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容 > 化妝品兩大「黑洞」:微商誇大功效、葯妝泛濫

化妝品兩大「黑洞」:微商誇大功效、葯妝泛濫

武漢晚報6月13日 (記者劉璇 通訊員譙玲玲 雷榮浩)遠看紅得像關公,近看全是密集的紅疹。2個月內,這張臉兩度出現相同癥狀,而且都是在使用同一款睡眠面膜後發作,吳娟懷疑這是化妝品接觸性皮炎。

每周一上午,是武漢市第一醫院皮膚科醫生吳娟固定坐診化妝品皮炎門診的時間。2個月前,這個門診才正式掛牌,但吳娟專職看化妝品皮炎已經3年多了。

「病人一年比一年多。」13日,吳娟告訴武漢晚報記者一組數據:

自2008年皮膚科成為國家級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以來,上報數從最初的每年不到10例,到2014年的近100例,去年達到142例,共計679例,9年翻了14倍。

記者從武漢協和醫院、武漢市第三醫院、湖北省中醫醫院等在內的17家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哨點醫院獲悉,近兩年隨著微商和海外代購的興起,化妝品不良反應呈明顯上升趨勢。

跟藥品一樣,化妝品也會產生不良反應!5月底,為進一步完善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體系,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了首批12家國家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評價基地,武漢市第一醫院作為湖北唯一一家位列其中。

門診病例遠不止上報的這麼少

「完了,又成這個樣子了。」6月11日,35歲的培訓師王曉(化名)起床照鏡子,看到臉上布滿了紅疹。2個月前,她的臉也出現過同樣的癥狀,這一次她輕車熟路地找到了市一醫院化妝品皮炎門診。正在坐診的吳娟一眼就認出了王曉:上一次來的時候,她的臉好幾處皮膚都破潰流水了。

吳娟問得很仔細,包括化妝品的牌子。「都是一直在用的護膚品。」王曉的話沒有找到任何有價值的線索,最後按普通皮膚過敏對症治療。期間,王曉按要求停用了所有護膚品,3周後皮膚基本恢復了正常。

6月10日,王曉恢復使用護膚品,睡前特地用了從日本代購的一款睡眠面膜。不料,早上起來面部又變成了關公。「不會是面膜有問題吧?」這次看診,王曉說出了自己的懷疑。她告訴吳娟,上次過敏前也用過同一款面膜。

吳娟表示,要確診面部皮膚問題與面膜之間的因果關係,以及具體是對面膜中的哪種成份過敏,可以做斑貼試驗。得知做這個檢查必須停用抗過敏藥物2周後再做,王曉嫌麻煩一口回絕,稱自己以後再不用這款面膜就好了。

「門診中這種情況很常見。」吳娟說,很多時候明明知道她很可能是某種化妝品過敏,但受限於當事人意願或客觀條件,不願意或沒辦法通過檢查找到兩者因果關係的依據,也就無法做為化妝品不良反應上報。她坦言,門診中就診的實際病例,遠比作為化妝品不良反應上報的病例多得多。

化妝品不良反應醫療質量管理小組組長、皮膚科主任醫師陳柳青介紹,在醫院收錄的化妝品不良反應案例中,面膜出問題的佔了絕大多數,已經成了「毀臉」的重災區。以往網購面膜敷出問題的多,現在朋友圈海外代購出問題的也不少。

化妝品濫加激素皮膚染「毒癮」

記者了解到,在武漢市第一醫院皮膚科上報的化妝品不良反應中,激素依賴性皮炎佔到很大一部分。

「化妝品中根本不應該有激素,但近年來因含有糖皮質激素化妝品的濫用,激素依賴性皮炎患者日漸增多。」化妝品不良反應醫療質量管理小組副組長、主任醫師曾憲玉此前接診過一名42歲的女子,顏面反覆長紅斑一年多,她說自己3年來經常到美容院去做護理和使用祛斑美白產品,一年前停止後,面部很快出現潮紅、痛癢、緊繃和乾燥不適等。自己在家用了皮炎平後,癥狀很快就好了,停葯後不適感再次加重。

曾憲玉診斷她是玫瑰痤瘡合併激素依賴性皮炎。因其皮膚對激素的「毒癮」依賴太重,治療面部不適變本加厲,每次她都難受得嚎啕大哭。2個月後,癥狀才開始出現緩解。曾憲玉告訴記者,激素依賴性皮炎治療十分棘手,患者的皮膚對激素產生依賴,彷彿染上「毒癮」,治療像戒毒一樣難。

「近年網購和微商大行其道,從門診很多患者使用後的皮膚反應看,相當一部分產品中都可能加了糖皮質激素。」曾憲玉說,很多人皮膚原本沒有問題,聽到別人說某種化妝品好,也跟風跑去買。剛開始用時感覺很好,一停皮膚就又紅又癢又痛,這就是典型的激素依賴性皮炎。幾乎每天坐門診都能碰到這樣的病人。

葯妝過度泛濫缺乏統一標準

現在很多消費者也關注到了化妝品的安全性,更青睞打「安全牌」的葯妝。前不久,曾憲玉接診了38歲的王女士,為了祛除臉上的黃褐斑,用了一款純精油產品長達3年,使用期間感覺很好,一旦換成其他護膚品,臉上就刺痛不已。經過檢查,王女士的皮膚屏障已經完全被破壞。她透露,化妝品分為特殊化妝品和普通化妝品兩類,目前我國關於化妝品分類中,並沒有葯妝這個分類。

作為武漢市食葯監局諮詢委員會專家,陳柳青曾多次公開痛陳當下化妝品行業的兩大「黑洞」:一是葯妝泛濫,國家沒有統一標準;二是商業渠道太多,通過在朋友圈發廣告及銷售,過度誇大宣傳趨勢,監管存在難度。

陳柳青告訴記者,葯妝原本是在法國比較被皮膚科醫生認可,指的是成份相對簡單,出現刺激和過敏反應少,針對某一類皮膚問題有輔助治療的作用化妝品。目前,國內的化妝品動不動都「標榜」自己是葯妝,而國家又沒有出台明確統一行業標準,沒有部門去監管,市民也很難甄斷。

陳柳青建議,購買化妝品,無論大陸還是進口的,首選大品牌,從正規渠道購買,太便宜的慎購慎用。使用前一定要進行過敏測試,塗到手腕或者局部如果不過敏再大面積使用。如果出現過敏反應,就要立即停用並攜帶產品包裝到正規醫院就診,不要輕信賣家所說化妝品有前期排毒反應。

化妝品不良反應檢測關於行業規範

曾憲玉介紹,化妝品中使用的芳香劑、乳化劑合防腐劑,都可以引起過敏反應。發生化妝品不良反應後,如果能通過斑貼試驗找出具體的過敏源,對個人安全使用化妝品將是很好的幫助,以後挑選化妝品時可以安全的避開這類成份。陳柳青認為,化妝品不良反應的監測與上報,跟藥品不良反應同等重要,是發現安全隱患的重要途徑。如果不同的監測機構,在一段時間內對相同品牌或含同種化學成分的化妝品都有不良反應的上報,勢必會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和測查,引發對整個行業的監管。

曾經某美白護膚品,多個監測點均上報出現面部不良反應,引起相關部門重視,檢測出違規增加激素,從而迫使該產品退出市場。

皮膚科醫生呼籲「窮養」皮膚

「神效」化妝品防內含禁用物質

曾憲玉介紹,皮膚科很多醫生只用兩樣護膚品:一是保濕,保護好皮膚屏障;二是防晒,防止皮膚晒傷加速衰老。她總結了一句護膚的話:防干防晒防折騰。

「盡量不要用去角質產品。」曾憲玉解釋,這類產品大都含水揚酸等酸性物質,剝脫角質層後使皮膚看上去細滑,實則導致未成熟的皮膚細胞不耐受外部環境,容易因為乾燥、瘙癢而變得敏感。皮膚分泌的皮脂膜是最好的天然屏障,天天用洗面奶或是敷面膜,反而會將皮脂膜給泡掉,得不償失。

據了解,我國的化妝品衛生規範明確規定了7種性激素:雌酮、雌二醇、雌三醇、己烯雌酚、睾丸酮、甲基睾丸酮和黃體酮為化妝品中禁用物質。曾憲玉告訴記者,在化妝品中添加性激素,能夠快速促進毛髮生長,防止皮膚老化,增加皮膚彈性,具有豐乳、除皺、治療暗瘡粉刺等作用,常常被非法添加到各類護膚品中。長期使用含性激素的化妝品會導致皮膚色素沉積,產生黑斑、皮膚層變薄等副作用,甚至有致癌風險。

還有一些廠商會在產品中違禁添加一些抗生素。除了讓皮膚變薄、變黑外,最容易產生耐葯,一旦日後為了治病需要用抗生素就會無效。還有些美白產品中違規添加了鉛汞,長期在這種化學製劑下「漂白」的肌膚,會變得晦暗,色斑加重,還會出現全身臟器蓄積性中毒。

皮膚專家一致提醒,用上去後有神效的化妝品,裡面多是添加了禁用物質,最好不要使用。

面部過敏患者接受消炎修復治療。皮膚屏障破壞後,需要花更多的時間來重建屏障功能。

(編輯:王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化妝品 的精彩文章:

「無硅」概念被監管查殺?這份最新非特化妝品禁用詞靠不靠譜
在這個看臉的時代,你的化妝品彩盒也需要化妝了

TAG:化妝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