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瑜伽師地論》正知而住(2):若往若還正知而住(2)

《瑜伽師地論》正知而住(2):若往若還正知而住(2)

《瑜伽師地論》正知而住(2):

若往若還正知而住(2)

文 / 觀諸法如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四:

一、一、一、三、正知而住

一、一、一、三、一、明正知

一、一、一、三、一、一、於自往還

所言往還正知住者:謂於自往,正知我往。及於自還,正知我還。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六(之上):「次解往還正知而住,後釋已結。解正知中,初立四句,後以四句重釋前四句。立四句者,一自往還正知,二所應往還正知,三往還知時謂若乞食過午已去非往還時,四如是如是應往還謂往還所應為事。若為自身衣食療病等事是應往還,若為生煩惱緣非應往還。此中第二所應往還及第四如是如是應往還何別,即下重釋中三如其色類動止軌則禮式威儀應往還此即與前別。第二但彼家屬等可應往還五種家不可往還,後第四設應往還處自有軌則禮式可往還,無即不可往還,以此為異。其下觀瞻等門皆有四,准此作法。第二句皆同彼家可爾不可爾,第四句能顯第二句可爾中,出離,其解。」

「所言往還正知住者:謂於自往,正知我往」,自己到那個地方去,心裏面要知道,到什麼什麼地方去。「及於自還,正知我還」,歸還原來的地方,還是要正知而還的。

韓清凈《披尋記》:「謂於自往正知我往等者:謂於自身若往若還,由正知力不隨雜染心轉,必令自心隨我勢力自在而轉,是名正知我往我還。

還沒有得聖道,雜染心難免會有現起,但是不要隨它活動,時時地要使令內心清凈。「謂於自身若往若還,由正知的力量,不隨雜染心轉」,自己的身業若是前往、或是歸還,由於有正知的力量,心識不會隨著雜染心而活動。「必令自心隨我勢力」,隨順自己正念的力量,自在的活動,「是名正知我往、我還」。

一、一、一、三、一、二、於應往還

於所應往及非所往,能正了知;於所應還及非所還,能正了知。

「於所應往,及非所往」,這個地方是我應該去的,叫「應往」。「及非所往」,不是我應該去的地方。「能正了知」,這也是一種了知。「於所應還及非所還,能正了知」,對於應該回來及不應該回,這也是要正確知道的。

韓清凈《披尋記》:「於所應往及非所往等者:如下說言:或有居家我所應往:謂剎帝利大族姓家,或婆羅門大族姓家,或諸居士大族姓家,或僚佐家,或饒財家,或長者家,或商主家。又如說言:或有居家我不應往。何等居家?謂唱令家,或酤酒家,或淫女家,或國王家,或旃荼羅羯恥那家,或復有家一向誹謗不可迴轉,此說於所應往及非所往准彼應釋。還至本處、名所應還;與此相違,名非所還。

「如下說言」下文有說到,「或有居家我所應往」有些在家居士的地方可以去。「謂剎帝利的大族姓家,或婆羅門的大族姓家」如剎帝利家是王族,但不是國王,是一些大官大族姓的家。大族姓家表示有財富的人,積聚很多的財富。「或諸居士大族姓家」。「居士」,梵語意譯,原指古印度吠舍種姓工商業中的富人,因信佛教者頗多,故佛教用以稱呼在家佛教徒之受過三歸、五戒者。《維摩詰經》稱,維摩詰居家學道,號稱維摩居士。慧遠義記:「在家修道,居家道士,名為居士」。在中國,「居士」,古代時稱有德才而隱居不仕或未仕的人。

「或僚佐家」,不是領導人,他是領導人的助手。「或饒財家」,這個人的財富很多,那麼和那「居士」,有一點相同的意思,居士或大族姓家是指有財富的學佛的佛教徒,饒財家則不一定,表示這人家裡很有錢。但是居士有可能是比這僚佐的身份還高,可能是剎帝利的一個大臣之類的這些人。「或長者家」,就是有道德的人。「或商主家」,就是做生意的人;有點地位的,所以稱之為「主」。

「又如說言:或有居家我不應往」,有的居家我不應前往,《阿含經》裡面或者是律上也有這個說法。「何等居家」我不應該去呢?「謂唱令家」,以殺羊為生的人。「或酤酒家」,就是賣酒的地方。「或淫女家」,淫女所在處。

「或國王家」,前面剎帝利也是屬於王族,但是他不是王,這個地方特別提出來「國王」,特別地標出來國王家不要去。為什麼律上有提到為什麼不要到「國王家」?律上舉出一個例子來,如有一位比丘常常去國王那裡,國王有一天把一位大臣免職了,大臣就懷疑比丘是不是向國王說了什麼話了,那麼就有了是非了,這樣子對比丘就不利了。

「或旃荼羅」這種人也是以殺生為職業的。

「羯恥那家」,「羯恥那」是殺狗的人。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七:「唱令家者謂屠羊等者:西域有人專行唱令,凡有罪者,皆彼人將往,巡歷處處,唱告如唱屠羊等,多造惡業故。羯恥那者,謂典獄之類。」

《翻譯名義集二》:「羯恥那,此雲煮狗人。」

「或復有家一向誹謗不可迴轉」,或者有的人一向是誹謗佛法,很難迴轉他,這種地方不要去。

「此說於所應往及非所往,准彼應釋」,此處說所應該去的處所,及不應該去的處所,准照下文解釋。「還至本處,名所應還;與此相違,名非所還」,回到自己原本居住的地方,稱為所應還,與此相反,不是回到自己原本所住的地方,稱為非所還。

一、一、一、三、一、三、於往還時

於應往時,及非往時,能正了知;於應還時,及非所還時,能正了知。

「於應往時」,於應該去的地方,還要觀察時間的,這個時候可以去。「及非往時」,這個時候不應該去。「能正了知」,要知道這件事。「於應還時,及非還時」,於應該要回來時或者不該回來時,也要「能正了知」的。

韓清凈《披尋記》:「於應往時及非往時者:如下說言:又有居家我雖應往,不應太早太晚而往。若施主家有違務時,亦不應往,若戲樂時,若有營構嚴飾事時,若為世間弊穢法時,若忿競時亦不應往,如是一切,名非往時。與此相違,名應往時。

「如下文說言:又有居家我雖應往,不應太早」,如下文所說的:又有些居家之處我雖然應該去,太早去不對,「太晚」也不對,太早或太晚容易讓他人不方便。「若施主家有遽務時,亦不應往」,施主家很忙,有什麼重要的事情辦,發事務必需緊急處理時,不要去。「若戲樂時」,對方正在遊戲歡樂的時候不要去。「若有營構嚴飾事時」,他家裡裝修的時候,不要去。「若為世間弊穢法時」,對方在享受欲樂事時也不要去了。「若忿競時亦不應往」,對方家裡有糾紛有衝突,不要去。「如是一切,名非往時」,以上是不應該去的時機,名非往時。「與此相違,名應往時」。

一、一、一、三、一、四、於如往還

於其如是如是應往、及不應往,能正了知;於其如是如是應還、及不應還,能正了知。

「於其如是如是應往」,對於適當的地方和時間,就可以去,「及不應往」不適合的地方和時間,不應該去。「能正了知」,能夠正確的了知。「於其如是如是應還,及不應還,能正了知」。適合的時間情況下,應該回來,在不適合的時機下,不應該回來,也要正確了知。

是名正知。

這樣稱為正知。

韓清凈《披尋記》:「於其如是如是應往及不應往者:如下說言:又如所往如是應往,乃至廣說。所受施物應知其量,是名如是如是應往,與此相違,名不應往。

「如下說言:又如所往如是應往,乃至廣說」,如下文說的:又如所應該前往的處所和時間,就該應如是前往。「所受施物應知其量」,到那兒做什麼呢?其實就是化緣去了,或者是衣食,缺什麼就化什麼。接受布施的東西,「應知其量」,應知道量,要知道施主是不是有這麼多的能力,而自己所需要的也是知道「量」。「是名如是如是應往,與此相違,名不應往」。應往的處所、時間、乃至所作事等,是名如是如是應往。與應往相反,名不應往。

一、一、一、三、二、顯住相

彼由成就此正知故;自知而往自知而還,往所應往非非所往,還所應還非非所還,以時往還不以非時。如其色類,動止軌則禮式威儀,應往應還,如是而往如是而還。

「彼由成就此正知故」,修行人有這樣的智慧,「自知而往自知而還」,能這樣子知道前往拜訪的對象、時機、處所等,也能自己很清楚的知道何時應該回來。「往所應往非非所往」,知道那個地方是應去的地方,不會到所不應該去的處所。「還所應還,非非所還」,正確的知道於應該歸還住處就歸還,不會不歸還的。「以時往還不以非時」,以適當的時間前往與歸還,不會於不適當的時間前往或歸還。

「如其色類,動止軌則禮式威儀,應往應還」,「如其色類」這個「色」是什麼?就是身份;是個比丘是一個身份,是個比丘尼的身份,沙彌、沙彌尼的身份。「動止軌則」,這個身份,「動」或者是「不動」,要有一定的規則的。「禮式威儀」,「禮式」就是禮法,是個出家人要有出家人的一個禮貌,是個比丘,是個小沙彌,威儀是不一樣的。「應往應還」,要按照身份,合乎這些禮式、行住坐卧的威儀而往而還。「如是而往如是而還」,「應往」就「如是而往」,「應還」就「如是而還」,應該這樣子。

如是名為若往若還正知而住。

這樣稱為若往、若還正知而住。

韓清凈《披尋記》:「彼由成就此正知故等者:此中略顯前所說義。言自知而往,自知而還者,此顯於往還事。言往所應往至非非所還者,此顯於往還處。言以時往還,不以非時者,此顯於往還時。言如其色類至如是而還者,此顯如量、如理、如其品類而有往還。如是所顯略義差別,余皆準知。此中色類,謂出家補特伽羅剃除鬚髮、舍俗形好、著壞色衣應知。修所成地說:於下劣形相應善觀察,能生精勤如理作意,乃得名為出家之想及沙門想故。

這裡要略的顯示前面所說的道理。

1.自知而往,自知而還者,這是對往還事而說。

2.往所應往至非非所還者,這是顯示於往還的處所。

3.以時往還,不以非時者,這是顯示往還的時間。

4.如其色類至如是而還者,這是顯示如量,適合的量;如理,合於世間及出世間軌則;如其品類,如所作事的種類而有往還。

這一段文所寫的是要義,其它的都應該准照這裡所說可明白。

此處文中所說色類,是指出家人,剃除鬚髮,捨棄外形的美好形象,穿壞色的衣服,應當了知。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修所成地〉:「謂自誓受下劣形相、威儀、眾具;...由剃除鬚髮故;舍俗形好故;著壞色衣故,應自觀察形色異人。如是名為觀察誓受下劣形相。於行住坐卧語默等中,不隨欲行;制伏憍慢,往趣他家,審正觀察,遊行乞食。如是名為觀察誓受下劣威儀。又正觀察從他獲得,無所畜積,諸供身具;如是名為觀察誓受下劣眾具。由此五相,當知是名初處觀察。」

出家眾對於自己已經剃除鬚髮、舍俗形好、穿壞色衣的下劣形相,應當善巧觀察;能不忘初心,鼓勵自己精勤如理作意,才是出家人應有的想法,及沙門想。沙門想就是聖道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什麼是「心所有法」?
心到底是啥東西?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