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牧心齋御題珍品領銜上拍 古代文房器大放異彩!

牧心齋御題珍品領銜上拍 古代文房器大放異彩!

傳統中國的文人社會中,作為文人的主要活動場所和重要的標緻,文房中的世界寄託了太多的人們心靈的追求。 自魏晉南北朝以來,在一千多年的時間裡,文房清供散發出了獨特的魅力,它是古代文人著書立說、修身養性的重要伴侶,是藝術與生活高度融合的典範,其文化價值、審美價值均達到了無法超越的巔峰。

說起牧心齋這場專場名字由來也是饒有趣味,「味余」源於此場專拍中呈現的一枚迴文詩玉盒,盒上鐫「味余書室」及《寒月迴文》詩。「味余書室」原為嘉慶帝皇子時期的書齋名。玉盒形制與詩意相契,作皎皎寒月狀,令人遐思。文人古物的魅力正在於這種能發人遐思的藝術性。所見無非物象,所得當在物外,由此以「味余」命名此次專場。

此件香盒正圓形,白玉質地,琢制規整,蓋面正中豎刻隸書「味余書室詩」,兩旁分別鐫「寒月」、「迴文」四字。蓋緣鐫蠅頭楷字凡五十六,筆劃細如毫芒,然清晰可辨,端莊纖秀,排列布局,嚴謹異常。如此於圓形器物上鐫字一匝,稍有差繆,則功虧一簣,局促之感立見,於萬難處具氣定神閑之象,方見上匠之素養。盒內掏膛勻凈,工藝細緻。置於齋中,如攬月在室,「瓊魄」可掬,暗合「團團彩鏡」、「皎皎冰輪」之喻,詩意、器物若合一契。

毓慶宮「味余書室」

「味余書室」為嘉慶帝皇子時期的書房名,顒琰即位之前所作的《味余書室紀略》一文記錄了此書房命名的經過:「予居禁中,有室五楹,不雕不繪。公餘繹晝所習書史,遊藝於詩文,或臨法帖一幅,怡然自得其趣也。欲題其楣端,請於石君先生,先生曰:『勤學者有餘,怠者不足,有餘可味也,名之曰味余書室』。」

嘉慶帝對迴文詩頗為青睞,在位期間,詞臣常進迴文篇什。嘉慶三年二月,翰林院修撰趙介山應制,取辟雍迴旋之義,進《迴文賦》;嘉慶九年,顒琰視察翰林院,命群臣賦詠,編修蔣祥墀進迴文詩七律三十首;嘉慶十年,顒琰東巡盛京,庶吉士聶蓉峰作迴文賦一篇;嘉慶十三年,顒琰巡視津淀,翰林院編修朱方增進《聖駕巡幸津淀禮成恭紀四聲迴文頌十章》。

源於對古代文人詩意生活的熱愛,目前有很多人對文房收藏格外關注。牧心齋曾與中國嘉德多次合作,推出過2013年中國嘉德春拍牧心齋珍藏「一案四時春——文房清供」文房專場;2015年中國嘉德春拍「牧心齋清祿集」專場,備受業界關注與好評,藝狐君今日帶您詳情領略此場專拍文房佳器的獨特風采,敬請欣賞。

味余——牧心齋古代文房

6月18日(周一)晚上8:00

嘉德藝術中心拍賣廳 C 廳

精品全覽

Lot 4655 清早期 圈足押經爐 連座

尺寸:直徑18.4cm;高14cm;爐重4227g;座重2713g

估價:1,600,000~1,900,000 人民幣

著錄:《明清宣德爐》(張明、何朝陽編,紫禁城出版社,2011年),123 頁

《吉金—明清銅爐特展》(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15年),262 頁 爐款:宣德年制(篆)

座款:宣德年制(篆)

展覽:天津博物館『吉金—明清銅爐特展』展品(2015年)

溫州博物館展覽展品(2016年)

牧心齋『器象—乾隆宮廷銅器及文房展』展品(2017年 嘉德藝術中心)

牧心齋『食後——古代香、茶具展』展品(2018年 嘉德藝術中心)

此器由爐身與爐座兩部分組成。爐身飽滿,平口厚實微外撇,束頸溜肩,兩側置方鋬耳,精準對稱,線條利落,環耳出角。垂腹豐腴,下漸收,承圈足。爐座呈盤狀,束腰處起弦紋,下承三如意形足。銅質精良,器壁厚實,手感沉重,銅色溫潤古樸,內膛打磨工整,底心平滑。爐、座底皆開框署減地陽文「宣德年制」四字懸針篆書款,筆劃細窄,規矩有度,勁挺深峻,頗具神韻,體現出高度嚴格的工藝水準。原座存世,與爐身相配合宜,更顯整器端莊挺拔之姿,具神完氣足之象。整器皮色完整統一,紅潤醇厚,造型規整考究,氣勢威嚴肅穆,法度嚴謹不苟,凡此種種互相映襯,彼此烘托,構成了典雅華貴又古拙端莊的藝術效果,此種爐器應位列廟堂,其風格屬典型清代雍、乾時期內廷鑄爐,形神俱佳,俊朗之至,堪稱典範。

押經爐式,見載於《宣德彝器圖譜》二十卷本中之圖列,形象有二,均為矮腳樣式,故所見押經爐多為乳足類,圈足則鮮見,蓋傳仿過程中演變之故也。此爐之形製為清早期設計者創新之式,以圈足易其乳足,復鑄銅座。北京匡時2012年秋拍中出現的「清早期銅鱔魚黃雪花金雙耳爐連座」,與本器形制、規格皆極相近,同為清早期銅爐燒鑄設計創新之佐證。

清早期銅鱔魚黃雪花金雙耳爐連座

尺寸:直徑20.5cm

成交價:2,472,500 人民幣

古人以焚香為雅事,而香爐置於案頭,不惟作焚香之用,更可點綴文房。文人久處書齋,朝夕與對,對於香爐亦務求質而有文,怡心養目。案上銅爐復配之以座,則有增強空間陳設美感之效;同時,也使焚香這一活動更具儀式感,體現了古代傳統美學之一端。

《沈氏宣爐小志》:「質有美惡,色有高下,款式有雅俗,工夫有淺深。」寥寥數語概括了銅爐的幾大審美要素。而在銅質、皮色、款式、工藝四者兼妙的基礎上,原座得以保存完好者,居罕覯之列。在鑄造時,應有相當數量的銅爐與配座同時鑄成,但因時代更迭,盛衰興替,銅爐的原座多已散佚,爐、座皆存且品相完好者屬吉光片羽。本器就銅質、皮色、款式、工藝而言皆為上品,與座俱存且爐、座皆署款識,傳承數百年而至今,又經多次展覽與出版著錄,至精至妙,殊為珍罕,宜寶用之。

Lot 4667 清早期 黃花梨有束腰馬蹄足帶托泥香幾

尺寸:長68.9cm;寬44cm;高78cm

估價:1,600,000~1,900,000 人民幣

牧心齋『食後——古代香、茶具展』展品(2018 年嘉德藝術中心)

香幾以黃花梨木製成,通體光素。幾面四圍起攔水線,格角榫攢邊打槽平鑲獨板黃花梨面心,有束腰,四足接牙條沿邊起線,下承四內翻馬蹄足,帶托泥,造型簡約,挺拔有力。造型古樸,線條素凈有力,整體比例協調。束腰與沿邊起線的素麵直牙條與修長的腿足結合,下展至底部小馬蹄足。足底出榫納入四角帶有小足支承的托泥,其造型與幾面邊框互相呼應。一般傢具多作方形,香幾則圓多於方。此香幾造型高挑清雅,做工考究,簡潔光素,線條流暢。

焚香為雅事,可彰顯生活品位,亦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由於香道的盛行,專用的品香器具應運而生,香幾即是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香幾因承置香爐而得名,既可以陳設香道具,又可作為花台使用,是典型的文人傢具。明高濂《遵生八箋》中記錄香幾用途包括陳設奇石、盆栽、花瓶或香爐。

Lot 4654 明正德 阿文筒式爐

尺寸:直徑12.7cm;高10.3cm;重2050.5g

估價:1,200,000~1,500,000 人民幣

著錄:《大明宣德爐總論》(陳慶鴻著,台灣·巨光出版社,1996年),147 頁

《明清宣德爐》(張明、何朝陽編,紫禁城出版社,2011年),228頁 款:正德年制(篆)

牧心齋『食後——古代香、茶具展』展品(2018年 嘉德藝術中心)

參閱:《故宮陶瓷圖典》(故宮博物院編,紫禁城出版社,2010)

尺寸爐作筒式,腹壁設三如意形開光,開光內以魚籽紋作地,飾阿拉伯文,系伊斯蘭教聖訓哲言:「普慈廣施的主」,「特慈專賜的主」,「無所不能的主」。字體飄逸洒脫,流水行雲。爐身打磨光滑,下承三雲板足,足上陰刻如意紋為飾。爐身蟹殼青皮色,器底則微微透出棗紅色,光澤內斂,稍盤即亮,見溫更潤。爐底正中開方框署「正德年制」四字篆書款,筆劃剛勁有力,鏨刻深峻,端正莊敬,為正德朝典型的官款形式之一。

作為極具伊斯蘭文化特色的器物,阿文爐代表了中華文明多樣性、包容性的特質。此爐歷五百年傳承至今,又經《大明宣德爐總論》、《明清宣德爐》二書著錄,殊為難得。《大明宣德爐總論》作者陳慶鴻評此爐:「正德年間,伊斯蘭教(回教)盛行,表現於當朝瓷器上,亦多迴文圖案,其上迴文大都是『阿拉是惟一真神』等可蘭經文句,此爐工藝精緻,雲板足,亦絕品也。」

Lot 4665 清乾隆 銅灑金摩羯耳四足蓋爐

尺寸:高22.6cm;重2704g

估價:1,200,000~1,500,000 人民幣

款:大清乾隆年制(楷)

牧心齋『器象——乾隆宮廷銅器及文房展』展品(2017年 嘉德藝術中心)

牧心齋『食後——古代香、茶具展』展品(2018年 嘉德藝術中心)

參閱:《故宮建築圖典》(故宮博物院編,紫禁城出版社,2009);

《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金屬胎琺琅器》(李久芳主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商務印書館·香港,2008);

《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紅》(耿寶昌主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商務印書館·香港,2000);

《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宮廷珍寶》(徐啟憲主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商務印書館·香港,2004);

《自珍集》(王世襄著,三聯書店·北京,2003)。

爐鈕呈束腰狀,分上下兩部分,皆作扁圓形,淺浮雕紋飾,上端鏨刻花紋,浮雕纏枝,下部雕蝠紋。爐蓋作四棱形如花瓣狀,蓋面以凸起弦紋相隔,分三層裝飾,寶相花瓣紋、如意紋仰、覆各一周,蓋緣飾相對夔紋四組。口沿飾一周回紋,下凸起一匝乳釘紋,兩側對稱置摩羯耳,雙耳套活環。腹部分四襠,下承四柱足,足上凸雕紋飾。蓋、爐局部灑金。爐腹底正中鑄「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楷書款。

爐鈕取象明清宮廷建築的寶頂,故宮藏爐中也有此類以寶頂形製作蓋鈕的品種,如清中期掐絲琺琅螭耳爐。按寶頂作為傳統的建築構件,用於封護攢尖頂雷公柱使不受雨水等浸蝕,所用材料多為金屬或琉璃,形狀有圓形、束腰圓形或寶塔形。宮廷建築中的寶頂有嚴格的等級劃分,裝飾多樣化。

Lot 4662 清中期 玉觚

尺寸:直徑7cm;高9.4cm

估價:480,000~580,000 人民幣

牧心齋『器象——乾 隆宮廷銅器及文房展』展品(2017年 嘉德藝術中心)

牧心齋『食後——古代香、茶具展』展品(2018年 嘉德藝術中心)

參閱:《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清代宮廷繪畫》(聶崇正主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商務印書館·香港,1999);

《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琺琅彩·粉彩》(葉佩蘭主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商務印書館·香港,2007);

《天津博物館藏玉》(天津博物館編,文物出版社,2012)。

敞口鼓腹,圈足外撇,白玉質地,光澤瑩然。觚身素而無紋,器表、內膛琢磨勻凈,通體現玻璃光澤,線條流暢,弧度勻稱,氣度雍容,器小而精美。琢成此器,需避開玉石原料的所有瑕疵,進行合理的設計,兼之琢玉者的高超技藝,方能功成。

玉觚多見於明代,為彼時仿古玉中數量較多的器型,其造型和紋飾均模仿自青銅觚。入清則更為盛行,而造型有所創新。此件玉觚剝離了較為濃厚的仿古韻味,而以素雅示人,這對材質的擇取及打磨技藝有了更為嚴格的要求,這也體現了清代中期不拘一格的藝術表現形式。總體而言,在諸多館藏明清玉觚中,紋飾繁複、仿古者居於多數,而光素無紋者則十分罕見。

觚脫胎於商周時期的酒器,發展至明清,已脫離了原有的角色而演化出別的用途:有的用作宗教供器,有的則用作花插。此件玉觚規格小巧,格外雅緻,應非居五供之列,而作文房陳設、插花之用。

Lot 4656 清乾隆 御制銅獅擺件

尺寸:高20cm;重3150g

估價:450,000~550,000 人民幣

牧心齋『器象——乾隆宮廷銅器及文房展』展品(2017年 嘉德藝術中心)

牧心齋『食後——古代香、茶具展』展品(2018年 嘉德藝術中心)

雄獅側身回首,額頂隆起,怒目圓睜,掀鼻張吻,振鬣長嘯。四肢健碩,後爪前伸,姿態生動,威武逼人,有頤指氣使、飛揚跋扈之態。腮部須髯淺刻勾勒,眉、頷下飾以鬚毛蜷曲。獅鬃盤旋如螺髻,密佈於腦後。頭部與脊線呈「S」形,脊部凸棱沿脊線排列至尾部,兩旁陰刻獅毛。尾部上揚,以與獅爪前伸的動勢保持協調。腿際獅毛似烈焰當風,與漢玉辟邪肢間羽翼一脈相承。下承木座,鏤雕花紋。本器生動捕捉獅的神情動態,將其獰猛猙厲的形象刻畫得惟妙惟肖。器身紋飾疏密得體,頓挫有致。獅毛雕刻入微,絲絲畢現,層次分明有序。與同類器相比,此獅規格較大,且具盛世氣象,雕鏤精縟,刻畫細膩,與乾隆朝的審美風格趨於一致。

在古代,獅被視為辟邪護福的瑞獸。紫禁城內陳設銅蹲獅,藉以顯耀宮廷的豪華,以及帝王的尊貴與威嚴。擇其鎏金銅獅與本件銅獅對比,有部分相似之處,如獅子前肢的紋飾,趾爪的造型,腦後螺髻狀鬃毛的堆疊法,以及藉由表情流露出的氣勢等等。功用不同,其形則殊,鑄造工藝亦大相徑庭。宮內陳設的銅獅以其龐大的規格與富麗的鎏金裝飾,在空間和視覺上突出了皇權的至高無上與震懾性。此件銅獅則是作為擺件而陳設於室內,供擁有者玩味品鑒,以彰顯其藝術品位,視其造型之生動,工藝之細膩,銅質之精,氣勢之雄,非造辦處難望其項背。

Lot 4661 清嘉慶 御題迴文詩白玉蓋盒

尺寸:直徑5.8cm;高2.9cm

估價:400,000~480,000 人民幣

味余書室詩

寒月迴文

寒月宵生輝上堂,地鋪涼影散華光。

團團彩鏡懸林遠,皎皎冰輪映桂芳。

攢栗金英明北苑,照階瓊魄淡西牆。

欄憑獨立小庭曲,砌映花移步轉廊。

牧心齋『器象——乾隆宮廷銅器及文房展』展品(2017年 嘉德藝術中心)

牧心齋『食後——古代香、茶具展』展品(2018年 嘉德藝術中心)

參閱:《故宮珍本叢刊·清仁宗味余書室全集》(故宮博物院編,海南出版社)

《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玉器》(張廣文主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

Lot 4663 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 內款「徙父已」

尺寸:高18.5cm;寬7.3cm

估價:400,000~480,000 人民幣

著錄:《塩冶金雄收藏集》(日本),1938 年出版,雄山閣發行

銘文:徙父己

牧心齋『食後——古代香、茶具展』展品(2018年 嘉德藝術中心)

參閱:《故宮商代青銅禮器圖錄》(台北故宮,1998 年)

《安陽市博物館館藏文物精品圖錄—銅器》(安陽市博物館編,中國畫報出版社,2009 年)

《安陽殷墟郭家莊商代墓葬》(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3 年)

侈口束頸,下腹向外傾垂,圈足外侈。上有蓋,蓋呈弧面,鈕作半環狀,半環兩端均作長角龍首狀。器蓋飾連珠紋及雲雷紋,圈足及頸部環飾目雷紋,觶內壁底部鑄有銘文「徙父己」三字。此器應為商晚周早期的徙氏家族為紀念他們的父親「日名己「而鑄造的用於祭祀祖先的禮器。

此件青銅觶,紋飾鑄造深駿,布局疏密有致,整體器形於古樸敦厚間不失勻稱挺拔,表面覆蓋碧綠色薄銹,沉穩深邃,為整器平添了幾許文雅之氣。

Lot 4657 清 王文誥銘端硯(附紫檀原匣)

尺寸:長19.8cm;寬12.1cm

估價:360,000~450,000 人民幣

牧心齋『器象——乾隆宮廷銅器及文房展』展品(2017年 嘉德藝術中心)

牧心齋『食後——古代香、茶具展』展品(2018年 嘉德藝術中心)

銘文:此非鳴琴,何有大蟹行?此非泥雪,何有鴻叉跡?此非水澤腹堅,何有冰花開放第一枝也?揮以狸毛,濡以鼠須,不費思量,寫出遊絲滿面。乾隆壬子余來游羊城,與葵圃稱莫逆交,葵圃工帖括,多蓄佳石,余過署齋時出見賞此,今之百二硯田富翁也,並為識之。武林王文誥見大氏書。

硯作長方形,石質堅實,撫之柔膩,開門字形硯面,硯堂平闊,斜通硯池。硯背於淺覆手內陰刻行楷銘文,書體清俊,鐫刻精工。銘文對硯的材質進行了極其生動的描述,以「大蟹行」、「鴻叉跡」、「冰花開放」為喻,富於文學性。此外,銘硯者王文誥記述了得此硯的經過:乾隆壬子年(1792),王氏於羊城(今廣州)結實同好「葵圃」並與之稱莫逆交,「葵圃」出此硯以贈王氏。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金農(1687-1763),「癖嗜硯,藏佳石一百二十方」,因以「自號百二硯田富翁」。銘文中言「今之百二硯田富翁」者,乃盛讚「葵圃」藏硯之富,嗜硯之篤,可比肩金農。此一事堪稱硯史佳話。

Lot 4669 清早期 黃楊根雕羅漢坐像(原配紫檀嵌黃楊座)

尺寸:高28.8cm;寬33.2cm

估價:360,000~430,000 人民幣

牧心齋『器象——乾隆宮廷銅器及文房展』展品(2017年 嘉德藝術中心)

牧心齋『食後——古代香、茶具展』展品(2018年 嘉德藝術中心)

參閱:《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竹木牙角雕刻》(李久芳主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商務印書館·香港,2001)

《中國古代賞石》(丁文父編著,三聯書店,2002)

羅漢以黃楊木雕制,作仰面觀望狀,額頂飽滿,雙目圓睜,口唇張開,鬚眉及腦後髮絲捲曲。左手褰裳捲入袖中,右手執靈芝,腰間束一把葫蘆,身形微側轉,赤足而坐。面部刻畫生動入微,衣紋保留樹根原狀而渾然天成,不顯齟齬,有「大璞不斫」之趣,與面部精細刻畫形成對比,富節奏感。雕像取材因年久色深愈顯古樸雅緻,包漿潤澤如油脂。底座取紫檀隨形雕作橫峰狀,如浮雲卷浪,下復以黃楊木作底,設計考究。

Lot 4653 明早期 鴨熏

尺寸:高22.8cm;重1456.2g

估價:300,000~380,000 人民幣

牧心齋『器象——乾隆宮廷銅器及文房展』展品(2017年 嘉德藝術中心)

牧心齋『食後——古代香、茶具展』展品(2018年 嘉德藝術中心)

參閱:《骨董拍賣年鑒·2015》(台灣·華藝文化);

《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晉唐兩宋繪畫·山水樓閣》(金衛東主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商務印書館·香港,2004)。

銅熏巧作為鴨形,曲頸昂首,啟喙吐舌,作啼鳴狀。目作圓環,雙睛鼓突。眼部上方及頸部數處凸飾捲雲紋,腦後起一綹短羽。背部羽毛刻畫精細,迭迭重重,層次分明,通過紋飾線條曲直、疏密,將動物形象不同部位的翎羽質感表現得恰到好處。右足懸空,左足立於方形台座之上,重心沉穩。

底座四側開光減地浮雕波浪紋。鴨熏自腹底水平分為上下兩截,以榫相接,腹部中空,以儲香料。胸前兩側各鏤一新月形孔,於腹內燃香,可促進空氣對流,煙氣隨頸而上,自鴨嘴溢出。結構巧妙,形象生動。鴨背為蓋,羽翼貼合,猶如花團錦簇,奪目引人,腹下則光素,飾數枚翎羽,上繁下簡,主次明確,形成對比,富於視覺上的節奏感。

Lot 4659 清乾隆 雕瓷仿英石研山(原配硬木座)

尺寸:長9.8cm;高4.7cm

估價:280,000~330,000 人民幣

著錄:《文房聚珍》(日本京都市美術館別館 展覽2017年),149頁

牧心齋『食後——古代香、茶具展』展品(2018年 嘉德藝術中心)

參閱:《中國古代賞石》(丁文父編著,三聯書店,2002)

《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文玩》(鄭珉中主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

尺寸雕瓷作橫峰狀,施仿石釉,成此研山。通體溝壑嶙峋,孔穴遍布,褶皺細密,容千變萬化於方寸,縮千里於案頭,包漿沉厚,古意盎然,宛若天成。下承以原配木座,平沿束腰,宛轉隨形。

清代中期,各種材質的研山見於宮廷,有仿石釉、仿哥釉、玉、水晶、鹿角等等,層出迭見。唐英前後二十餘年管理景德鎮官窯瓷器的生產,他親身致力於陶瓷工藝的研究和實踐,在陶瓷仿古和創新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此類仿石釉筆架山,即是當時新創的一個瓷器品種。本座研山應與故宮珍藏者製作於同時。

唐英引領下的御窯廠,極良工巧匠之能事,遵乾隆皇帝之愛好,以瓷為胎,敷設彩釉,仿製諸式材質的工藝品,其範圍涵括竹木、玉石、金銅、髹漆等十數項,水平之高竟達以假亂真之地步,令人嘆為觀止。

Lot 4666 清早期 馬槽爐

尺寸:長11.4cm;寬8.8cm;高7.7cm;重2021.5g

估價:280,000~380,000 人民幣

款:宣德年制(篆)

牧心齋『食後——古代香、茶具展』展品(2018年 嘉德藝術中心)

參閱:《自珍集》(王世襄著,北京:三聯書店,2003)

爐作馬槽式,外壁微斜,兩側鑄飾方耳,下出戟,爐底四角連體鑄「L」形四足,中央開框鏨刻「宣德年制」減地陽文懸針篆款。爐器造型方正,具陽剛肅穆之氣;爐款邊角銳利,整飭精工。馬槽爐樣式,系由《宣德彝器圖譜》之台幾爐式衍化而成,按照「天圓地方」的宇宙觀,方爐為禮地之器,後世去台幾爐型之繁複,遂成此器之形。

馬槽爐多被用作文房清供,其中品質精工者,多為達官顯貴所擁有、遞藏。一器之成,耗費頗奢。此爐器形莊重,皮色妙麗,款識工正,銅質精良,拙中含秀,為典型的清早期馬槽爐風格。此爐規格略大,重量更沉。觀其雙耳、四足與器身諧稱和洽,造型平直精確,沉穩凝練,手感沉墜,叩之金聲玉振,皮色瑩煌,於沉穩之氣韻中透出靈動之美感,彰顯出古代貴族文人的尚雅之風。

Lot 4668 清早期 黃花梨六棱筆筒

尺寸:直徑17.4cm;高17.8cm

估價:270,000~320,000 人民幣

牧心齋『食後——古代香、茶具展』展品(2018年 嘉德藝術中心)

參閱:《明式傢具珍賞》(王世襄編著,文物出版社,2008)

《故宮博物院藏器座·卷三》(故宮博物院編,河北教育出版社,2016)

《骨董拍賣年鑒·2016》(台灣·華藝文化)

筆筒取黃花梨整料製作,葵形口,具六棱,棱邊內凹成曲線,宛轉柔美,器身僅口沿起闊平線,余則光素無紋。器底以黃花梨雕作葵花形,與筒身相呼應,底端出三小足。筒身自然紋理如行雲流水,或隱或現,色澤靜而不喧。筆筒在利用黃花梨木材設計與製作時,充分展現了木材紋理的自然美和書卷氣,文雅不凡。

Lot 4652 明 剔彩人物蓋盒

尺寸:直徑7.6cm;高3.3cm

估價:250,000~300,000 人民幣

牧心齋『器象——乾隆宮廷銅器及文房展』展品(2017年 嘉德藝術中心)

牧心齋『食後——古代香、茶具展』展品(2018年 嘉德藝術中心)

參閱:《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元明漆器》(夏更起主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商務印書館·香港,2006)

《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紅》(耿寶昌主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商務印書館·香港,2000)

《明永樂宣德文物特展》(故宮博物院編,紫禁城出版社,2010)

尺寸蓋盒圓形,子母口,蓋面及底部皆微微隆起,介於蔗段式與蒸餅式之間,兩面以波浪紋為地,雕飾人物、樹石。蓋面飾「虎溪三笑」,底部飾「茂叔愛蓮」。剔彩工藝,規格小巧,漆層肥厚。蓋、盒內髹黑漆,漆面光亮無斷紋。

蓋面雕飾人物三:一著襆頭,應為陶淵明;一戴方巾,為陸修靜;一僧背向者,為慧遠。構圖、布局交代主客關係,系僧慧遠送隱士陶淵明、道士陸修靜過溪橋的情境,為「虎溪三笑」之典實。三人分別代表了東晉時期儒、道、釋三家。三教敦睦,膾炙人口。

盒底面飾一高士靜坐觀荷,意態閑適,為「茂叔愛蓮」。觀荷者為北宋著名哲學家周敦頤,《愛蓮說》中所寫的「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是經世長傳的名句。「茂叔愛蓮」圖也常作為「四愛圖」之一出現於明代宮廷瓷器之上。

Lot 4651 清乾隆 銅灑金韘形鎮

尺寸:長6.7cm;重89.9g

估價:180,000~200,000 人民幣

款:乾隆年制(楷)

牧心齋『器象——乾隆宮廷銅器及文房展』展品(2017年 嘉德藝術中心)

牧心齋『食後——古代香、茶具展』展品(2018年 嘉德藝術中心)

參閱:《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金屬胎琺琅器》(李久芳主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商務印書館·香港,2008)

《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玉器》(張廣文主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

《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文玩》(鄭珉中主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

《清世宗文物大展》(馮明珠主編,台北故宮博物院)

銅鎮整體為片狀,中部呈雞心式,形似盾,中鏤圓孔;周圍透雕三螭,首尾相屬,逡巡環繞,作嚙噬狀,灑金處如螭涎。銅質堅密,色近金黃。整體仿雞心佩(亦稱韘形佩)樣式。雞心佩制式戰國時期已有,形制相對簡樸。到了漢代,此式大為流行,裝飾也以螭紋為主。宋、元時期稱之為「螭玦」。

Lot 4658 明早期 銅錯金銀鑲松石龜

尺寸:長8.5cm;重107.4g

估價:150,000~180,000 人民幣

牧心齋『器象——乾隆宮廷銅器及文房展』展品(2017年 嘉德藝術中心)

牧心齋『食後——古代香、茶具展』展品(2018年 嘉德藝術中心)

參閱:《武丁與婦好:殷商盛世文化藝術特展》(台北故宮);

《故宮文物月刊》89 期(台北故宮);

《十全乾隆:清高宗的藝術品位》(台北故宮);

《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銅生活器》(杜松主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商務印書館·香港,2007)。

器物規格小巧,通體錯金銀、鑲松石及孔雀石為飾,精緻華麗。龜背正中鑲橢圓形松石一枚,上下、左右均嵌松石、金飾,呈十字形排列。脊線系以銀絲嵌作圈紋,再於圈紋內嵌飾圓形松石、金片,自頸至尾,錯落相間。脊線兩旁嵌飾的水滴形松石、片狀金飾,及嵌銀絲勾雲紋,均以龜脊為中線作對稱排列。龜背邊緣近四足處,飾四道嵌銀絲,兩側則嵌入接近長方形的銀片。龜腿、足分別以嵌銀絲作圈紋、曲線裝飾。龜背底部邊緣嵌銀絲兩道,底部正中又嵌孔雀石一枚。頭部數處對稱嵌飾銀絲,頭頂鑲水滴形松石一枚,額部、雙睛均錯金。

Lot 4660 清 英州石小崢嶸(原配硬木座)

尺寸:寬12.5cm;高13cm

估價:90,000~100,000 人民幣

牧心齋『器象——乾隆宮廷銅器及文房展』展品(2017年 嘉德藝術中心)

牧心齋『食後——古代香、茶具展』展品(2018年 嘉德藝術中心)

參閱:《故宮博物院藏器座·卷一》(故宮博物院編,河北教育出版社,2016)

《中國古代賞石》(丁文父編著,三聯書店,2002)

《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文玩》(鄭珉中主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

尺寸英石作卧峰狀,石質堅潤,叩之鏗然,其色黝黑,通體褶皺遍布,似波浪漣漪,有陰陽向背。重心微偏,有欹側之動勢。石體中下部有孔穴,使此石實中見虛,拙中寓巧。區區一拳,而作崢嶸之態,雄渾靜穆,亦具跌宕之勢,鍾造化之靈秀,得文氣之濡染。名之曰「小崢嶸」,取黃庭堅「野次小崢嶸,幽篁相倚綠」之詩意。

中國嘉德2018 春季拍賣會

預展 Preview

6/15 - 6/17

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嘉德藝術中心

拍賣 Auctions

6/18 - 6/22

嘉德藝術中心

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預展 Preview

6/10 - 6/17

嘉德藝術中心

圖片致謝中國嘉德官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狐在線 的精彩文章:

詩中有畫 畫中有詩 他的畫作震撼亮相!

TAG:藝狐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