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六旬老太關節炎好了出不了院?都是貪吃粽子惹的禍

六旬老太關節炎好了出不了院?都是貪吃粽子惹的禍

今年65歲的張奶奶,最近因為老毛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發作到長沙市第三醫院中西醫結合科住院治療。

經過一段時間治療,老人的病已經好得差不多了,準備6月13日出院。就在出院前一天,老人因為一連吃了幾個粽子,出現了噁心嘔吐、腹脹腹痛等癥狀,不得已延遲了出院時間。

六旬老太關節炎好了出不了院?都是貪吃粽子惹的禍

(網路圖,僅供參考)

長沙市第三醫院中西醫結合科主任、副主任醫師肖智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需要長期口服抗炎止痛抗風濕藥物治療,這些藥物可以引起胃腸道功能減弱.

再加上張奶奶過食黏膩不消化的粽子,進一步刺激了胃腸道,導致了胃腸道不適,出現噁心嘔吐、腹脹腹痛等癥狀。

端午食粽是中華民族沿襲已久的傳統習俗。然而,每年端午佳節,醫院總會接診一些因吃粽子導致各種問題的患者。肖智提醒,這幾類人群食粽時要當心:

1、老人、兒童消化功能較差,應該少吃

中醫典籍《本草綱目》有云:糯米黏滯難化,小兒、患者最宜忌之。

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性黏膩不易消化,老人因為年齡較大,腸胃蠕動功能減慢,多吃黏膩不易消化的粽子容易導致腹脹腹痛,嚴重的甚至可能導致腸梗阻

兒童因為腸胃功能尚不健全,過食粽子容易導致胃腸功能紊亂,出現噁心嘔吐、不欲飲食等癥狀

六旬老太關節炎好了出不了院?都是貪吃粽子惹的禍

(網路圖,僅供參考)

2、冠心病患者宜少吃肉粽

如今,市場上不同餡料的粽子越來越多,尤以色香味俱全的肉粽最受歡迎。

但肉粽油膩,多吃可增加血液粘稠度,血行不暢,淤滯於心胸,表現為胸悶、胸痛嚴重的甚至可以誘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

《飲食須知》里說:多食糯米發熱,壅經絡之氣,令身軟筋緩,久食發心悸。故而,有高血脂、冠心病的患者應少吃油膩的肉粽。

3、糖尿病患者應少吃甜粽

市場上有很多粽子以大棗、紅糖、豆沙、板栗為餡,增加了粽子的口感,但糖分也隨之增加。食用甜膩的粽子過多,容易導致血糖升高,所以糖尿病患者應少吃。

六旬老太關節炎好了出不了院?都是貪吃粽子惹的禍

(網路圖,僅供參考)

不止以上人群,患有胃腸道疾病,如胃炎、胃潰瘍、胃腸道腫瘤、潰瘍性結腸炎等的患者也應該少吃或不吃粽子,以免出現胃腸道刺激癥狀引起不適。

愛吃宵夜的夜貓子也要注意,粽子雖美,卻不適合作為宵夜。

中醫強調「胃不和則卧不安」,粽子本身不易消化,睡前食用容易導致腸胃受損、胃氣不和,從而引發失眠,「胃病則百病」,甚至可以導致其他疾病的發生。

因此,粽子雖好,可不要貪吃哦!

(編輯Anne)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長沙市第三醫院 中西醫結合科 肖智 鄧文雯

湖南醫聊每日分享健康科普資訊,歡迎關注點贊轉發。

火眼金睛也分不清蘑菇有毒無毒?吃蘑菇要學「八戒」?點擊「了解更多」,看「大話西遊之毒蘑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湖南醫聊 的精彩文章:

配眼鏡度數對就行?男子換鏡度數不變,看東西效果卻「變差」

TAG:湖南醫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