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00後的歌你愛聽嗎?有研究稱30歲後就不愛聽新歌了,說的是你嘛?

00後的歌你愛聽嗎?有研究稱30歲後就不愛聽新歌了,說的是你嘛?

原標題:00後的歌你愛聽嗎?有研究稱30歲後就不愛聽新歌了,說的是你嘛?


邁入三十歲後,很多人會發現,自己已經聽不進新歌了,總覺得還是老歌更好聽。


究竟是現在的歌變難聽了,還是自己變老了?


研究發現,大多數人三十歲以後就不再聽新歌是因為那一段可以無限接收音樂的「海綿期」已經過去了。



年紀大的人愛懷舊是人之常情。你也許以為自己會永遠年輕,永遠自由奔放,但總有一天你會發現自己已經不懂年輕人玩的梗了。


對一些人來說,這個過程可能開始得比想像的更早一些。音樂流媒體服務網站Deezer的新調查稱,人們在30.5歲之後就不再聽新歌了。


該網站對1000名英國人的音樂喜好和聽歌習慣進行了調查,發現60%的人喜歡重複聽同樣幾首歌,而超過25%的人稱,他們不會去試聽自己喜愛的音樂類型以外的新歌。



調查結果顯示,搜索新歌的高峰年齡是24歲。這個年齡的調查對象中,有75%的人每周會聽10首以上的新歌,而有64%的人稱他們每個月會搜索5位新的歌手。自此以後,人們跟隨音樂新潮流的能力就開始下降了。

至於其中的原因,調查顯示,有19%的人是因為歌曲太多,犯了選擇困難症,16%的人是因為工作太忙,也有11%的人是因為需要照顧孩子。大約有47%的調查對象稱,他們希望自己能有更多時間聽新歌,所以對這一部分人來說,他們至少還是有興趣的。



2015年,Skynet & Ebert博客對美國聲破天和迴音網的用戶數據進行了分析。分析發現,青少年的音樂口味受流行音樂影響最大,在這之後,流行音樂的影響將穩步下降。到了30歲出頭時,他們的音樂品味會趨於「成熟」。到了33歲,人們基本就不再聽新歌了。



一些研究顯示,30歲以後不再聽新歌並不是因為沒有時間,人們不斷地聽同幾首歌是因為懷舊。一項發表在《記憶與認知》期刊上的大型研究報告發現,老歌能夠有力地喚醒人們對校園或大學時光的記憶。


今年早些時候,經濟學家賽斯·斯蒂芬斯-大衛德威茨在《紐約時報》上發表了一篇研究聲破天平台數據的文章。他發現,如果某一首歌最初發行的時候,你剛好處於青少年早期,10年之後,這首歌將成為你的同齡人中最受歡迎的一首。


舉例來說,英國搖滾樂隊Radiohead的歌曲《Creep》在38歲男性最喜愛的歌曲中排名第164位,但是對於早10年或晚10年出生的人來說,這首歌甚至無法擠進前300名。這是因為現年38歲的男性在這首歌1993年發行的時候正好處於音樂接收的黃金期。


研究揭示了其中的原因:喜歡的歌曲會讓我們的大腦產生愉悅的反應,釋放出多巴胺、血清素和催產素等「幸福」物質。我們越喜歡一首歌,就意味著這首歌讓大腦產生的「幸福」物質越多。


每個人都會有這種反應,但在青少年時期,我們的大腦會經歷很多變化。除此以外,青少年會分泌大量荷爾蒙,而且極其敏感。因此,我們如果在這時候喜歡上一首歌,那麼它很有可能會伴隨我們一生。



這並不是說你以後就不可能喜歡上別的歌曲了,只是那些歌曲所引起的反應不如老歌強烈,因為你不再是一塊可以無限吸收的「海綿」了。


我們喜歡反覆聽一些歌曲的另一個原因是心理預期的作用。當你聽到喜愛的歌曲時會心潮澎湃起雞皮疙瘩,這也許是因為荷爾蒙反應,但也可能是因為你知道最好聽的部分就要出現了。


比如,在歌曲即將進入高潮或者和弦出現戲劇性變化時,我們的大腦會將其視為獎勵並釋放多巴胺。不過,長此以往,歌曲高潮帶來的愉悅感就會越弱,因為我們已經麻木了。


如果你聽到了一首好幾年沒聽的歌,而這首歌剛好是你12到22歲「海綿期」階段第一次聽過的,大腦可能會再次經歷當初這首歌曲帶給你的歡愉。



所以,如果你愛聽年輕時聽過的歌,這些歌很可能已經根植於你的心靈了。愛聽老歌不是罪,只要你的大腦開心,那就值得了。



你愛聽老歌還是新歌?


常聽的歌有那些?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歌單~


來源:中國日報雙語新聞(ID:Chinadaily_Mobile)


主編:孫愛東


編輯:鄭雪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月談官方微信 的精彩文章:

TAG:半月談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