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你現在吃過的虧,是以前裝過的懂

你現在吃過的虧,是以前裝過的懂

如果說中年油膩有些無奈,那麼青年油膩比較可悲了。馮唐聲討油膩青年,第一條就是:裝懂。毫不謙虛,自以為懂,以為自己風光了一把,實際上在別人眼裡,你就像個笑話。有句話麥子和大家共勉:只有精通某一領域的「精英」,沒有到處懂皮毛的「廣英」

文 | 梁爽

來源丨哪梁爽哪喜慶(ID:zheliangshuang)

在求職節目《非你莫屬》中,活捉一個裝懂姑娘。

法學專業的小蔡剛畢業,上台尋求法務助理的工作,憑著宜人的形象、談吐和颱風,一上場就獲好感。

進入正題後,主持人問她如何理解「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這句話。

小蔡毫不客氣、開口就答:「法律就是幫助弱勢方,和強勢方有一個基本的對等」。

人力資源專家緊急叫停,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是起碼的認知。專家覺得法律生不該說出這樣的話,提醒小蔡要嚴謹。

主持人又拋出了一道情景題:「假如嘉賓上台表演雙節棍而受傷,要告欄目組,請問我有沒有責任。」

小蔡又毫不客氣、開口就答:「如果你提醒過嘉賓有風險,要量力而為就沒責任,不提醒的話有40%的責任」。

嘉賓又聽不下去:「才剛提醒完你要嚴謹,你張嘴就說40%,這屬於無因管理,欄目組要對所有人的安全負責」。

經過兩輪下來,嘉賓、專家和主持人一致認為,小蔡專業不紮實,說話漏洞多,不適合做法務,建議她轉行。

在小蔡身上,自信的表述和不精的學藝所構築的反差感,栩栩如生地符合了我心中對「裝懂」的定義:1是毫不謙虛;2是自以為懂

看完這段,我有很多感觸點:

從裝懂者的角度,如果專業知識過硬的話,工資起點會高很多,如果謙虛承認不確定的話,給人印象更好,也可能獲得指教;

從明眼人的角度,當裝懂者侃侃而談時,懂理論、通實踐的人一眼就看穿你的知識結構和學習習慣,揭不揭穿看人家心情;

從旁觀者的角度,不要被裝懂者自信的態度,唬人的數據,高深的字眼所震住,運用邏輯和知識去分析,不被牽著鼻子走。

我最近也被裝懂坑了一回。

之前和久未聯繫的老友打電話,惡補這些年各自的歷程。

他對我自媒體寫作很感興趣,邊聽邊問,從自媒體寫作的趨勢、出版行業的現狀,到創作瓶頸的克服、行業達人的風格分析,我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知熱切分享。

我對他改行做遊戲畫師很好奇,他說自己平時看哪些神話故事能啟發靈感,怎樣精準設計人物形象,行業里好玩的人和事,新出了什麼畫具設備...

當他講到行業大拿的名字,繪畫設備的英文品牌,某種畫法的難度與技巧,某種風格的應用和興衰時,我不知道是怕不懂提問很丟人,還是怕他解釋起來費勁,我點頭應答著,彷彿自己很懂的樣子。

事後當我寫文章,想引述他的某段工作細節,發現自己很難準確描述出來時,我突然意識到,這場幾個小時的聊天,他賺了,而我虧了。

他之所以賺了,因為他不懂就問,問得很細,逼著我打好多比方,切換不同角度解釋給他聽;

我之所以虧了,因為我不懂裝懂,對於有價值且沒懂的地方,我沒有刨根問底選擇忽略。

圈子不同,何必裝懂。

以為裝著裝著就懂了,其實裝著裝著遲早露餡。

作家馮唐聲討油膩青年,第一條就是:裝懂。

「不願意認真學習,不能掘井及泉,只是覺得自己了不起,一張嘴就是名詞概念,再細問卻是一腦子漿糊。

暫時裝有快感,一直裝下去就會在最好的年齡錯過真正可以牛的機會。多學習,多研究,對真正熱愛之事,真正投入精力。」

被戳中痛處,與其急眼,不如反省。

我和身邊很多人,多為不同程度上的裝懂者。

接觸過一些追風口青年,談話內容高頻穿插「雲大物移智」(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智慧城市),開口「無人」,閉口「新零售」,愛用高級而唬人的概念辭彙,以標榜專業度。

結果往細一問,大部分連新詞都解釋不清楚,懂得還沒我多。

我自己也沒好到哪去,雖然不會對不懂的東西高談闊論,但不少事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我最佩服的兩種人,一是對待職業,能夠匠心深耕到精通;二是對待愛好,能從門外漢進化成小行家。

但我間接性佩服,持續性湊合,羨慕別人學藝紮實觀點有料的是我,密室里犯懶湊合沒有深挖的也是我。

越來越體會到裝懂的害處,懶得系統鑽研,習慣不求甚解,可能在別人面前出盡洋相,可能有見識的人不帶自己玩,可能錯過職業躍遷的機會,而且也喪失體悟到精通帶來的深層次滿足感。

最可怕的是裝著裝著連自己都信了,以為真的懂了,然後毫不謙虛,聽不見他人觀點,自顧自地以為,活得狹隘且自大。

如何避免成為一個裝懂之人?我覺得有兩點:

1. 不懂做不到就問也別裝懂

有些人動不動就立人設,喜歡這個,擅長那個,畢業於名校,往來無白丁 ,拉高期待值後,又經不起細問。

我見過越懂的人越謙虛,發表看法之前,會帶句「不知道我的理解對不對」的前綴,配句「不對的地方還請指正」的後綴。

中間的表述不賣弄,能通俗而準確地讓外行人聽得懂,讓內行人也挑不出錯。

而越不懂的人越自大,沒什麼繽紛閱歷,卻大言不慚,感慨這就是人生;沒什麼深入研究,卻不懂裝懂,覺得就這麼回事,喜歡用「肯定句 + 概念詞」來虛張聲勢。

對於不懂的東西,侃侃而談簡直把自己不懂的事昭告天下,笑而不語還能暫時隱藏不懂的事實。

謙虛誠實地承認自己的不確定,比不懂裝懂強太多了,還能趁別人好為人師時,張開毛孔學習一番。

2. 從愛好訓練弄懂的腦迴路

前段時間重聽《曉說》的番外篇,覺得太有必要二手轉述下高曉松的學習方法。

有人問他如何記住那麼多信息的?他說一是喜歡,二是過臨界點。

他舉例說明,年輕時對青樓感興趣,邊看書邊做表。

第一行:歷代青樓女的大名;第二行:特長,比如魚玄機擅長寫詩,李師師很會彈琴;然後畫一個矩陣,青樓女與大名士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最後一欄:結局,哪些嫁人,哪些自殺。

他小時候邊看水滸三國,邊畫陣圖。

發現《三國演義》能畫出來,方位和方向,一夜能走幾里,能走到什麼地方,幾乎都符合實際;

但《水滸傳》就畫不出來,推定施耐庵沒有行過萬里路,裡面很多東西是想像。

做脫口秀是高曉松的事業高峰吧,但在這個高峰之前,他曾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深挖過,總結過,思考過。

我覺得奔著精通去,這個特質特迷人。何以精通?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臻於至善。

從來只有精通某一領域的「精英」,沒有到處懂皮毛的「廣英」。

像高曉松這種肯在愛好上花大力氣的人,連業餘愛好都能發展成事業巔峰, 而很多人別說興趣愛好,對所學專業和本職工作都一知半解。

養成弄懂的腦迴路,不論是工作,或是愛好,你以前裝過的懂,經過時間累加的拉伸和變形,都是埋下的雷,變成貧乏膽怯和虛張聲勢。

別以為濫竽充數也是數,不懂裝懂也是懂,絕對不是,別被裝懂給害了。

你現在吃過的虧,是以前裝過的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麥子熟了 的精彩文章:

新型戀愛:隨時分手,不用秒回,一切AA
如何成為一個自律的人

TAG:麥子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