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鎮國玉器之首曾經失蹤,被當作菜缸腌制了幾百年的白菜

鎮國玉器之首曾經失蹤,被當作菜缸腌制了幾百年的白菜

在中國古代,智慧的勞動人民曾經創造了不少國寶。這些國寶有的完好無損保留到今天,有的卻是早已消失在歷史之中,有的去向撲朔迷離,而有些曾經流落民間,沒有人發現過它的美,也沒有人能知道它的重要性,重見天日的時候,才讓人大吃一驚。

瀆山大玉海就是這樣一個國之重器。它是一件玉器,是由中國四大名玉之一的獨山玉為材料。它的形狀是橢圓形,高0.7米,口徑1.35~1.82米,最大周圍4.93米,約重3500公斤。

那麼這麼重,這麼大的玉器,是做什麼用的呢?它是一件巨型貯酒器,當年元朝建立的時候,國力強盛,元世祖忽必烈在1265年令皇家玉工製成,目的就是彰顯元朝幅員遼闊,國力鼎盛。蒙古人的性格也豪爽好酒,這件大酒器實在再合適不過了。

這個酒器,可以容納美酒30餘石,是忽必烈犒賞三軍時所用的。但是,到了元末的時候,群雄大亂,後來朱元璋派徐達等人攻入北京,驅逐了元順帝。別的東西可以隨身帶走,這樣的龐然大物就一直丟在瓊華島上的廣寒殿中。

但是,明朝一開始沒有定都北京,而是在南京建國。所以北京的宮殿並沒有看守很嚴。這個巨大的寶物也不知道什麼原因,莫名其妙的遺落在西華門外真武廟中,道士們不認識這樣的寶物,以為是普通的菜缸,用它來腌制白菜。

到了康熙年間,才由大臣高士奇發現,不過宮廷沒有立即追回,仍然放在真武廟。直到乾隆年間,皇帝出資千金,才將其贖回。又不知道什麼原因,宮廷只要了瀆山大玉海,而盛放它的底座,則一直沒有要回。真武廟的道士為了紀念這段傳奇的經歷,又作了個石瓮放在上面。

瀆山大玉海則被《國家人文歷史》評為鎮國玉器之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詩社 的精彩文章:

民國總統顧問在清朝時拍攝的老照片:晚清官員們的生活,有一位高官
溥儀在偽滿州國的罕見照片:末代皇帝淪為傀儡,出賣民族利益

TAG:史詩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