

心理學家Howard Saul Becker曾對此作出解釋,這是因為年幼的孩子無條件信任家長和老師,把他們的話當真理,所以這種情況下的偏見的破壞力才會如此巨大。

正因如此,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才會不斷地提醒所有教育者: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里有愛迪生。

每個孩子的身上,都具備著無數種可能。千萬別因為你的偏見而毀掉孩子的未來!


04

好的教育者,教育孩子時一定是避免使用充滿偏見的語言的。

如《媽媽是超人3》里,賈靜雯面對咘咘對掃地機器人的恐懼,她並沒因此給孩子貼上「膽小」「沒用」的標籤。

而是選擇親身示範,引導孩子與掃地機器人互動,幫助孩子克服恐懼,學會勇敢。

如面對因打籃球感到挫敗後表示「不要再玩籃球」的安迪,黃聖依並沒有指責他「輸不起」「太好勝」。

而是把他扛到肩膀上,幫助他投籃成功,並告訴他:你很棒,你可以的,從不會到會,需要一個學習的過程,人的成長其實就是一個經歷失敗的過程。

拋開偏見,才能養出有幸福感的孩子

好孩子,健康快樂的孩子,背後必定都站著拋開偏見意識的父母。

他們幫助孩子認清客觀事實,不輕易被他人或自身的偏見所傷害。

他們引導他們了解這個世界的多樣性和可能性,增加孩子對他人和自身的包容性。

只有拋開偏見的父母,才有可能養出擁有幸福感的孩子。


05

記得電影《墊底辣妹》里,女主沙耶加因為父親、學校老師和同學們的偏見,曾一度想要放棄考取名校。

因為補習班的老師和母親對她的不斷鼓勵和支持,讓她堅持到了最後並實現了夢想。

至此,她終於明白:這個世界最大的謊言就是你不行。

這是這個世界最大的偏見,希望這種偏見不是出自父母之口,也不是出自傳道授業解惑的老師之口。

放棄偏見永遠不會為時過晚。在此,衷心祝願所有的孩子,即使在繁星拋棄銀河的夜晚,也能被教育者所相信和溫柔接納。

來源 | 嬌嬌媽



十分媽媽:一個有溫度的親子育兒公眾平台,在這裡,為你分享提升媽媽寶寶幸福指數的一切好文。

微信公眾號:shifenmama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分媽媽 的精彩文章:

學習不好怎麼治?醫生說:去玩!
兒童「抑鬱」的危害,比母親的冷漠還更可怕!

TAG:十分媽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