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舌尖上的山海經,源自上古吃貨的一部美食指南(二)

舌尖上的山海經,源自上古吃貨的一部美食指南(二)

本篇續接文章「舌尖上的山海經,源自上古吃貨的一部美食指南(一)」

綜觀《山海經》全書,內容荒誕不經卻又暗藏玄機,有千般知識萬般神話,但是你可知道,它其實還是一本源自上古的吃貨美食指南,意不意外?


其汗如漆,其味如飴,食者不飢;

其音如鴛鴦,食之不疥;

其名曰鵸鵌,食之無卧;

其味酸甘,食之已狂;

……

以上,可都是《山海經》對異獸的記載,是否聞所未聞,萬分詫異?

這些看似荒誕不經的奇珍異獸,被現代研究者找出了原型,加上《山海經》的記載,我們完全有理由聲明:全世界只有中國,才會描述怪獸時,仔細記載它吃起來怎麼樣,口感如何。

舌尖上的山海經,源自上古吃貨的一部美食指南(二)

NO.1耳鼠


原文:耳鼠,獸,其狀如鼠,而菟首麋身,其音如獋犬。以其尾飛,名曰耳鼠,食之不睬,又可以禁百毒。

長得像老鼠,腦袋像兔子,聲音又像狗叫,靠尾巴飛翔,除了飛鼠還有誰呀。

舌尖上的山海經,源自上古吃貨的一部美食指南(二)

由於小傢伙過於激萌,試問誰忍下口呀。

舌尖上的山海經,源自上古吃貨的一部美食指南(二)

NO.2狌狌


原文:有獸焉,其狀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

白耳,指的是耳朵為白色。伏行人走,指的是走路像人。

滇金絲猴來耳朵是白色,走路像人。

舌尖上的山海經,源自上古吃貨的一部美食指南(二)

不過,現在他們可是屬於瀕危動物呀,再吃可就要絕種了。

舌尖上的山海經,源自上古吃貨的一部美食指南(二)

NO.3牝牡


原文:亶爰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狸而有髦,其名曰類,自為牝牡,食者不妒。

有個叫亶爰之山的地方,有怪獸叫做「類」,樣子和野貓差不多,渾身的毛和人的長髮一樣,而且還雌雄同體,吃了它,人就不會嫉妒別人。

這個動物這麼奇怪,那麼現實中有沒有這個怪物呢?

還真有!它就是「熊狸」,是稀有動物。其特點就是皮毛極黑,類似人類的頭髮。

舌尖上的山海經,源自上古吃貨的一部美食指南(二)

最為重要的是,雌性熊狸長者「陰蒂骨」的假丁丁,所以普通人根本分不清它們雌雄。

由於它也是嫉妒瀕危物種,額,至於吃了它是不是可以不嫉妒別人,這個……

NO.4寓


原文:又北三百八十里,曰虢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桐椐。其陽多玉,其陰多鐵。伊水出焉,西流注於河。其鳥多寓,狀如鼠而鳥翼,其音如羊,可以御兵。

這個「寓」到底是啥?


古籍《方言》云:寓,寄也。

《廣韻》云:「寓,鳥鼠,鳥名,謂是也。」

郝懿行註:「此經寓鳥,蓋蝙蝠之類,唯蝙蝠肉翅為異。」

舌尖上的山海經,源自上古吃貨的一部美食指南(二)

所以,研究者多認為,此鳥為蝙蝠…

NO.5麒麟

乖乖!麒麟可是上古神獸,性情溫和,傳說能活兩千年。

古人認為,麒麟出沒處,必有祥瑞。

要知道,孔子出生之前和去世之前,可都出現了麒麟。

舌尖上的山海經,源自上古吃貨的一部美食指南(二)

到了大明,它再次出現。

永樂十二年九月二十日,鄭和手下的楊敏帶回榜葛剌國(今孟加拉)新國王賽弗丁進貢的一隻動物,明朝舉國上下為之沸騰。


文人沈度頌詩云:「臣民集觀,欣喜倍萬」。

要知道,這個傢伙的形態、習性,和古籍中所說的麒麟太吻合了,它的產地是東非索馬利亞的「基林」(Giri),這個發音和麒麟太相近了。

舌尖上的山海經,源自上古吃貨的一部美食指南(二)

永樂十三年鄭和第四次下西洋,繞過阿拉伯半島,直奔東非。

同年,鄭和回國,帶來了東非麻林國使者,使者向永樂帝獻上了麒麟。

永樂十四年,麻林國再次向明朝進貢「麒麟」。


馬歡所撰《瀛涯勝覽》就有如下記述:

「麒麟,前二足高九尺余,後兩足約高六尺,頭抬頸長一丈六尺,首昂後低,人莫能騎。頭上有兩肉角,在耳邊。牛尾鹿身,蹄有三跲,匾口。食粟、豆、麵餅。」

今天台北故宮博物院的傳世名畫《瑞應麒麟頌》抄寫在圖上,就是那個時候朱棣下令繪製的。

舌尖上的山海經,源自上古吃貨的一部美食指南(二)

《瑞應麒麟頌》

沒錯,這貨就是麒麟。

直到今天,日、韓語中,長頸鹿還叫做麒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洗劍讀史 的精彩文章:

舌尖上的《山海經》|源自上古吃貨的一部美食指南(一)

TAG:洗劍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