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6首孤獨古詩詞,最好的解藥是什麼?

6首孤獨古詩詞,最好的解藥是什麼?

生而為人,誰都有孤獨的時候,連古詩詞中也有不少孤獨的蹤跡。

孤獨是一種病,而解藥是一顆可以慰藉你的心靈~

竹里館

唐代: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這首小詩總共四句。拆開來看,既無動人的景語,也無動人的情語;既找不到哪個字是詩眼,也很難說哪一句是警策。

天凈沙·冬

元代:白樸

一聲畫角譙門,半庭新月黃昏,雪裡山前水濱。竹籬茅舍,淡煙衰草孤村。這首小令運用詩歌創作的傳統手法,構成了詩的意境。王夫之云:「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離。神於詩者,妙合無垠。」白樸的這首小令,在情、景之間,正追求著「妙合無垠」的境界。

除夜作

唐代: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除夕之夜,傳統的習慣是一家歡聚。詩題《除夜作》,本應喚起作者對這個傳統佳節的美好記憶,然而這首詩中的除夕夜卻是另一種情景。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代: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歌題目的中心語「望月」,是敘述也是行為,其修飾語時間「八月十五日夜」和地點「湓亭」,它限定瞭望月的特定環境時,還突出「望」的動作,又強化「望」之月的圓盤貌。顯然是這個「望」月引發了詩人情懷。

春怨

唐代:劉方平

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這首詩在層層烘托詩中人怨情的同時,還以象徵手法點出了美人遲暮之感,從而進一步顯示出詩中人身世的可悲、青春的暗逝。曰「日落」,曰「黃昏」,曰「春欲晚」,曰「梨花滿地」,都是象徵詩中人的命運,作為詩中人的影子來寫的。這使詩篇更深曲委婉,味外有味。

搗練子令·深院靜

五代:李煜

深院靜,小庭空,斷續寒砧斷續風。

無奈夜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櫳。作者通過對一個失眠者夜聽砧上搗練之聲的描繪,寫出了抒情主人公內心的焦躁煩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詩 的精彩文章:

這樣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你要嗎?反正我不要
什麼是思念,思念是「瘦盡燈花又一宵」,醒也無聊,醉也無聊

TAG:古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