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901年的正定古城老照片,感受百年滄桑

1901年的正定古城老照片,感受百年滄桑

1901年的正定古城老照片,感受百年滄桑

圖為1901年時期法國人拍攝的東門。東門也稱迎旭門,東城城門內門和瓮城門分別嵌有光含瀛海和含翠的匾額。古代的正定管轄範圍極廣,西依太行,東至渤海。東門的「迎旭」、「光含瀛海」、「含翠」都是和大海、旭日東升有關的辭彙。

1901年的正定古城老照片,感受百年滄桑

圖為南門,也稱長樂門。正定古城自古就為交通要道,軍事地位險要,為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也是烽火不斷。命名於長樂大概人們是期盼這片土地遠離戰火,長治久安,安定歡樂。

1901年的正定古城老照片,感受百年滄桑

西門鎮遠。
西城門名為鎮遠門,正定西依太行,北枕恆岳,南鄰滹沱,東接瀛海,地理位置險要,所以西城門又叫鎮遠門。

1901年的正定古城老照片,感受百年滄桑

圖為由月城上向東拍攝的北門,(1933年梁思成考察正定古建築時拍攝)。北門也稱永稱安門,在古代,正定府是北京的南大門,又是京畿之地。

1901年的正定古城老照片,感受百年滄桑

圖為20世紀初的北門。內門嵌入「拱護神京」的匾額,東側殘破的月城匾額為「幾南保障」,遺憾的是北門瓮城已經不復存在。中國歷史走到明代,京城北移,正定、保定的戰略地位愈加重要,也許這正是「拱護神京」、「幾南保障」的含義。

1901年的正定古城老照片,感受百年滄桑

正定城牆周長24里,高3.2丈,上寬2.5丈,下寬3丈。正定城在東、西、南、北,四面設城門。每座城門設里城、瓮城和月城三道城垣。其中月城是加築在瓮城外的一段彎月形城牆。也就是說,出入城內,要經歷三座城門。這種形制除北京、南京等帝王之都以外,極為少見。

1901年的正定古城老照片,感受百年滄桑

1901年的正定古城老照片,感受百年滄桑

圖為天寧寺凌霄塔。源遠流長的歷史,給正定留下了風格獨特的名勝古迹,其中最大的亮點是這裡曾為全國的佛教重鎮。至今古城內佛剎林立、古塔高聳,完整保存的晚唐、五代、宋、金、元、明、清、民國八個朝代的古建體系名震中外,被譽為「中國古代建築藝術博物館」。

1901年的正定古城老照片,感受百年滄桑

完整的御書樓,1943-1944年拆除。

1901年的正定古城老照片,感受百年滄桑

1907-1912年開元寺全景,後面主殿法船殿現已毀,右側唐代鐘樓二層已恢復唐貌。圖中右側可看到唐代三門樓石柱已斷為數段。

1901年的正定古城老照片,感受百年滄桑

隆興寺摩尼殿內宋塑明妝背坐觀音菩薩,1923年魯迅先生在北平山本照相館買下此版照片,並讚譽她為「東方美神」。

1901年的正定古城老照片,感受百年滄桑

臨濟寺內佛像,現已毀。

1901年的正定古城老照片,感受百年滄桑

大悲閣內宋代塑壁普賢菩薩及其部眾,現已毀。

1901年的正定古城老照片,感受百年滄桑

隆興寺轉輪藏閣內北宋稀有小木式建築轉輪藏,1918-1924年轉輪藏還保存比較完整,蟠龍柱、垂花間懸鏡、內部佛像、經櫃清晰可見,十多年後,當梁思成測繪時只余轉輪藏骨架,佛像、經櫃等全毀。

1901年的正定古城老照片,感受百年滄桑

隆興寺大悲閣佛壇上四臂菩薩,現已毀。

1901年的正定古城老照片,感受百年滄桑

1934年正定隆興寺大銅菩薩,大悲閣坍塌後,隆興寺方丈純三和尚在宋代石質須彌座上建起一細長建築保護大銅佛免受風吹雨淋,十年後因財力不足,拆除大悲閣兩側配殿御書樓和集慶閣重建大悲閣,致使大悲閣內宋代精美的五彩泥塑、塑壁全部被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曉憶史 的精彩文章:

140年前的溫州舊城老照片,那時候城牆和護城河清晰可見啊!
一組100多年前的京張鐵路通車高清老照片,你們見過沒?

TAG:曉憶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