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這個大官說,滿朝文武半江西,有人接了句話,他羞得面紅耳赤

明朝這個大官說,滿朝文武半江西,有人接了句話,他羞得面紅耳赤

明代中期,官場有句話,上半句是「滿朝文武半江西」。至於下半句,就沒有固定的說法了。有人說是「小小長垣七尚書」,還有人說「小縣不大四尚書」,總而言之,它描述了一縣官員的「高產」。那麼,這句話是怎麼來的呢?它背後的歷史狀況又是什麼呢?明初政治秩序穩定,社會運轉良好,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也一度出現了「仁宣致治」的良好局面。

但在英宗統治後,尤其是其在位初期,縱容宦官,明朝的政治局勢進入了腐敗傾向的時期。此後,承繼大統的皇帝們大多平庸,沒有能力挽回局面,尤其是在嘉靖皇帝統治時期。這位道教皇帝終日沉迷於齋醮,荒政怠政。在此契機之下,善於鑽營的江西籍內閣首輔嚴嵩獲得嘉靖皇帝的信任,打擊異己,安插黨羽,把持朝政。其子嚴世蕃也仰仗自己的聰穎與父親的權勢胡作非為,連後來成為穆宗的裕王也要被迫賄賂嚴家。

嚴嵩走向政治權力中心的主要原因之一與他的籍貫有關。嚴嵩本人是江西分宜人,前任內閣首輔夏言是江西貴溪人,兩人同一省,再加上嚴嵩對夏言很是尊敬,夏言對這個老鄉也很是照顧。在這裡有必要作出必要的解釋。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選拔官員的最重要方式。科舉考試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血緣關係和地緣政治關係的弊端。但作為一種具有社會屬性的動物,人們總是需要抱團取暖,才能得到安全感。

當血緣關係不再在政治領域起主導作用時,人們總是尋求另一種歸屬感來代替。當時,地緣政治關係成為重要的一項。早在宋朝,南北爭鬥就有先例。明代,地緣政治所創造的官場也屢見史料,直到明末,還有所謂東林黨和浙黨、齊黨、昆黨鬥爭的事件。嚴嵩得勢後網羅黨羽,貪斂無數,欺上瞞下,一個以江西籍為紐帶的政治鬆散聯盟隱約可見。

有一天,嚴嵩和一些江西官員在朝廷上說:「滿朝文武半江西」,時任工部尚書的郭朝賓笑著說道:「小縣不大四尚書。」嚴嵩聽了以後面紅耳赤。這裡提到的「四尚書」指的又是什麼呢?即當時的兵部尚書路迎、吏部尚書吳岳、戶部尚書王杲、工部尚書郭朝賓,這四人都是汶上籍人士。郭朝賓的言下之意很可能是說只有汶上籍四大尚書團結一致,扶正驅斜,能夠與嚴嵩集團相抗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明朝十三陵都葬著哪些皇帝?為什麼唯有他未入帝王陵寢?
福清彌勒岩風景區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