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納博科夫:我的小說是為有創造性的讀者準備的——初讀《洛麗塔》

納博科夫:我的小說是為有創造性的讀者準備的——初讀《洛麗塔》

1

我初識納博科夫不是因為《洛麗塔》,而是《俄羅斯文學講稿》。

在發起「經典共讀」的時候,我無意間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馬佐夫兄弟》作為「經典共讀」書單的第1本,緊隨其後的就是納博科夫的《洛麗塔》。

為什麼要強調我是無意間這麼安排的呢?作為俄裔美籍作家,納博科夫可以說是最了解俄國文學的美國作家,然而,作為一代文學大師和文學教授,納博科夫並不欣賞陀思妥耶夫斯基,甚至到處揶揄。他曾說,「並不是所有的俄國人全喜歡陀思妥耶夫斯基,而喜歡他的俄國人,大多數因為他是一個神秘主義者而推崇他,並不是因為他是一個藝術家。」

中國有句話叫「文人相輕」,顯然納博科夫對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偏見」不是「相輕」的結果,他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而有趣的是,我在先後讀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馬佐夫兄弟》和納博科夫的《洛麗塔》之後,卻認為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相比,納博科夫只算是二流作家(這是我對納博科夫的第一印象,之後,這個印象逐漸發生了轉變)。

讀完《卡拉馬佐夫兄弟》之後,我遲遲沒有寫出一篇滿意的評論文章。原因很簡單,我擔心自己粗淺的理解冒犯了文學大師的名著。《卡》是一部有靈魂、有思想、有深度的文學作品,它絕不是給人消遣用的,而是作家窮其一生對於人性、哲學、思想(包括人文思想,以及社會主義思想、神秘主義思想等)的總結,以及對社會現實的大膽揭露(一樁弒父的慘案之所以震驚全俄,是因為每個人心中都渴望這樣的事情發生,至少都熱衷於「看熱鬧」)。

但是《洛麗塔》卻全然沒有任何意義。

納博科夫曾說,「我既不讀教誨小說,也不寫教誨小說。」前半句,顯然他撒了謊,或者說他已經無意識地讀了許多帶有教誨意義的小說,但後半句的確是他的心聲,正如他說的,「通過閱讀虛構小說了解一個國家,了解一個社會或了解一個作家,這種觀點是幼稚可笑的。」

2

初讀《洛麗塔》,我被作品的第一部深深地迷住了,但當我讀到第二部的時候,閱讀體驗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甚至認為整個第二部,除最後結尾處頗有可品之處外,其他章節都是冗長的堆砌。甚至一度想過,如果《洛麗塔》像《卡拉馬佐夫兄弟》一樣,是一本未完成的遺作(到第一部結束就不再續寫)的話,一定會比現在呈現在我們眼前的作品更具魅力。

無獨有偶。在納博科夫的文章《關於一本題名的書》里,他也提到了許多當初拒絕他的出版社的編輯,只讀完了第一部分,就沒有耐心繼續讀第二部分了,甚至有人寫信說,第二部太長了。

還是先說說我為《洛麗塔》著迷的原因吧。

首先,《洛麗塔》是極具詩化色彩的小說。作者大量借鑒、引用、改編世界著名詩人的名篇進行創作,而且整個小說的文字往往前後照應,具有詩歌的音樂性。比如,「洛麗塔」這個名字,是小說《序文》中的第一個詞,也是小說正文的第一個詞和最後一個詞。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

其次,大量散文化的環境描寫,為我們描繪出了一個活靈活現的美國風情畫卷:

「在受到耕種的平原那頭,在猶如玩具似的一排排屋頂那頭,總會緩緩地布滿一片無益的美好景象,銀灰色的霧靄中的一個低低的太陽,用溫暖的、剝了皮的桃子的色彩,把跟遠處情意綿綿的薄霧融在一起的那道平面的、鴿灰色雲層的上部邊緣染紅。也許會有一排凸現在地平線上的互有間距的數目,而寂靜、炎熱的晌午籠罩著一片張曼紅花草的荒野。克洛德·洛蘭①筆下的浮雲在遠處滲入霧靄迷濛的碧空,只有堆積的部分在逐漸淡下去的昏暗背景的襯托下還很明顯。再不然,也可能是一道埃爾·格列柯②筆下的那種風格剛勁的地平線,飽含著墨黑的雨水,有個脖子乾癟的莊稼漢一閃即逝,四周圍交替更迭地出現一道道水銀似的水流和扎眼的嫩玉米穗,整個這片景象都像一把打開的扇子,出現愛堪薩斯州的某處。」

(註:①克洛德·洛蘭,法國風景畫家;②埃爾·格列柯,著名的西班牙畫家,生在希臘)

除此之外,最能體現納博科夫寫作風格的就是幽默的文風。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處心積慮地計劃謀殺夏洛特的心理描寫。在花了一定的篇幅描寫男主人公種種天衣無縫的謀殺計劃之後,作者卻話鋒一轉,告訴讀者,他不能這麼做。頗有「戲弄」讀者的味道,讀來像是讀一個很正經的笑話。

還有一處我特別喜歡的場景,就是作者描寫夏洛特被車撞死的情節,他並沒有採取直接描寫的手法,而是通過有趣的間接描寫,說出故事經過。

為了實現諷刺幽默的效果,他故意在前文做了大量的鋪墊(即他一系列渴望謀殺夏洛特的心理和未執行的謀殺計劃),但夏洛特竟然真的「如他所願」地死了,不過死於一場意外(其實,也是被亨伯特氣死的)。書中有一句話寫得頗有哲理:「誰也不能造成一場天衣無縫的謀殺,然而機緣卻能做到。」

這段情節我百讀不厭:

(在夏洛特得知亨伯特喜歡的不是她,而喜歡她的女兒洛麗塔之後,發生的故事)

—「我給你調了一杯酒,」我說。

—她沒有回答,這個發瘋的潑婦;於是我把杯子放在電話機旁邊的餐具柜上,這時電話鈴響了。

—「我是萊斯利。萊斯利·湯姆森,」喜歡在天亮時游水的萊斯利·湯姆森說,「先生,亨伯特太太給車撞了。你最好趕快前來。」

—我也許有點兒急躁地回答說我妻子安然無恙,同時我一手握著聽筒,推開房門,說道:

—「這個人打電話來說你給車撞死了,夏洛特。」

—可是夏洛特並不在起居室里。

(接下一章)

—我衝出門去。我們那條陡峭的小路的那頭呈現出一片奇特的景象。……最後,人行道上的那條旅行毛毯正掩蓋著夏洛特·亨伯特血肉模糊的遺體。

在納博科夫的設置下,夏洛特在最「該死」的時候死了。這個生命的隕滅,沒有引起任何人的傷感,顯得如此無足輕重。

這部小說最能彰顯納博科夫文學底蘊的,就是書中用直接或間接的手法,以及通過改編名家名作中的句子,或者借用名作中的人物等多重不同表現手法,共提到了包括著名作家、畫家、舞蹈家、教育家、出版商、著名運動員等共計百餘人。其中主要以作家、劇作家和詩人為主,由此可見納博科夫對歐美文學的閱讀之廣,理解之深。這在其他作品中是較為少見的。因為這極其考驗作者的文學底蘊。

下面,不得不說我不喜歡的部分,就是《洛麗塔》第二部除結尾之外的絕大多數篇幅。

如果不了解納博科夫的寫作背景,可能有人會認為,這部分之所以用大篇幅描述亨·亨和洛麗塔的美國之旅,可能是因為作者過於渴望凸顯美國特色。

其實不然,這本書是納博科夫在1948-1953年間創作的,而他的寫作地點,就是在捕捉蝴蝶標本的旅途中,在他的那輛黑色汽車的副駕座上。可能許多人知道,納博科夫除了是一位作家和文學教授之外,他還是喜歡研究蝴蝶的學者。創作《洛》的幾年裡,他和太太薇拉(也是他的御用司機)開著那輛黑色汽車,從紐約伊薩卡一路開到亞利桑那州、猶他州、科羅拉多州、懷俄明州和蒙大拿州,一路採集蝴蝶標本,全程達24萬公里。

我想,納博科夫渴望通過大量的美國地理風光和以汽車旅館為代表的美國特色的描寫,來凸顯戰後美國的風貌。但很顯然,普通的讀者無法體會到這深層次的含義(或者作者也沒打算讓讀者去體會,但他的行為卻不自覺地這麼做了),因此許多人會感覺這部分文字完全可以省略,包括我。

好在,小說的尾聲部分,精彩的情節和散文化、詩化的語言又回來了。尤其是亨·亨在療養院期間寫洛麗塔的那首詩,真讓人拍案叫絕(詩詳見於P406-P409)。

甚至,納博科夫自己都不禁為自己叫好:「用精神分析法來看這首詩,我發現它真是一個狂人的傑作。這些僵硬、刻板、過分渲染的韻腳跟精神病患者在他們精明的訓練人設計的測試中所畫出來的某些沒有透視法的糟不可言的景物和形象及經過放大的景物和形象非常一致。」

3

許多《洛麗塔》的讀者都想搞清楚一個問題,就是亨·亨到底愛不愛洛麗塔。

我得到的答案可能有悖於作者的願望。納博科夫所想要傳達的,是雖然畸形,但卻發自內心的真愛。在接近尾聲處,作者寫下了這一句表明態度的話,「你知道我愛她。那是一見鍾情的愛,是始終不渝的愛,是刻骨銘心的愛。」

我為什麼偏偏不聽作者的論斷,倔強地認為亨·亨並不是真正愛洛麗塔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亨·亨心理的畸形。

在開篇之處的一句話就能證實我的論斷:「直到二十四年以後,我終於擺脫了她(指亨的初戀安娜貝爾)的魔力,讓她化身在另一個人(指洛麗塔)身上。」

後文,又出現了更多的證據:

我知道我已經永遠愛上洛麗塔了,但是我也知道她不會永遠是洛麗塔。到一月一日,她就十三歲了。再過差不多兩年,她就不再是一個性感少女,而變成一個「年輕姑娘」,隨後再變成一個「女大學生」——最最討厭的人物。「永遠」這個詞是僅就我自己的激情而言,僅就反映在我血液中的那個不朽的洛麗塔而言。

所以,作者為了保證亨·亨對洛麗塔的「真愛」,不得不讓洛麗塔在成年之前,即變成「最最討厭的人物」之前死去(洛麗塔最終在17歲死於難產)。

而洛麗塔對亨伯特,更是毫無愛意,甚至對他充滿了恨。書中有一段對話我記憶尤深(尾聲處):

—「你跟的不跟我走嗎?你一點兒跟我走的希望都沒有嗎?就告訴我這一點。」

—「沒有,」她說,「沒有,好人兒,沒有。」

—以前她從沒有叫過我好人兒。

—「沒有,」她說,「這是根本不可能的。我寧願回到奎那兒去。我是說——」

她搜尋著合適的詞語。我心裡卻暗自為她填補好了。(「他傷了我的心。而你乾脆毀了我的一生。」)

4

奎爾蒂這個人物是《洛麗塔》全書最精彩的設置之一。

其實,奎爾蒂就是亨·亨的一面鏡子,他們有許多共同的特點,兩個人簡直像「兄弟」(作者自己也這樣寫道)一樣。

但小說在情節設置上的高明之處在於,作者讓亨·亨殺了奎爾蒂,而殺人的動因,表面上是為了洛麗塔,實際卻是為了懲罰自己(因為兩人擁有許多相似之處)。作者還為這段謀殺加了一段經典的評述:「不要可憐克·奎。上帝必須在他和亨·亨之間做出選擇,上帝讓亨·亨至少多活上兩三個月,好讓他使你活在後代人們的心裡。」

哦,原來上帝就是納博科夫。先死去的奎,無疑是具有可恨一面的亨伯特,多活了兩三個月的那個亨·亨,則是雖然很壞,但讓人無法去恨的那個亨伯特。

5

在讀完《洛麗塔》之後,我不敢貿然對這本書做出好與壞的斷定。我甚至認為,如此有個性、不肯向讀者妥協的納博科夫,是從來不怕讀者的譏諷和嘲笑的。

相反,他更加渴望的,是通過自己的作品,遇到真正能欣賞自己的讀者,真正有創造性的讀者。而對於那些無法接受他作品的人,他是不屑一顧的。

他不是高傲,而是對文學的偏執。對於高高在上的文學,他不肯有哪怕一絲的妥協。這也是我最欣賞他的原因。

你,做好當納博科夫讀者的準備了嗎?

最後,我不得不補充的一句話就是,《洛麗塔》只是一本有漂亮的黃色封面的書,而不是一本黃書。如果抱著閱讀黃色小說的心態讀《洛麗塔》,你一定大失所望,因為,這本書里沒有任何一個你所渴望閱讀的情節。

GIF

《洛麗塔》精彩書摘

編輯 | 班長思儀

發現 | 閱讀 | 思考

讓閱讀成為習慣,讓靈魂擁有溫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越讀時間 的精彩文章:

TAG:越讀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