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艾灸上火怎麼辦?有8個措施可以幫到您!

艾灸上火怎麼辦?有8個措施可以幫到您!

艾灸法是一種獨立的治療保健方法,起源於中國原始社會,人們利用火以後,被火灼傷,發現具有治病、療傷的效果而逐漸產生的。

艾灸法的發明來源於北方。在醫學專著中,最早見於《素問·異法方宜論》:「北方者,天地所閉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風寒凜冽,其民樂野處而覓食,臟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焫。顧灸焫者,亦從北方來。」說明灸法的應用,同寒冷的生活環境有密切關係。

一、什麼是艾灸法?

所謂艾灸療法,是利用艾葉作原料,製成艾絨,在一定的穴位上,用各種不同的方法燃燒,直接或間接地施以適當溫熱刺激,通過經絡的傳導作用而達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種方法。在歷代的針灸著作中,多數將針刺與艾灸並列論述,不過由於灸法對人體易產生灼傷,故逐漸失傳,現在各中醫院的針灸科只見針刺而不見艾灸,實屬中醫的悲哀。近幾年由於中醫養生文化重新興起,人們又重視起具有神奇療效的艾灸療法。尤其是現代艾灸療法的出現,從根本上解決了傳統的艾灸療法的燃燒及污染環境,操作不便,易灼傷患者等難題,使中國博大精深的艾灸療法的普及成為可能。

通過長期實踐,人們在很早以前就知道艾是一種灸用最好的原料。現代研究發現,地球上的植物葉子艾灸療法的脈絡惟有艾葉最均勻,早在三千年,聰明的中國人就發現了艾用作灸的原料最為適宜。

艾,是一種中藥,為多年生草本,葉似菊,表面深綠色,背麵灰色有茸毛。性溫芳香,五月採集,葉入藥用。以河南南陽者為佳,葉厚而絨多,南陽地理位置優越,氣候濕潤,艾草繁密旺盛,最適宜艾灸!

二、艾灸的作用

艾葉能宣理氣血,溫中逐冷,除濕開郁,生肌安胎,利陰氣,暖子宮,殺蛔蟲,灸百病,能通十二經氣血,能回垂絕之元陽。用於內服治宮寒不孕,行經腹痛,崩漏帶下。外用能灸治百病,強壯元陽,溫通經脈,驅風散寒,舒筋活絡,回陽救逆。

艾用於灸法,其功效確非我們意想所能及的。艾火的溫熱刺激能直達深部,經久不消,使人發生暢快之感。若以普通火熱,則只覺表層灼痛,而無溫煦散寒之作用。灸法也和針法一樣,能使衰弱之機能旺盛,也能使亢進之功能得到抑制。虛寒者能補,鬱結者能散,有病者能治,無病者灸之可以健身延年。

但是有的人卻在艾灸後容易上火,這該這麼辦呢?

三、艾灸上火後應對措施:

1 減少艾灸的時間,比如說原來每穴是灸15分鐘,那麼現在就灸10分鐘;

2 增加艾灸退熱的穴位:大椎穴(最好在大椎穴刮痧);

3 增加艾灸引虛火下行的穴位:足三里、湧泉;

4 用艾葉或鹽水泡腳(也是引虛火下行);

5 睡前用手搓熱湧泉(也是引虛火下行);

6 掐壓太沖穴降肝火;

7 多喝水(最好是蜂蜜水:建議喝紅棗,黃芪,五味子類帶溫補的蜂蜜水,別喝苦寒的黃連蜜,野菊花蜜);

8 多做不消耗氣血的伸展運動,拉通全身經脈,避免淤滯。

有了這些方法,您就可以減少上火的煩惱,放心的用艾灸來治療了。如果這個方法對您有用,可以收藏起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灸 的精彩文章:

現下大熱的艾灸,你又了解多少呢?

TAG:艾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