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摩訶止觀|勤觀念處,修如意足(一百六十三)

摩訶止觀|勤觀念處,修如意足(一百六十三)

摩訶止觀|勤觀念處,修如意足(一百六十三)

摩訶止觀|勤觀念處,修如意足(一百六十三)

摩訶止觀|勤觀念處,修如意足(一百六十三)

摩訶止觀|勤觀念處,修如意足(一百六十三)

勤觀念處,名「正勤」。

見思本起,名「已生惡」;觀於即空,令已生不生,故勤精進。塵沙、無明,名「未生惡」;觀即假、即中,令未生不生,故勤精進。竭力盡誠,行四三昧,遮此二惡。

摩訶止觀|勤觀念處,修如意足(一百六十三)

一切智名「已生善」;此善易生,故言「泥洹道易得」也。道種智、一切種智,名「未生善」;此分別智難生。空智已生,勤加增長;中智未生,令得開發。三觀無間,祇為生此二智耳。

是四正勤亦能悟道,故言一心勤精進故,得三菩提,不須余法。

若不入者,當是不勤,心過散動;須入善寂,審觀心性,名為「上定」;於上定中,修如意足。

摩訶止觀|勤觀念處,修如意足(一百六十三)

欲、精進、心、思惟。

「欲」者,專向彼法,亦名莊嚴彼法。定中觀智,如密室中燈,照物則了。以照了故,斷行成就,修如意足。

「精進」者,成就彼法。法性不動而寂然精進,無間無雜。斷行成就,修如意足。

「心」者,正住觀察彼法。一心中緣,制之一處,無事不辦。斷行成就,修如意足。

「思惟」者,善能分別彼法方便。如此思惟,不令動散。定思惟故,斷行成就,修如意足。

能如此修定心而入,不須余法。若不入者,當修「五根」。

摩訶止觀|勤觀念處,修如意足(一百六十三)

文章 | 智 者 大 師

圖片 | 玉 泉 禪 寺 數 據 中 心

玉泉Monaster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當陽玉泉禪寺 的精彩文章:

摩訶止觀|明識通塞,正明來意(一百五十八)
摩訶止觀|正以由旬,釋通塞意(一百五十九)

TAG:當陽玉泉禪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