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G7峰會黯淡收場令人大跌眼鏡?俄媒:美歐早就貌合神離

G7峰會黯淡收場令人大跌眼鏡?俄媒:美歐早就貌合神離

原標題:G7峰會黯淡收場令人大跌眼鏡?俄媒:美歐早就貌合神離


   參考消息網6月14日報道俄媒稱,大多數關注外交的人士都習慣於(除了最睿智成熟的80+歲長者那一代)從以下觀點出發考慮問題,即西方在政治上是統一的。然而,事實上,美歐間的貌合神離其實在冷戰結束後便露出端倪。


《俄羅斯報》6月13日刊登文章稱,「西方政治上統一」這一想法的產生,要追溯到二戰時期。當時,英美兩國領導人共同簽署了《大西洋憲章》,丘吉爾1946年的富爾頓講話更是標誌著「自由世界」(即西方)與其敵人即蘇聯之間被一道「鐵幕」隔開。而後的45年里,西方展現給世人的,是它被蘇聯威脅所淬鍊出的思想及政治方面的團結統一。冷戰曲終,美國所領導的西方社會開始視自己為全球進步的先鋒、其餘國家效仿的樣本。

文章指出,殊不知這一典範形象迅速招致異議,西方思想在其歷史文化覆蓋區域之外的擴散遭遇阻力,效果也時常南轅北轍。然而,西方陣營本身的穩定性和生命力是毋庸置疑的:共同恪守基本價值觀,利益並不相互抵觸、經濟及政治依存關係最為密切……正因如此,在加拿大魁北克召開的本屆七國集團峰會的黯淡收場才會令世人大跌眼鏡。特朗普毫不退讓,而後又作出不讓美國代表在聯合公報上簽字的驚人之舉,並痛批東道主加拿大的總理特魯多,這一切令歐美的政治評論員們開始談論如下觀點,即「歷史上最偉大」的夥伴關係正在分崩離析。


文章認為,美歐間的貌合神離其實在冷戰結束後便露出端倪。早在柯林頓時代,歐盟便通過了不承認美國制裁的法案,當時的導火索是古巴問題。小布希執政後,北約和歐盟內部因伊拉克戰爭和中東政策出現了尖銳的分歧。奧巴馬尖銳批評過歐洲人捨不得在防務方面花錢,而在圍繞《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關係協定》展開磋商時,美歐也出現了明顯的利益分歧。行事乖張的特朗普不過是充當了早在25年前便拉開帷幕的美歐離心進程的催化劑。


文章稱,那些被驚呆了的觀察家以為,世界將轟然坍塌。其實,西方作為政治上的鐵板一塊,從人類歷史的角度衡量,持續的時間並不長。直至上世紀中期,這樣的團結還未曾出現。共同的文化、宗教、歷史根源並未阻止西方國家彼此爭鬥,打得你死我活。戰爭與擴張的文化是西方文明、西方國家關係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文章認為,那些被西方現今危機嚇得瑟瑟發抖者,正確之處在於西方的統一與團結給身處其中的民眾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和平與繁榮,告別了無盡的紛爭。這是人類歷史上從來未曾有過的。這一成就其實是建立於兩大恐懼的基礎之上:其一是害怕歐洲陷入同室操戈、受殘酷的競爭裹挾,畢竟它曾於20世紀兩度重創歐洲;其二是對試圖改變西方生活方式的外敵的忌憚,後者即是蘇聯。

20世紀終結時,上述兩大恐懼皆不復存在。蘇聯退出戰場,自我毀滅。隨著一體化取得斐然成就,戰爭的幽靈逐步從歐洲大陸消退。這是非常巨大的成就。那麼,如今還剩下什麼東西可以凝聚西方?


文章指出,不久前慘淡落幕的G7峰會其實只通過了一份共同文件,即聯合反對宣傳攻勢及假新聞。換言之,它們欲合力對抗俄羅斯。這在意料之中,西方試圖利用兩大恐懼中的一個,發揮昔日凝聚西方陣營的作用。不過此次的焦點稍有模糊,因為特朗普不按理出牌,聲稱應讓俄重新加入,變回八國集團,把所有人都弄糊塗了,引發了又一場爭論。但可以相信,俄羅斯因素會繼續好使,畢竟西方手頭並無其他能夠信手拈來的威脅。


文章稱,而另一種恐懼只怕也將死灰復燃,即同室操戈。這絕非信口雌黃。倘若沒了統一的西方,團結的歐洲能否存在?這一問題對很多人而言具有原則性意義。人們沒有過去的經驗可借鑒,畢竟美國在上世紀後半葉介入歐洲後,充當了歐洲大國和諧共處的擔保人。當然,這也經歷了漫長的道路。在美國缺席的情況下,歐洲團結的堅固基石是否還能維繫?我們對此缺乏信心。或許是因為一旦大西洋兩岸關係衰微,那麼對美國的態度或將不能團結歐洲,反倒可能誘發歐洲的分裂。


文章稱,20世紀的世界逝去已不可追,在所有領域,這都是顯見的。當年建立的所有機制,如今沒有一個不是危機纏身。從華盛頓到東京,從奧斯陸到安卡拉,政治統一的西方同樣屬於那個年代的產物,它的變化亦不可避免。俄羅斯可以作壁上觀,當然,難免會有人企圖將俄羅斯拉扯進去並加以利用。但俄羅斯不應聽任擺布,畢竟這是他人的遊戲。

資料圖:G7峰會現場火藥味十足。(美聯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消息 的精彩文章:

水晶天鵝絨足球了解一下!俄為世界盃準備的怪異商品
出海記|機票、獎盃、小龍蝦…… 「中國狂熱」席捲世界盃

TAG:參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