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想與吳大澂一樣,當黃庭堅的「腦殘粉」……

想與吳大澂一樣,當黃庭堅的「腦殘粉」……

書藝咀華咀嚼書法藝術之英華!

「腦殘粉」不是今天才有的,特別是在書法史上,那些宗師級書法家的「腦殘粉」實在太多了。唐太宗是王羲之的「腦殘粉」,雖然唐王的字一般,但品味不一般,他對王羲之的熱愛簡直到了瘋狂的地步,不僅把王羲之推到「書聖」地位,還讓《蘭亭序》真跡陪葬,更把虞世南、褚遂良、歐陽詢等一眾書家養在身邊,沒事就讓他們臨摹王羲之法帖,然後賜給群臣。現在的所謂「追星族」,跟唐王一比都太小兒科了。還有個南宋的吳琚,一輩子死磕米芾,我覺得他寫的米字簡直比米芾本人寫得還像。

吳琚行書,讓多少學米的今人汗顏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位,是清代書畫家、篆刻家、理學家吳大澂——北宋大書法家黃庭堅的「腦殘粉」。

吳大澂(1835-1902)生活於清代中晚期,歷經了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四代皇帝,正是內憂外患的動蕩時期,可以說,他見證了大清帝國的衰落。他生於道光十四年,於同治七年中進士,當時他33歲,已經過了而立之年。蘇州向來是狀元、進士的高產地,他參加科考那一年,前10名中有3個是蘇州人。高中進士之後,他被授予編修,後來到地方工作,頗有政績,得到左宗棠、曾國荃的賞識和保薦,之後一直干到三品大員,先後任廣東、湖南巡撫,相當於省委書記。吳大澂頗有政聲,在勘定中俄邊界、治理黃河、抗日援朝等方面功績卓著。

我們談到吳大澂的書法,通常首先想到他的篆書。他確實堪稱篆書大家,精通古文字考釋,功力很深,著有《說文古籀補》《字說》等字學專著。看看作品:

這字屬於比較典型的學者字,金石味足,又溫文爾雅,很有楊沂孫的味道。然後看他的行書落款,一看就是黃庭堅的味道,橫畫、撇劃以及三點水的寫法,全是山谷筆法。一般而言,我們很少留意篆隸名家的行書,比如鄧石如、吳熙載、楊沂孫、伊秉綬、金農等;趙之謙是個例外,他是「十項全能」。他作為一個篆書名家,同時還能把行書寫得這麼好,實在不容易。閑話不說,我們先來看看作品:

這是吳大澂的一件手札,還不能算很像黃庭堅的那種作品。但是,其中的山谷味道已經很濃了,結字大開大合,同時比黃庭堅更多了幾分平緩精巧的文氣。可能正因為是信札,要給人看,所以才這麼寫,對整體書風進行了控制,沒那麼放得開。

這一幅就是完全的黃味了,比上面的信札更加肆無忌憚,只可惜圖片不太清晰,但仍能感受到其中老辣之味。吳大澂任湖南巡撫時,曾到聞名天下的嶽麓書院調研,相當於湖南省委書記到湖南大學調研視察,他為整肅書院紀律、教育書院諸生,用行書寫下了《書示嶽麓書院肄業諸生》,相當於省委書記的重要批示,而且是超長批示。

看看這幾個字,這功夫實在讓人嘆服。雖然氣勢上弱了些,但用筆極其精到,書風也相當文雅。黃庭堅的長槍大戟,到了吳大澂手中變成了做工精巧、文氣逼人的紅纓槍和小畫戟,雖然殺傷力大大降低,卻更適合文人把玩了。武器不再是武器,成了可以賞玩的藝術品。

他還善畫,可謂詩書畫印集於一身,又能治學,但可惜,畢竟不是開宗立派式的人物,篆書、行書較前人都沒有什麼突破,這一點跟吳熙載有點像。

晚年的吳大澂,在國家風雨飄搖的時代背景下,個人的命運也每況愈下,他帶領的多軍混合的雜牌軍在中日甲午戰爭的一個戰役中兵敗,差點自殺,後被朝廷革職。1898年,光緒降旨,對吳大澂「永不敘用」,省部級高官一下子成為平民百姓,連生計都成了問題。這時他已經64歲,還有3年就走到人生的終點了……《清史稿》給他的評語:「治河有名,而好言兵,才氣自喜,卒以虛憍(驕)敗,惜哉!」他確實不具備統兵之才,文人治軍,有幾個能治好?讓人想起馬謖。吳大澂去世後,翁同龢送去一副輓聯,寫盡了他從學、從政、從軍的一生:

上聯:文武兼資,南海北海

下聯:漢宋一貫,經師人師

橫批:一卧滄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藝咀華 的精彩文章:

TAG:書藝咀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