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3歲小孩噎住喂水導致死亡,寶寶噎住後正確處理方法了解一下

3歲小孩噎住喂水導致死亡,寶寶噎住後正確處理方法了解一下

你有過吃東西的時候被噎住的經歷嗎?是不是覺得「喝口水沖一衝」就好多了呢?

相比於成年人,寶寶的吞咽、消化機制更不成熟,也更容易出現「噎住」的情況,那麼我們可不可以同樣採用「喝口水沖一衝」的方法,在寶寶噎住後立刻喂水呢?

我們不妨先來看這樣一個案例:

2015年1月26日上午9點半左右,一位媽媽抱著3歲孩子跑到慈溪庵東中心衛生院大廳,兒科醫生檢查後發現,孩子瞳孔已經散大,臉色發紫,呼吸心跳都沒了,雖然經過搶救,但沒能救回孩子。

後經了解,原來在事發當天早上,媽媽喂小孩吃饅頭,發現孩子一口沒咽下去,便給他喂水,也沒起到作用,連灌幾口水之後,孩子臉色開始發紫,她跑去叫來房東,在房東陪同下,一起打車趕到醫院,此時已經距離孩子噎到大約20多分鐘了……

(來源:人民日報)


在很多人的觀念里,孩子噎住了喝點水就可以緩解這個局面,但在一些情況下,這種做法不但不能緩解局面,反而容易加劇堵塞。

著名兒科專家張思萊曾提到,我們常說的「噎住了」,可能代表以下兩種不同的情況:

食物堵在食道里,情況不嚴重,沒有影響到氣道的通暢,此時可以通過喝水來幫助食物進入胃部;

食物停留在喉口氣道前段,或者滑入了氣道中,呼吸不暢,此時再喝水不僅無效,還會適得其反。

因此,寶寶噎住時,家長要及時作出判斷,再針對性地採取措施!


輕度的氣道阻塞:

表現:病人能夠用力地大聲咳嗽, 說話, 哭鬧;

急救措施:陪伴,監護,並鼓勵病人嘗試用力咳嗽以排出異物。

重度的氣道阻塞:

表現:V字手勢,意識清楚,但不能說話或哭鬧,呼吸微弱,咳嗽乏力,吸氣高調音,或呼吸困難,臉色發青;

急救措施:實施海姆立克急救法,直到異物排出。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美國心臟學會2015版的氣道異物阻塞急救指南中的標準急救方法之一。

1歲以上的孩子和成人:

搶救者站在病人的背後,用兩手臂環繞病人的腰部,一手握拳、將拳頭的大拇指一側放在病人胸廓下方和略高於臍上的腹部;

用另一手抓住握住的拳頭,快速有力地向內向上衝擊病人的腹部,重複之直到異物排出為止。

意識清醒1歲以下嬰兒:

固定嬰兒的後頸部,翻轉成仰卧位躺在你的一側前臂上,同側手掌托住頭部和頸部,使頭部略低於軀幹,手臂可以放在同側的大腿上;

用另一側手的食指和中指按壓乳頭連線中點下緣的胸骨,給予連續5次有力的胸部衝擊, 向里向上,1秒1次;

依次重複5次背部拍擊和5次胸部衝擊,直到異物排出為止。


如果發現氣道阻塞的孩子意識喪失,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並輕輕地把孩子放到平地上,輕拍重喚(即輕輕拍打其肩部,大聲詢問「怎麼了」或呼喚名字)同時查看有無呼吸。

如果沒有回應、呼吸或哭泣,要開始進行心肺復甦,實施胸外心臟按壓。按壓和通氣比例30:2,按壓頻率每分鐘100-120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寶寶睡涼席、吹空調對身體不好?那是採用這3種方式,看看你會了嗎?
預防寶寶得黃疸,孕媽在孕期可以多吃「它」,寶寶出生聰明又白皙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