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中醫對健康的認識

中醫對健康的認識

健康,從詞意上來講,「健」為身體強壯有力,「康」為平安、安樂,包含了體魄強壯、生活安逸、適應社會等方面的內容。單純從身體強健的角度來理解健康肯定是不全面的,更不能將健康理解為僅僅身體沒病的狀態。故世界衛生組織在1947年就有了比較明確的界定:「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衰弱狀態,健康乃是一種在身體上、精神上和社會上的完好狀態。」

一、中醫學對人體健康的概括

中醫學認為,人體生命是氣的產物,精、氣、神是生命的構成要素。精、氣、神三者互相依存,互相為用,盛則同盛,衰則同衰。三者充盈,則臟腑功能保持動態平衡,人體健康無病,益壽延年;精、氣、神不足或虧虛,將導致生命活動的減退或早衰,甚至多病。換言之,人的生命起源是「精」,維持生命活動是「氣」,而生命的體現是「神」。

中醫評價一個人的健康狀況,就是從精、氣、神三個方面考慮的。善養生者,定會養其精,精氣充盈了之後氣就盛,氣盛則神全,神全則身體健康,身體健康則長壽少病。因此,中醫學對人體健康用精、氣、神做了概括:

形體壯實,比例恰當;眼睛有神,柔亮有光;

面色紅潤,表情舒展;眼睛有神,靈氣蕩漾;

呼吸從容,不急不慢;食慾旺盛,美食三餐;

牙齒堅固,不蛀不傷;聽覺靈敏,耳內不響;

聲音洪亮,氣息悠長;腰腿靈敏,不痛不酸;

二便便利,排放正常;舌紅苔薄,脈象勻緩。

採用現代標準,就是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以下幾方面:①精力充沛,能從容不迫地應付日常生活和工作;②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任務而不挑剔;③善於休息,睡眠良好;④應變能力強,能適應各種環境的變化;⑤對一般感冒和傳染病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⑥體重適當,形體勻稱,頭、臂、臀比例協調;⑦眼睛明亮,反應敏銳,眼瞼不發炎;⑧牙齒清潔,無缺損,無疼痛,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⑨頭髮光澤,無頭屑;⑩肌肉、皮膚富有彈性,走路輕鬆。

二、影響健康的因素

從中醫學角度來講,影響健康的因素有:精氣不足、營養不良、五臟損傷、情志失控、勞逸失度、遺傳稟賦、氣候環境等。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影響健康的因素有:自然因素、生物因素、社會因素、個人因素等四個方面的內容。自然因素包括空氣、水質、土壤、噪音、噪光、氣候、放射線輻射等;生物因素包括生物致病菌的侵襲、疾病與意外傷害等;社會因素包括職業、醫療條件、戰爭等;個人因素包括遺傳、性別、身高、生活方式、飲食情況、心理因素、勞動強度等。1996年,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每個人的健康與壽命,60%與自己的日常養生有關,15%取決於遺傳因素,10%與社會因素有關,8%與醫療條件有關,7%與地理、氣候環境有關。

三、一語道破健康養生真相

1.人是「死在嘴上,懶在腿上」。一個人一定要從年輕開始,保持標準體重。一旦超重了,就要減肥。減肥的關鍵是控制嘴,邁開腿。走路是一種不錯的減肥方法。當然,走也是有講究的,要快走(逐步快走),程度達到1分鐘走130步,心跳要達到1分鐘120次,才能達到鍛煉心臟的目的。堅持半年,則心肺功能可以提高30%~50%,體重也會明顯下降。

2.人不是老死的,是「氣」死的。《黃帝內經》講「怒傷肝,喜傷心,憂傷肺,思傷脾,悲傷腎,百病皆生於氣」。很多人不是老死的,不是病死的,而是氣死的。有的人甚至為一點小事整天不愉快,鬱鬱寡歡。這樣不生病才怪呢。喜怒憂思悲恐驚,這是人的「七情」,是感情豐富的表現。假如人只有一種感情,就不健康。但千萬記住:一是不要過度,二是過度了但持續時間不要過長,學會很快調整過來。這才是健康的。

3.科學吃好三餐。俗語說:「早上吃好,中午吃飽,晚上吃少。」有些人卻秉行「早上馬虎,中午對付,晚上大吃大喝,常常夜宵」。這就是百病之根。如晚上過飽,易誘發肥胖、糖尿病、冠心病、胰腺炎等疾病。早上這頓飯,等於吃補藥,一定要吃營養早餐,包括牛奶(或豆漿)、蔬菜、水果、雞蛋等。如只吃兩種以下,就屬於低質量早餐。

4.健康生活記住「1~8」:即每天一盤蔬菜、兩種水果、三勺清油(不得超過25克)、四兩米飯或四個饅頭、五種優質高蛋白(肉、蛋、奶、魚、豆),每天食鹽總量不超過6克,每天保證7個小時的睡眠,每天喝8杯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