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你可以愛孩子,但千萬別溺愛

你可以愛孩子,但千萬別溺愛

你可以愛孩子,但千萬別溺愛

文 | 窈小窈

有人總說老人溺愛孩子,其實你又何嘗不是?

昨天有媽媽在群里分享一個故事,說是帶孩子去逛商場,孩子看到心怡玩具,不但沒提要買,還樂呵地說,我只看看,不會買的。她覺得孩子這個行為特可愛。

這時,群里有人回復,我不覺得這有什麼可愛,孩子面對自己的需求太壓抑了。

於是,一場關於愛孩子的討論拉開帷幕。


A媽媽:這麼小的孩子,就應該無條件滿足他,給他快樂,過幾年長大了,快樂就沒那麼容易滿足了。

B媽媽:如果什麼都滿足,孩子就成小惡魔了。

C媽媽:贊成,延遲滿足是最坑爹的教育方法,延遲實質就是壓抑孩子需求。

D媽媽:孩子沒說買,難道大人看到孩子喜歡,就要為其買單?這太溺愛了吧。

總之,對於如何愛孩子,媽媽們各有說辭。

你可以愛孩子,但千萬別溺愛

這個討論讓我想到,那些想買玩具,但被父母拒絕,在地上撒潑打滾的孩子。相比令人頭疼的撒潑,不哭不鬧只看不買,這種乖巧,的確更容易讓人心疼。

有個朋友,她說特見不得孩子委屈,小孩的玩具也就十幾塊錢,只要孩子喜歡,都會給他買。

委屈這個詞,感覺特別容易跟孩子搭邊。


孩子想和小朋友玩,被拒絕,就受委屈了。

孩子想要小汽車,被拒絕,就受委屈了。

別的小孩有樂高積木,孩子沒有,就受委屈了。

因為捨不得孩子委屈,所以凡事滿足。

但其實,他們壓根沒想過,孩子是真委屈,還是自己的情緒強加在了孩子身上。有句調侃的話說,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有一種餓叫媽媽覺得你餓。如果孩子真的餓了,冷了,委屈了,他們會自己表達。

總以自己的視角,替孩子感受,本身就是一種溺愛。如果再以讓孩子快樂為由,無條件滿足孩子,這樣泛濫的愛,只會將孩子淹沒。

你可以愛孩子,但千萬別溺愛

01

什麼叫給孩子很多很多的愛?

很多很多的愛,是對的,孩子需要愛。但很多很多泛濫的愛,就不一定了。或許在當下,孩子因為獲得滿足,表現出快樂幸福,可幾年十幾年後呢?世上沒有那麼多容易。

微博最近有條新聞,一男子被心儀女孩多次拒絕後,怒火之下拿著棍棒,不停的打女孩的頭部、背部。知道為什麼這男子行為如此極端嗎?他是這樣說的,從小到達沒有我得不到的

因為嘗慣了容易的味道,所以他不知道世上還有拒絕、艱難的味道。

還有這樣一個新聞,一個40歲的單身漢陳某,在家中吃飯時,與父親發生了爭吵。一氣之下,陳某竟然將盛有米飯的碗,扣在了父親頭上,其父報警。等民警到達現場後,其父卻私下告訴民警:你們教育教育就行了,他還只是個孩子!

40歲的人了,老人還將他稱為孩子,只能說,他們愛的太糊塗。

孫儷曾在一次時尚訪談中,被問到過這個問題,孫儷的回答也是給孩子很多很多的愛。但從孫儷的微博日常看,她所說的很多愛,大都是陪伴的愛。帶孩子旅遊、參加幼兒園運動會,一起感受大自然,摘草莓、拔蘿蔔,一起體驗親子活動的樂趣。

所以,對很多愛的理解不同,生出的對待方式也不一樣。

你可以愛孩子,但千萬別溺愛

02

很多的愛,聽著好像很複雜,梳理開來無法就兩種,物質滿足和精神滿足。

很多人強調高質量陪伴(精神滿足)的重要性,但對孩子做出來的,卻是物質滿足。給孩子買好玩的,好吃的,好用的,好穿的…以為只要滿足孩子的物質,就能讓孩子體會到被愛。

其實不是。

按照馬斯洛需求理論,除去生存需要和安全感需要,其餘如,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幾乎都是精神層面的。也就是說,孩子雖然是個小人兒,他們對精神滿足的渴望,跟成人差不多。

成人的精神需要有,情感、歸屬、成就感、被尊重。孩子的精神需要也有,被關注、陪伴、被尊重、鼓勵、認同...

成人的精神需要被滿足,會有幸福感,孩子也一樣。

之前有許多人在說窮養與富養,這個問題跟給孩子什麼樣的愛有異曲同工之處。如果你認同馬斯洛的需求理論,那麼富養還是窮養的糾結,就迎刃而解了。

給孩子物質滿足是容易的,無非是質量和數量的差別,反而孩子的精神滿足,更不容易獲得。

因為,需要父母給予的太多。

你可以愛孩子,但千萬別溺愛

03

給予什麼呢?

國內著名教育家李躍兒在《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一書中,分享過很多自己的經歷。

她說,兒子13歲前,自己簡直就是在折磨他,無視兒子的需要,對他實行嚴厲的管教等等。

後來她接觸了蒙特梭利、兒童心理學、以及真正的教育後,她認識到兒子心靈受傷太深,得馬上治療。

於是他和先生做了一個不可思議的決定,讓兒子休學一年,調整好了再回歸學校。

這一年他和先生對兒子做了很多補償——讓他返回童年

專門騰出時間和孩子一起交流,一起瘋玩、一起打鬧,孩子需要的都滿足他(此滿足非彼滿足),給他充分的自由與尊重。她說兒子一下幸福的不得了,13歲的小夥子,竟然開始撒嬌,變得像個小寶寶。

一年後兒子恢復學業,他們就時常一起讀書,討論兒子喜歡的話題,還和兒子做數學題,兒子數學題不好,爸爸就故意做錯,讓兒子做對...

李躍兒說,以前他先生也朝兒子喊叫,但經過這一年的改善,喊叫的本質不一樣了。

以前的喊叫是胡亂髮火,現在的喊叫是堅持原則,以前喊叫時兒子也會喊叫,父子兩對上卯,現在喊叫時兒子十分順從,就是周弘說的「鐵哥們之間的爭吵」。

應該有不少讀者對李躍兒,讓13歲兒子休學調整的舉動不解,其實她就是在做精神補償。李躍兒覺得虧欠兒子13年的愛,需要花這麼多時間修復。

你可以愛孩子,但千萬別溺愛

04

俗話說,旁觀者清。旁人很容易看清溺愛,可當自己置身其中,做了父母,心中那把稱的刻度,就模糊了。什麼時候愛,什麼時候克制,度的把握就難準確了。

法國教育家盧梭說過一句話:「你知道運用什麼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這個方法就是對他百依百順。」

溺愛是一種表面的滿足與富養,實則是一種貧瘠,會把對一個孩子所有的好,都變成「這是我上輩子欠你的」。

你可以愛孩子,但千萬別溺愛。



十分媽媽:一個有溫度的親子育兒公眾平台,在這裡,為你分享提升媽媽寶寶幸福指數的一切好文。

微信公眾號:shifenmama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分媽媽 的精彩文章:

爸爸陪孩子的時候,媽媽別做這件事
孩子耍賴不聽話,這樣懲罰更有效

TAG:十分媽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