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看看自己家裡的太平天國錢幣是什麼版本的?

看看自己家裡的太平天國錢幣是什麼版本的?

公元1851年(咸豐元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起義,建號太平天國,期間持續十六年,縱橫十五省。對滿清王朝 進行了沉重的打擊,加快了滅亡,太平天國在其存在期間的鑄幣情況如何呢?

在我國歷史上曾發生過數次農民起義運動,但規模最大影響最深的一次應該是由洪秀全發動領導的太平天國農民起義運動。太平軍於癸丑三年(1853年)攻克南京(改稱天京)之後,即開始鑄造自己的貨幣。太平軍的貨幣除初期名稱為通寶外,其餘均稱為聖寶。聖字取意於耶穌為救世主的宗教綱領,故太平軍的聖庫、聖糧、聖兵等等多用「聖」字,錢幣亦如此。

清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太平天國在南京定都後,遂頒發《天朝田畝制度》,制定了人口平分土地的辦法。力圖實現「無處不 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理想,這一土地綱領雖未徹底實施,但對農民奪回土地,不繳或少繳地租的行動加以保護,勒令地主富豪多交 賦稅,減輕人民負擔,還是有力的「武器」。

同時,太平天國還允許自由貿易,不準囤積居奇。財政上鼓鑄錢幣,實行經稅政策。太 平天國開始鑄錢是在咸豐三年(1853)七月,那一年在天京朝天宮開爐鑄造,設有專司其事的人,職同指揮。試製多時,終於在次年 六月鑄造成功,開始發行。

不久,在蘇州、杭州、紹興、嘉興、徽州、衡陽等地,也開始鑄行。太平天國錢幣材多種,主要為銅鐵, 也有金銀,但很罕見,所有鑄幣,均不記值。面背文多變,有面為「天國」背「通寶」的;有面為「天國」背「聖寶」的;有面為「 太平天國」背「聖寶」的;有面為「天國聖寶」背「太平」等等。

大平天國錢可分為八個種類:

一、最早鑄造的徑3.5厘米面文「天國」二字列穿上下,背「通寶」二字在穿左右,有楷體及仿宋字體二種,因傳世極稀,早年未 為人知,近年始漸出現,有一種錢的面文直書「天國」二字背也直書「聖寶」二字,此一枚錢應為改制錢,此後天國鑄錢均稱「聖寶 」二字,多發現於南京附近,也可能為初期所鑄。太平天國傳世有一鏤花大錢,可能是開爐,鎮庫之用,極罕見,頗為珍貴。

二、有一種極稀見之小圓錢,徑2.2厘米,緣郭整齊。面文直書「天國」二字,背文直書「聖寶」二字,形扁而潤,「天」字上劃 特長寶蓋頭更潤,在南京附近多有發現,為第一種類稍後之錢。

三、楷書聖寶錢。錢文楷書,作「太平天國」,直讀,背書「聖寶」二字,直讀,因此也俗稱「真聖寶」,黃銅,闊輪。書法鑄工 銅質均佳。錢徑2.5厘米,2.8厘米,3.5厘米,較大的有5厘米的,銼磨精細,頗為美觀。另有一種大錢,文字銅質與上類相似,可能 為一時一地所出,是否為常用錢,則難以判斷。這一套「王品錢」在安徽,江蘇多有發現。

四、宋體聖寶錢。錢文排列式與前一類相同,只是錢文改用仿宋體,書法頗美,銅色發白,含錫量大,分量較優生,而銼磨較差, 從表現看來,略億砂銅,這一系統似有四等錢,窄輪大字,別具風格,多發現在湖南一帶,可能為太平軍將領所鑄。

五、隱起文背聖寶。錢文與前一類相同,背文「聖寶」二字橫列。書法隱起,闊輪,黃銅,也分為四等,比前套略輕,在湖南北部 多有發現。

六、厚肉楷書太平天國錢,背文聖寶二字直列,書法平平,銅色較差,鑄工尚佳,有大小多種,但都為小平錢,只因減重而形成大 小不一。

七、楷書橫列聖寶錢,其面文排列為,右「太」左「平」,上「天」下「國」。在我國古錢中,頗為獨特,背文「聖寶」橫列,書 法一般。有大小兩種,其間略有差異。多在江西,浙江一帶發現。另有一面文上「天」下「國」右「聖」,背橫列「太平」者。

八、大平聖寶錢,面文「太平聖寶」,楷書順讀,背文「天國」,橫書。有大小兩品,黃色泛白。數量較多,多發現於南京一帶。 太平天國錢幣是我國近代史上的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但因現今大平天國錢幣偽作太多,魚龍混雜,給錢幣研究工作造成了很大因難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鑒定收藏 的精彩文章:

張涵予:借錢買到「國寶」
紅木傢具的木工與普通木工有何不同?

TAG:鑒定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