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全球遙感衛星星座的軍事商業和美學價值分析

全球遙感衛星星座的軍事商業和美學價值分析

To Love You More

 Music From A Farther Room

Lucia Micarelli 

00:00/04:32

微信號:小火箭

小火箭出品

本文作者:邢強博士

本文共9293字,127圖。預計閱讀時間:1小時

本文是小火箭遙感系列文章的第5篇。

在開篇《跌宕起伏!美國對蘇聯洲際彈道導彈的偵察與博弈》中,小火箭講述了美國對蘇聯彈道導彈基地的戰略偵察以及飛行員鮑爾斯駕駛U-2與蘇聯14枚薩姆-2地空導彈搏鬥的往事。

第2篇,《小火箭講述一段往事:有關美國絕密軍事衛星的去處》,我們一起探討了美國鎖眼系列超高解析度對地觀測衛星。

第3篇,《小火箭聊美國火箭與導彈的天基測控系統》中,小火箭講述了遙感衛星的測控與數據傳輸的技術問題和解決方案。

在第4篇《一文了解中國重大專項高分衛星》中,應大家的要求,小火箭詳細介紹和分析了中國高分重大專項對地觀測衛星。

本文,小火箭將要和大家就遙感衛星以及遙感星座的軍事、商業和美學價值,從這三個方面進行詳細分析,算作是對該系列的一個總結吧!

遙感技術

遙感,取遙遠和感知這兩個詞的含義。

各種飛行器上面的多種遙感載荷,根據電磁波的理論,應用各種感測儀器對遠距離目標所輻射和反射的電磁波信息,進行收集、處理,並最後成像,從而對地面各種景物進行探測和識別。

當飛行器載體是大氣層內飛行的無人機、飛艇和飛機時,稱作航空遙感。

當飛行器載體是在太空中運行的衛星、空間站時,稱作航天遙感。

總體上來說,遙感技術就是從人造衛星、飛機或其他飛行器上收集地物目標的電磁輻射信息,判認地球環境和資源的技術。

高分衛星,是高解析度遙感衛星的縮寫。顧名思義,就是擁有較高解析度的對地觀測遙感衛星。

這裡的高解析度,有3重含義:

高時間解析度

高光譜解析度

高空間解析度

利用遙感技術和遙感設備,對地表覆蓋和自然現象進行觀測的人造衛星,主要應用於國土資源勘查、環境監測與保護、城市規劃、農作物估產、防災減災和空間科學試驗等領域,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而提到遙感技術,說來可就話長了。小火箭以後專門開啟一個系列吧!

軍事

遙感技術也難逃小火箭定律:

小火箭定律:

迄今為止,在人類工程技術發展史上,幾乎沒有任何一項尖端技術能夠被軍方所忽略。不管這項技術的初衷到底是用於提升人類的生活質量還是僅僅用來滿足人類的好奇心,最終這些傢伙大多都被拿來用於增強軍隊的作戰效能了。

GIF

上圖為從天上拍攝的R-7彈道導彈位於拜科努爾發射中心的發射塔架。這張珍貴的照片來源於美國中央情報局,感謝小火箭好友的提供!

該照片由飛臨拜科努爾上空的一架剛剛入役的U-2偵察機拍攝。

如今,航空遙感技術發展到了怎樣的水平呢?

看這張小火箭好友今天送給我的近地圖公司拍攝的航空遙感照片吧!

這是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戴維斯·蒙森空軍基地(世界上最大的軍用飛機拆解中心)。

在這裡,4420多架退役的美國軍用飛機被美軍第309航空維修與再生中隊現場拆解。機體結構在這個常年罕有降水的沙漠中露天存放,精密儀器部件則拆卸下來放在倉庫里妥善保存。

小火箭風格:

北緯 32°08"57.3"N;

西經 110°49"58.2"W

而在軍事和尖端技術領域,航天遙感技術的發展也是突飛猛進的。往事歷歷在目。

小火箭要講的往事,是哈勃望遠鏡么?

不是的,我要說哈勃望遠鏡的那些哥哥姐姐們。

這是在洛克希德公司的廠房內正在進行總裝的哈勃望遠鏡。

此時的洛克希德公司,還沒有和馬丁·瑪麗埃塔公司合併。(1993年,兩大軍火巨頭合併,成為了現今全球第一大軍火巨頭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年營業額接近沃爾瑪公司的十分之一。沃爾瑪是全球500強之首,零售業巨頭。)

嗯,是的,哈勃望遠鏡是軍火巨頭洛克希德公司研製的。

前文,小火箭在往事一開始就提到了馬丁·椰林博士與哈勃望遠鏡2.4米直徑鏡片的事情。椰林博士所在的珀金埃爾默公司以光學和流體見長,當時一些非常先進的鏡片加工工藝都是該公司率先提出的。

而上圖則是美國柯達公司的產品。嗯,就是那個以前造膠捲很厲害的公司。

這是一塊2.4米直徑的太空望遠鏡主鏡片(後面的格子是托舉支架),是哈勃望遠鏡的備用鏡片,由柯達公司採用傳統打磨工藝製成。

那麼問題來了,原來哈勃望遠鏡的那塊主鏡片不唯一!到底還有沒有其他的2.4米直徑的鏡片?造這麼多鏡片幹什麼,難道還會有其他太空望遠鏡?

1975年,柯達的工程師史蒂芬·沙森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數碼相機。這台數碼相機以磁帶作為存儲介質,擁有1萬像素。拍攝一張黑白照片僅需要23秒。

數碼相機改變了人類文明的呈現方式,也最終在今天與手機和社交網路一起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結合自拍軟體,我們發現,掩飾真實和塑造假象是如此的便捷。

數碼相機的出現,也改變了人類獲取情報的方式。以前的間諜衛星拍攝到的膠片,需要通過返回式衛星的方式,再入大氣,然後沖印出來。(有關返回式衛星,詳見小火箭的公號文章《飛到天上去摘星:空中回收衛星的那些事》。)

數碼相機技術出現以後,結合無線傳輸技術,間諜衛星可以幾乎無限量地在太空拍攝大量照片了。

不出所料,哈勃望遠鏡僅僅是龐大的照相衛星大家族中的一員,洛克希德公司實際上早就開足馬力批量生產了。

以KH-11和KH-12為代表的鎖眼系列偵察衛星代表了人類太空光學系統的最高技術水平。

這些偵察衛星的體量與5層樓高的哈勃望遠鏡相當。質量在13噸到13.5噸之間(最新的一枚重19.6噸,這個以後詳細說吧)。哈勃望遠鏡的質量為11噸。

鏡片,鎖眼系列衛星全部為高配,陀螺儀也是最好的。

曾有人看到哈勃望遠鏡拍攝的星系和恆星的照片擔心到:如果這傢伙調轉鏡頭,對地面拍攝,豈不是會成為很強大的偵察衛星?

其實,這個多慮了。哈勃望遠鏡的次級鏡面是不能轉動的,更適合執行拍攝遙遠星體這樣的任務。除非用於鏡頭校準,她很少會掉頭來看看她誕生的地方的。

而且,軍方有大量性能遠遠超過哈勃望遠鏡的偵察衛星正在對著地面拍攝,輪不到哈勃望遠鏡出手。

即使哈勃望遠鏡為了對地拍攝在硬體和軟體上進行了升級,其解析度也只能在25厘米量級。而在役的鎖眼KH-11系列偵察衛星,其解析度早已小於15厘米了。

現役的鎖眼系列,其性能已經與哈勃望遠鏡形成了代差。其主鏡片的直徑也突破了2.4米的限制,變得越來越大。

鎖眼衛星的拍攝效果如何呢?

這是一顆早期型號的KH-11偵察衛星拍攝的蘇聯正在建造一艘基輔級航空母艦的船塢的場景。

這張照片是1984年一位名叫塞繆爾·莫里斯的美國海軍情報部門的分析官出售給英國簡氏防務集團的。

這是流傳出來的少有的真正確認由KH-11偵察衛星拍攝的照片。莫里斯因為私自出售照片,被判兩項泄露國家機密罪和兩項盜竊政府財產罪,入獄2年。

後來更新型號的KH-11系列偵察衛星的解析度當然會高很多。因為從預算的角度來看,早期型號的KH-11偵察衛星的單星預算為1.75億美元左右。

後來的KH-11偵察衛星,在有之前的基礎建設和技術積累的情況下,整個項目的預算以及單星的預算還在不斷攀升。

2005年,單顆KH-11偵察衛星的造價為63.5億美元。剛好比2006年10月9日下水的尼米茲級航空母艦布希號的62億美元的造價貴了一點點。

2011年,KH-11偵察衛星的造價被成功控制在44億美元以下。

2014年,美國國偵局追加了2顆KH-11偵察衛星的需求,預算為50億美元。

看,碩大的哈勃望遠鏡大大方方地展示在了徽章中,告訴了我們哈勃望遠鏡長這個樣子。

實際上,作為與哈勃望遠鏡在同一條生產線上誕生,同樣是洛克希德公司出品的KH-11偵察衛星,其外形與哈勃望遠鏡是非常接近的。

上圖是KH-11偵察衛星的示意圖。

幾十年來,美國國偵局不惜血本,精心運作,其鎖眼系列超高解析度對地觀測衛星已經組成了星座。

洛克希德廠房裡的鎖眼-9偵察衛星。

我猜吊運組工程師的壓力還是挺大的。這顆衛星,在當年,造價與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相當。實際上,算上發射價格的話,這顆鎖眼衛星比核動力航母貴多了。

在2010年9月3日,划過夜空的這道亮線,實際上就是美國國偵局鎖眼系列偵察衛星的鎖眼-11號衛星。

這顆總重達20噸的衛星,攜帶了7噸燃料。在公元1996年1996年12月20日 18點04分,從范登堡空軍基地LC-4E發射場,由大力神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這顆衛星成本價為10億美元以上,發射費用為4.32億美元。

貴!不過,托航母造價飆升的緣故,衛星總算是比航母便宜了。

至今,該超高解析度偵察衛星依然在軌工作。

小火箭風格,這顆美國絕密偵察衛星當前的運行軌道為:

近地點:241.1公里;

遠地點:674.3公里;

軌道傾角:97.49°。

鎖眼-11偵察衛星在1998年8月20日拍攝的阿富汗山區的一處軍營。

商業

遙感衛星的商業價值,長期以來,都是被低估的。

按小火箭聯合會的統計數據,整個2017年,全球太空探索領域(包括深空和近地)的市場規模為3450億美元。這其中,有四分之一是政府和軍方的火箭和衛星項目,有四分之三是商業的。

在2610億美元的全球商業航天產業中,通信產業獨佔鰲頭,佔據了59.3%的大半壁江山。導航產業則由於導航晶元和APP的崛起,佔有了32.5%的市場。而遙感產業,2017年的總規模為不到30億美元。

在傳統意義上的通信、導航與遙感三大產業組成的太空應用產業市場中,遙感的佔比勉強能進入1%的份額,可以說是太低了。

不過,從增量上來說,近幾年,遙感產業的年均增幅都在10%以上,是整個太空產業中最具活力和增長潛力的細分市場。

(如有引用,請註明來源:小火箭)

商業遙感衛星及其星座的發展,有著從前沿科學探索到商業應用再到軍事商業融合應用的發展歷程。

1972年7月23日,道格拉斯公司的一枚德爾塔-904運載火箭將陸地衛星-1號送入太空。

這是麥道第一次使用帶有9台固體助推器的運載火箭發射衛星。

這顆衛星每天能夠向地面測控站發回188張照片。美國宇航局NASA突然迸發出了商業點子:把這些照片賣給其他國家。

除美國宇航局的科研使用之外,加拿大、義大利、巴西這3個國家開始購買陸地衛星1號的照片。這是如今市場規模巨大的遙感衛星產業的萌芽。

上世紀70年代,麥道的德爾塔運載火箭成功開啟了運載火箭發射+在軌交付衛星+衛星數據服務的一種盈利模式。

1979年,時任美國總統吉米·卡特簽署了第54號總統令,將整個陸地衛星計劃(人類第一個民用對地觀測系列遙感衛星)從美國宇航局NASA整體遷移到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並且建議發展成長期的商業衛星計劃。

隨後,陸地衛星-3號衛星發射,再之後,美國決定追加4顆衛星,並開始準備成立民營的陸地衛星公司。

1985年,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完全交出衛星的運營和管理權。美國休斯公司牽頭,接手陸地衛星系列。(有關該公司和休斯本人的傳奇,詳見小火箭的公號文章《兩次奔月!一顆傳奇廢棄衛星的自我救贖之路》。)

同年,人類第一家商業衛星遙感民營企業——地球觀測衛星公司成立。該公司為美國休斯公司和美國無線電公司合作成立,雙方簽下了10年的合約。地球觀測衛星公司負責運營陸地衛星-4號和陸地衛星-5號,擁有陸地衛星數據的獨家代理權。

1990年8月2日,海灣戰爭爆發。

美國軍方找到休斯公司,請求提供技術支持。當月,休斯公司旗下的地球觀測衛星公司調動陸地衛星-4號衛星,開始拍攝和處理戰區的高清遙感圖像。

商業企業對陸地衛星的運作效率非常高。當時,陸地衛星-4號入軌不久,就失去了一半的太陽能電池板。不過,該星還是保持了高達85Mb/S的超高速數據回傳能力和16天的時間解析度。

該衛星對軍方的技術支持,讓人們意識到了:

遙感衛星,不僅僅要注重空間解析度,還需要有強大的多光譜能力和較高的時間解析度,以及強大的數據回傳能力。

陸地衛星-4號,這顆在705公里軌道高度,98.2°軌道傾角的太陽同步軌道上運行的商業衛星,提供給軍方大量的數據,使戰斧巡航導彈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詳細和精確的數字地圖。

結合戰斧巡航導彈的地形匹配製導演算法,美軍擁有了戰區外精確打擊的能力。詳見小火箭的公號文章《戰斧導彈:首戰使用的殺器》

1993年和1999年,陸地衛星-6號和陸地衛星-7號分別升空。

2013年2月11日,時隔14年,陸地衛星系列重啟。陸地衛星-8號在美國范登堡空軍基地搭載宇宙神V號運載火箭401型發射成功。整個陸地衛星系列將持續提供寶貴的地球數據和圖像,用於農業、教育、商業、科學和軍事領域。

陸地衛星拍攝的夏威夷島

小火箭覺得值得一提的是,這顆衛星是軌道科學公司當年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工廠里生產的。如今,該公司已經被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收購。可見,諾斯羅普·格魯曼同樣具備研製高性能衛星的能力。

詳見小火箭的公號文章《小火箭 | 巨額併購!全球第四大軍火巨頭收購軌道ATK公司》。

如今,基於星座的近地軌道遙感衛星系統逐漸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和太空產業新的增長點。

關於軍事與商業遙感衛星的測控,目前有這樣的一些解決方案:

鴿群遙感衛星星座採用的是UHF頻段的測控方案。具體來說,其上行的頻率選用450MHz頻段,下行的頻率則採用401.3MHz頻率。

為確保可靠性,鴿群衛星還支持S頻段的上行測控,擁有250kbps的帶寬。而高清圖像的下行還能讓原本用於在軍事領域非常流行的X頻段派上用場。100Mbps的帶寬可以讓衛星在單位時間內回傳更多寶貴數據。

單圈4.2G的數據量,結合UHF/S/X的三頻段測控系統,使得鴿群在數據量和測控可靠性方面,擁有不錯的市場競爭力。

上圖為鴿群星座拍攝的加利福尼亞州(局部)。

另外的就是天基測控方案了。

美國第一代天基測控星座融合了軍事和商業的應用。上圖為該星座在美國白沙軍事基地的地面設施。

之所以把地面設施選在白沙,是因為這裡常年氣候乾燥,年均陰雨天不足15天,能夠盡量避免降水對Ku波段上下行鏈路的影響。

放一個小火箭風格的白沙天基測控系統地面設施的注釋照片。

1998年7月15日,關島天基測控地面設備正式投入使用。

這套天線的加入,使得美國天基測控系統真正實現了全球100%範圍的實時覆蓋。

南極洲的地面設備升級工作也完成了。

講到這裡,還沒有和大家探討TDRS衛星本身的樣貌呢。

上圖就是美國第一代天基測控衛星(跟蹤和數據中繼衛星)完全展開後的樣子。

小火箭給該星做了一些注釋。

美國國偵局設置在伯克萊空軍基地的絕密軍事偵察衛星的地面天線。

美學

遙感衛星,在獲取了有關地球的數據的同時,也攝取了地球的美。因此,遙感技術本身,也是一種美學的承載體。

我國的高分系列對地觀測衛星拍攝的美景,小火箭已經在《一文了解中國重大專項高分衛星》中和大家分享過了。

上圖為高分一號衛星拍攝的大片農田。具體地點為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黃河口鎮。這是我們華夏兒女的母親河黃河的入海口。

該地地處渤海與萊州灣的交匯處,是1855年黃河決口改道而成的。

公元2016年11月11日,協調世界時18點30分33秒,WorldView-4遙感衛星從范登堡空軍基地搭乘宇宙神V運載火箭升空。

該衛星擁有0.3米的全色解析度和1.24米的多光譜解析度,是當時世界上解析度最高的商業遙感衛星。

上圖為WorldView-4遙感衛星拍攝的墨西哥的一處港灣。

中國長江三角洲沿岸附近海域,幾座高大的石油鑽井平台矗立在海面上。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每年消耗全球14%的石油。預計在2030年,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費國。

數字地球公司拍攝的義大利北部,阿爾卑斯山東部的一條山路。這條只有在夏季才能進入的小路,在著名的義大利環意自行車賽期間,是賽道的一部分。就問自行車手們,面對這大量75°的髮夾彎,怕不怕?

小火箭風格,這段賽道的具體坐標為:

北緯 46°31"49.4"N;

東經 10°27"31.3"E

Planet Lab公司的對地觀測小衛星正在從國際空間站中釋放出來。

2016年8月24日,印度尼西亞的杜科諾火山在向外拋灑火山灰。 雖然自16世紀以來,該火山都沒有發生過重大的爆發,但自2014年以來,小規模的火山爆發日益普遍。

閃電在火山灰形成的雲團中迸發出巨大的能量,與當地的神話傳說頗為契合。

2016年8月25日,鴿群時隔1天,再次拍攝了杜科諾火山。

2017年3月29日的杜科諾火山

摩洛哥城附近的一個沙漠鹽湖,只有8米深。這個湖與地中海相連,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潮水給湖泊帶來的影響。

拉斐爾·烏達內塔將軍大橋,當地俗稱馬拉開波湖大橋,是位於委內瑞拉北部蘇利亞州的一座公路斜拉橋,跨越馬拉開波湖的最窄處,連接馬拉開波市與聖里塔市。

大橋全長8678.9米,共有134個橋墩。主橋為斜拉橋,5個主跨各長235米,是拉丁美洲跨度最大的多跨斜拉橋。

全橋135個橋跨的跨徑布置如下:(上圖為從地面拍攝的)

馬拉開波側 ← 22.6m-2×46.6m-65.8m-15×85m-160m-5×235m-160m-11×85m-65.8m-77×46.6m-20×36.6m-35.8m → 聖里塔側

橋塔高度92米,橋基固定於深約60米的馬拉開波湖底,橋下通航凈高46米。該橋是義大利工程師里卡多·莫蘭迪設計的,是12個入圍作品中唯一一個採用混凝土建設的方案,大大降低了大橋的維護成本。(上圖是從水面拍攝的)

印度薩迪什·達萬航天中心是印度最主要的航天發射場。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的絕大多數載荷都是在這裡發射的。如今該發射場承擔了大量的國際商業發射業務。

去年(2017年)2月15日,協調世界時3點58分,一枚PSLV運載火箭在這裡進行了打破世界紀錄的一箭104星的發射。上圖這張照片就是這104顆衛星裡面的88顆衛星組成的遙感衛星星座拍攝的。

這88顆衛星組成的星座也就成為了迄今為止人類一次性搭建的規模最大的人造地球衛星星座。

紐西蘭南島的懷馬卡里里河,在衛星照片里,美得就像是一幅東方畫師手中的水彩畫。不,比水彩畫美多了。

懷馬卡里里河始於紐西蘭的南阿爾卑斯山,流經紐西蘭南島151公里,最終注入太平洋。 在19世紀中葉,她曾被稱為考特尼河,如今這條河已經找回了很久很久以前,由當地毛利人起的名字:懷馬卡里里。其原意為冰冷的水在這裡流浪。

西班牙塞維利亞的一座太陽能發電站。這裡有2650面朝向經過精心設計的鏡子,將太陽光匯聚在140米高的加熱塔上。塔頂的熔鹽獲得了巨大的熱量後,把儲罐內的水變成水蒸氣,然後推動渦輪泵來發電。

這樣的一座太陽能發電站,能夠為地球帶來很大的好處:替代了火力發電廠,每年可以減少3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

上圖由數字地球的衛星從太空拍攝。

小火箭風格,該太陽能發電站的具體坐標為:

北緯 37°33"38.0"N;

西經 5°19"53.1"W。

奧羅維爾大壩,高235米,是美國最高的水壩。

2017年2月,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遭遇強降水天氣。北部羽毛河的湍急水流像億萬隻脫韁的野馬,沖壞了奧羅維爾大壩。上圖為遙感衛星抓拍到的洪水肆虐的瞬間。大壩下游18萬居民緊急撤離。

美國阿靈頓國家公墓,位於美國弗吉尼亞州的阿靈頓,美國國防部五角大樓旁邊。在19世紀中葉以來,就一直作為軍人公墓來使用。

該圖由衛星自太空拍攝,攝於2018年的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每年5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一)。

馬爾他,位於地中海中心,戰略位置非常重要,有著地中海心臟之稱。早在奧斯曼帝國巴巴羅薩·海雷丁的時代,馬爾他的戰略地位就已經很突出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圍繞馬爾他這個地方,發生了太多故事。

SkySat遙感衛星星座的5張照片展示了蘋果公司新總部的建設過程:

2015年9月15日

2016年10月7日

2017年3月29日

2017年4月20日

2017年5月20日

商業高清遙感衛星也能夠向我們展示中國建設太陽能發電站的速度。

目標:青海格爾木太陽能發電站。

2015年12月17日

2016年2月27日

2017年1月30日

雖然石油價格長期低迷,但是沙特阿美石油公司早些年還是宣布了他們的增產計劃。該計劃當初說的是在2016年開始推進。

高清的衛星遙感圖像,能夠通過煉油廠的開工情況和儲油罐的數量變化來印證該計劃是否實施。實施的規模和程度也爭取能夠由專業人士看出一些端倪。

以利雅得(沙特首都和第一大城市)西北部的油田為例:

2015年12月18日

2016年2月12日

2016年7月19日

2016年10月6日

2017年2月4日

採用超高解析度遙感技術拍攝的美國空軍學院的學員運動中心。足球場、籃球場、網球場清晰可辨。

美國空軍學院是美國空軍培養初級軍官的院校。學校招收17歲至22歲的高中畢業的未婚美國公民以及少量外籍學員。大多數學員的體格具備飛行員標準。學校位於美國科羅拉多州的科羅拉多泉市。

84號碼頭是哈德遜河公園中最大的公共碼頭。該碼頭位於紐約市曼哈頓中心的第42大街附近,在西端有一個大型開放區域,一個互動式噴泉。

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大道上,一個擁有粉色屋頂的大型室內遊樂場。這裡面有2部過山車,18洞的小型高爾夫球場,攀岩教學基地和數十場嘉年華。

智利的阿塔卡馬鹽沼是智利第一大,世界第三大鹽場。

阿塔卡馬鹽沼長100公里,寬80公里,產鹽面積達3000平方公里。這裡是世界上最大的鋰礦,同時也是高品質高純度鋰的最重要來源。

這個海拔2300米的鹽沼,產出了全世界27%的鋰。說不定,小火箭好友們正在用於閱讀本文的手機的鋰電池中的鋰,就是這裡出品的。

上圖那瑰麗的色彩,是富含鋰的鹽水在變為碳酸鋰之前,正在各個蒸發池中經受太陽的炙烤。

新加坡港口外,等待卸貨的貨輪和油輪。最大的那艘油輪滿載排水量足足有30萬噸!

新加坡港口是世界第二大港口,僅次於上海港。這裡承載了全球50%的原油吞吐量和20%的散貨吞吐量。

小火箭風格,這裡的具體坐標為:

北緯 1.264°N靠近赤道

東經 103.840°E

公元1626年10月28日,丹麥歷史上最為成功的國王克里斯蒂安四世下令開始建造卡斯特雷特堡壘,以便拱衛哥本哈根北部。

堡壘建成後,國王大方地向全世界展示。其設計之精巧,建造之嚴謹,令世人驚嘆不已!這是軍事工程學與藝術的完美結合體。

卡斯特雷特堡壘的結構為五角星形。其五個角的堡壘各司其職又相互協助。五個角的名稱分別為:國王堡壘、皇后堡壘、伯爵堡壘、公主堡壘和王子堡壘。

位於夏威夷火奴魯魯西北的法國護衛艦紹爾斯機場是個神奇的機場 。該機場的跑道長914米,寬61米,高出海平面2米。機場歸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聯合會所有。

秘魯的卡瓦亞斯,連綿不絕的沙丘與煙波浩渺的大海,親吻,擁抱。

未來

遙感技術,用在軍事上,可以使得進攻方獲得大量戰略和戰術級別的情報。在發起首輪打擊的時候,對對方的導彈發射井、機場和其他軍事要地做到心中有數。

結合遙感星座和天基測控星座,現在或者不久的將來,進攻方能夠在首輪打擊30分鐘以內,獲得詳盡的打擊效果評估報告。

這樣,進攻方的戰鬥機、轟炸機編隊和艦隊,可以在當次打擊返航之前,進行是否進行二次打擊的決策。

這種決策對於戰場態勢的影響往往是決定性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如果日本海軍能夠對偷襲珍珠港的前兩個波次的打擊效果進行現場快速評估,從而決定實施針對重油油庫的第三波次打擊的話,很多歷史場景就得改寫了。

這是小火箭與大家一起聊的美國天基測控星座的發展與布置情況。

天基測控和數據中繼系統雖然不像重型獵鷹火箭那樣引人注目,但是作為太空系統的重要基礎設施,不可不察。

未來的遙感系統是什麼樣的?

小火箭覺得有六點吧!

第一:遙感衛星的空間解析度越來越高,亞米級逐漸成為行業標準。人類對地觀測系統向分米和厘米級邁進;

第二:遙感衛星的光譜解析度越來越高,天氣和煙霧再也不會成為影響遙感效果的主要因素。全天候和全頻譜的觀測時代到來;

第三:對地觀測的時間解析度越來越高,最終形成實時的或者接近實時的全球影像,遙感圖像與遙感視頻並存;

第四:遙感星座的測控,從地面逐漸過渡到太空。未來的天基測控系統會更加發達;

第五:遙感星座的軍事用途與商業用途的界限會越來越模糊,直到完全消失。在應用端大幅拓展的情況下,遙感會快速形成百億美元級別的產業。

第六:遙感衛星本身從單純的圖像獲取載體,變為圖像處理載體。以後,人工智慧系統將會直接設置在衛星上,代替地面的人類進行目標識別和圖像處理工作。今後遙感衛星傳回的,將不再僅僅是數據,而是非常有價值的信息,甚至是直接供人類選擇的多種作戰或城市規劃方案。

全文結束。

小火箭 邢強博士於2018年6月10至12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火箭 的精彩文章:

遙感衛星:過去、現在與未來的軍事利器 小火箭

TAG:小火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