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太極拳中的『氣感』說明(下)

太極拳中的『氣感』說明(下)

太極

中國最受歡迎的太極文化類公眾號

文|網路編輯 | 禪音

靜水無痕

 天禪3

巫娜 

00:00/05:50

太極拳之「氣」與其他之「氣」的差別

在長期的工作生活中,人們逐步認識到力與氣的密切關係,即氣足則力大,心慌氣短則必然力量大減。人們在表述一個人力量的時候,常用的一個詞即是「力氣」。在太極拳運動中,要求用意不用力,這裡所說的不用力,是提示習練者不用僵力、拙力,而非軟若無骨,鬆懈無力。要柔中寓剛,形、神、意、氣密切配合,協調一致,在意念的引導與支配下,渾然一體。通過這樣長期、系統的訓練,不僅能使人延年益壽,還能使身體產生出一種神奇的能量。在中國武術運動和各種氣功訓練中,都講究「運氣」「以氣催力」「氣沉丹田」等,那麼,太極拳運動中所講的「氣」和別的功夫所講的「氣」是不是一回事呢?如果不是,又有何不同呢?

太極拳中的「氣」,與其他門派武功以及氣功中所說的「氣」,既有共同點,又有差異之處。相同之處是:都講究肢體運動與呼吸的配合,都要按照一些特定的方法,進行科學、系統、長久的專門訓練。通過訓練,都會顯著增強肺活量,都可以生成腸道中氣的流動,即形成丹田之氣。所不同的是,太極拳的呼吸,是在松靜、舒緩的情況下,隨著意念的引導作用,融入到技擊招法中的,是意念引導下的全身筋骨節節貫穿、肢體在意念的引導下,神經系統和纖維組織進行定向傳導、形成松合之力,柔似錦棉,發則迅猛,活而不軟,強而不僵。意在形中,形由意生,意引氣運,氣催力發。因此,太極之「氣」,不是一個獨立的概念,它是一種有形的氣與無形的意相結合的混合體,是身體各個部位密切的配合,是經過長期科學的訓練而形成的肢體神經信息迅速的傳導,是肌肉纖維組織在意念的引導下力量的定向傳輸。

太極拳之「氣」的培養

太極拳之「氣」的培養,主要通過三條途徑進行:一是進行樁功訓練;二是進行靜功訓練;三是進行套路訓練對太極拳水平的提高,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是穩定心神、提高功力的重要訓練手段,益處頗多。其功效尤其突出。

(一)紮根築基,穩定重心

太極拳講究以靜制動,後發制人,因此,自身重心的穩定性顯得異常重要。重心不穩,腳下無根,難獲取勝機會。而要想具有紮實的下盤功夫,樁功訓練必不可少。通過長期堅持不懈的樁功訓練,可使腿部力量顯著增長,並不斷增強下盤的柔韌性、穩定性以及耐受力,逐步達到運轉靈活、隨遇平衡、落地生根之程度,為運動中保持自身的平衡穩定,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排除雜念,穩定心神。

人間事繁雜,充滿喜與憂。心裝萬般事,浮想無盡頭。現實生活中,人的思維總是籠罩在繁雜的社會事務中,很難真正清凈下來。而練拳則要求排除一切雜念,全神貫注。只有做到練拳時「面前無人似有人」,方可達到交手時「面前有人似無人」。練拳中走神,形神難以合一,是練拳者常犯之病。樁功訓練,要求絕對入靜,長期堅持練習,可收定心安神之效。這種心神的定力,對提高演練與技擊水平,都具有重要作用。

(三)舒緩自然,利於鬆柔。

太極拳運動,從總體上來說,要求松、柔、緩、舒。由於人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形成了一種僵硬之力,因此,初習太極拳者,皆感自身僵硬、笨拙,毫無柔美之感,更難以掌握太極拳「剛柔相濟,以柔克剛」之精要。而在樁功訓練中,要求精神高度放鬆、肢體張弛有度,肢體運動鬆柔緩慢,因此,對肢體的鬆柔訓練,大有裨益,有助於太極拳習練者儘快完成由僵硬到鬆柔的轉換。

(四)控制氣息,養生增功。

呼吸,乃人先天自然之能。然而,功法中的呼吸,與平時之呼吸是有根本區別的。日常之自然呼吸,乃生存之常態;練功之呼吸,是為養生與增功。兩者目的不同,方法各異,效果也大不相同。樁功中的呼吸,有特定的方法。許多功法中,對呼吸的要求是以意領氣,呼吸均勻、細長。常加練習,可有效提高自身氣息的控制能力,加大肺活量,保健養生,增強功力。

(廣告)

溫馨提示:《太極》微信公眾號部分內容文章通過網路整理,如有侵權請您聯繫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刪除;貴在分享,感恩支持!

其他平台轉載請註明:(來源:《太極》微信公眾號 微信:taijichanyi )。

國術養身堂

一個有溫度的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taichi 的精彩文章:

太極拳攆步的探索
練習太極拳時如何讓全身放鬆,推薦六個方法!

TAG:太極taic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