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商業銀行勾結地下錢莊,公權力護航,吸幹了多少民企?

商業銀行勾結地下錢莊,公權力護航,吸幹了多少民企?

李肖霖

煒衡律所高級合伙人、北京律協刑訴委秘書長

高利貸是國家法律打擊的對象,但實際上它始終都是目前經濟運行的一部分,並且在起著小部分促進經濟,大部分毀壞經濟的作用。

我們最近接觸兩宗案件,涉及到高利貸嚴重侵害合法經營的民營企業的。兩個案件都是在正常的銀行貸款到期以後,需先償還舊債,才能夠取得新的貸款。由於原有的貸款被連續生產佔用,無法抽出來用於償還銀行的到期貸款,民營企業不得不向地下錢莊高息借貸,最終深陷高利貸門,如此循環,被高利貸拖垮。

仔細分析這些案例,觸目驚心的事實顯示,陳舊的破壞正常企業生產連續性有關貸款發放規定必須更改了。

一個政府的融投資機構的老總告訴我,民營經濟一旦碰到高利貸,就被稱作染上蟲子,民營企業的實體經濟原本是強有力的棒子,80%以內的企業全部染上了蟲子,蟲子會啃噬棒子,等蟲子把企業啃噬成空,這個企業就垮掉了。

成都案例與昆明案例

成都的一家民營企業有著十六七億元的貸款,其中至少有六億元高利貸,這些貸款的利息均在50%以上,年息甚至72%,有的還是利滾利。在身負幾億元的高利貸的情況下,企業的負擔可想而知,常常不堪重負,最終被拖垮。

成都這家企業面臨的問題,是除了地下錢莊的直接高息貸款外,還面臨商業銀行和地下錢莊共同聯手放款。在一筆2.3億多元的貸款當中,兩者的利息率總和達到月息6分,年息高達72%。

企業的到期銀行貸款要想獲得原貸款的延期,必須先償還舊貸款,才能夠從銀行獲得新的貸款,並且必須是使用沒有抵押的財產向銀行抵押,也必須首先償還高利貸才能夠解押自己向高利貸者抵押的財產,不得不又去向高利貸者高額借貸。企業在經營過程當中,必然在這個貸款續期的過程當中,陷入到高利貸的陷阱之中而不能脫身。

地下錢莊的洗錢方式

銀行介入企業高利貸盤剝,過程是這樣的:當該企業緊急用款時,該企業在成都當地的天津銀行成都分行拿到的由高利貸主委託銀行發放的1個月的短期委貸,和銀行簽署的委貸合同是1.85的月息(22.2%的年息),然後要和委貸方再達成口頭的協議加上銀行的利息,共計6分月息,72%的年息。2.3億多元貸款後來超期三個月,產生的利息已經達到4140萬元。他們只能夠指望有銀行提供正式貸款,以償還這些短期的高利貸。

連同其他的高利貸的沉重利息,這個大型的公司面臨著資金鏈的徹底斷裂。

在這個案例當中,銀行和高利貸者是利益共同體。本案當中,無論是銀行還是地下錢莊,都與該公司簽有合同,但合同都由銀行和高利貸放款人持有,借款人拿不到合同,實際上成為了借款人對高額利息單方面的承諾,根本不具有合同的意義。

非常明顯的就是,這些操作手法裡面的黑金運作是非常明顯的。銀行的主管人員一定是和高利貸者共同分享高額利潤的。但是用銀行出面進行委貸行為本身似乎又帶有了國家商業銀行的貌似的合法性。同時據說,是因為只有銀行才能夠辦理土地的抵押貸款,所以小貸公司想追求更高利息都依靠銀行來進行操作。

這類高利貸中,常常是具有「砍頭息」、「每月初支付利息」、「利滾利」的違法操作手法。但急於用款的企業為了不使資金鏈條斷裂,只好默認這些違法的條件。

我還經手過一宗昆明案例。一家坐擁十幾億元資產多種經營的民營企業,被商業銀行和高利貸聯手設套,拿出價值8億元的土地抵償。這還沒完,高利貸先勾結黑社會騷擾公司,後來公安人員協助,一邊傳喚公司經理,一邊強闖公司搬走財務資料和辦公設備,讓該公司打官司沒有財務證據。此後,檢察院、法院、國土局等,都參與進來,最終導致破產。

該樣的操作已經遠遠超出了正常的高利貸經營範疇,成了黑社會和行政司法部門聯手對合法企業的公然摧毀。

現行貸款制度的系列問題

在地下錢莊的高息利誘面前,任何人都願意將資金交給高利貸放款人,以獲得遠超過銀行的利息,而地下錢莊的高息暴利將使其違法運作獲得更高額的利潤。

這種高額利潤意味著鋌而走險,已經構成了非法吸收社會資金的相關罪名,但事實上少人問津,鮮有人常規查處。

地下錢莊洗錢的手段多樣

高利貸的資金來源,名義上是社會看不見的資金,但行內人講:60%是官員的,30%是民營企業的,10%是老百姓的。這個百分比是無法公開明說的。

我辦理的一個案件,一個二線城市的公安局長,他貪污受賄的錢都放給一個高利貸者去盈利。

高利貸者進一步的發展,必然就會是用高額利息和違法手段去追求更高額的利潤。比如昆明一宗案例中,那種搶奪企業優良資產的利誘,高利貸者完全有資金實力能夠調動銀行、司法、行政部門的人員全面配合。

這些操作必須依靠其高額的利潤,通過多年維護公檢法、行政系統、銀行系統的關係人員,以形成關係網共同進行操作。這是一種非常可怕的摧毀正常經濟的勢力。他們不創造財富,但他們在分享最好的那塊蛋糕。當他們要對一個合法健康的企業下手,通過夾擊,企業必然難逃厄運。

這裡提到的兩個例子,都是銀行和地下錢莊是勾結操作的,銀行的領導人員會和地下錢莊分取高額利益,個人直接獲利。

司法實踐中,我們遇到的地下錢莊貸款對一個企業的貸款規模就可以達到6億元以上,在幾年裡面針對一個企業收取的本息可以達到20億元的規模。當他們和接受貸款方發生爭議,他們的高額違法利息均能夠受到司法機關的保護。

高利貸者的高利潤收取,必然是靠黑社會來保證的。他們的常規就是簽有合同但不交給用款方,這種合同就成為了借款人單方面的還款承諾。高利貸者不可能出示這種違法的合同,也無法通過法律途徑來維護自己的違法利益,所以大量地使用各種合法的和非法的手段。動用黑社會來收款是最經常的做法,高利貸者和黑社會性質組織都有良好的關係。

在經濟領域當中,高利貸行為非常明顯地形成了一個反社會的黑秩序。他們動用黑勢力摧毀企業,逼得有關人員跑路或者家破人亡。

高利貸都是巨額逃稅的。他們的收款都沒有通過企業收取的,委貸也都是通過個人名義進行的,收款也都是以個人的名義和賬號收取的。這些違法的收益,根本就不可能繳納稅收。

同時,這種巨額黑金的運作也毀掉了銀行人員、行政和司法系統的廉潔。在高利貸者獲取高額利潤的同時,促進了黑社會的運作,還帶來的大量的腐敗現象。國家同時沒有任何利益可言,相反經濟細胞被這種高利貸一一摧毀,讓全社會的生產成本增高,利益由違法的個人分享。

這種現象產生的深層原因

市場學裡面有一個重要的經濟原理:物資的緊缺帶來黑市,法定利差帶來腐敗。當正常的金融制度不能夠提供足夠的資金來滿足經濟運行,高利貸就會出現。這種緊缺越是嚴重,高利貸現象也就猖獗並不可避免。

現實當中,不准許企業在貸款到期以後轉貸(用貸新款來償還以往的貸款),就是造成企業不得不依賴高利貸的一個重要原因。雖然解決了燃眉之急,但企業從此深陷高利貸不能自拔。

這種不允許轉貸的制度與經濟運作的常規是相違背的。企業的經濟運作是連續不間斷的,但資金鏈條因為銀行的規定生生地造成了定期間斷,逼得正常生產的企業不得不找高利貸者解決問題。這是極其不合理的銀行貸款制度。

高利貸者和小貸公司也就是看中了企業的這一命門,資金市場的緊缺帶來黑市資金的高利潤,讓違法的高利貸者極其容易運作並達到目的。

在高利貸者的巨額利益面前,銀行系統的經營者也會向他們低頭,並且同流合污。這是不可避免的人性使然。銀行的批貸常常會和小貸公司或者直接接受高利貸者的資金,相互勾結,進行形式上的委貸,逼企業向高利貸者或小貸公司貸款支付高額的利息。一種表現的手法就是,明明可以批准,偏要告訴你銀行內部要走審批程序,一直拖到你不得不向高利貸者低頭以後,才批准放貸。

商業銀行也是一種企業,他們的利益並不比正常的企業有更特殊的地位。理論上講,不應該給他們特別的保護,反而應當給予特別嚴格的監管,對他們的監管是對經濟正常活動的保護。

從市場學來講,越是資金緊缺,高利貸者也就越猖獗,銀行被腐蝕在桌子下面悄悄參與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在這種情況下,甚至貸款掮客也產生出來,如果你想拿到一筆銀行貸款,你首先要支付這些人3%左右的「介紹費」,這通常還是較低的。

貸款先分給中間人,然後再通過秘密渠道轉到銀行內部人,這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但這樣的費用也形成了企業的資金成本。

一個不可解釋的怪圈就這樣形成:金融機構反對除了銀行以外的金融活動,名義上是為了保護金融行業,實則是為了保護自己的部門壟斷利益——通過國家支持的壟斷來維護自己的高額部門行業利潤。但銀行業又受到明確的監管使其無法抬高利息,於是銀行從業人員又制定製度,允許小貸公司介入,讓他們以高於銀行利息四倍的方式對企業進行高利貸。

銀行業不是考慮到企業和民營工業的發展,而是滿足了或者退一步講是讓高利貸者有機可乘,讓他們專門利用這樣的轉貸的空間作案。關鍵的階段,銀行抽貸、停貸、不作為,甚至故意逼你去找高利貸者。

如果這樣的制度是為了維護這樣的不良動機的話,那就是事實上維護了少數個人的違法利益,而阻礙甚至摧毀了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行。

拯救我們的民營經濟

中國民營企業承擔的資金成本是世界上最高的,民營經濟體甚至到了弱不經風的地步,根本無法承擔風險。想想看,只要他們碰了高利貸,其高額的資金成本足以吞掉正常製造業6-7%左右的平均利潤。

國家外部的國際貿易風險出現是可以理解的,但面臨國際經濟風險的時候,這些企業還要面對國家內部不合理的金融制度,竟然是國家內部的銀行制度毀掉了自己的經營企業,讓企業死在自己人的手中。

農村的企業也同樣存在這樣的壓力。比如當棉花收購或者銷不出去的時候,就要找高利貸來解決困難,高利貸將徹底吃掉本來低微的農業利潤。

浙江等工業發達地區的老闆跑路,是否與不堪高利貸重負、資金鏈條斷裂、黑社會逼債上門有關係?像這種高達50%以上的高利貸,是任何企業無法負擔的,也是任何常規企業無法支付得起的。

民間借貸利滾利的「手法」

允許企業借新還舊,短期貸款變長期,讓民營企業有可持續利用資金,發展民營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想治理國家,就應該從最底層的經濟穩定開始,也就是要從治理最底層的金融秩序開始。

不合理的制度給社會帶來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本文的開頭論點已經提到這一點。想想看,如果民營企業能夠得到國有銀行的低息貸款,很多企業的老闆不至於破產跑路,經濟的運轉可能會更具良性。


1、民營企業要與國營企業享有同樣的貸款待遇,極大地降低資金成本壓力和合法獲得發展資金;

2、讓企業在正常運行連續穩定的狀態下,或者抵押物足以擔保抵償貸款額度的情況下,能夠直接通過銀行辦理轉貸手續,不給高利貸者和小貸公司可乘之機;

3、取消商業銀行和小貸公司之間的利息差額。息差雙軌制就像當年的價格雙軌制一樣帶來腐敗。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高利貸者自然會在大部分的層面上消失。

我們國家工農業發展面臨的壓力是眾所周知的,企業經營的最大的壓力就是資金成本的壓力,常常不得不面對小貸公司和高利貸者的高息壓力。

這種壓力嚴重地制約和打擊民營經濟的發展,這也實際上是打擊了國家的經濟發展。在我們目前的經濟形勢嚴峻的情況下,解決這個問題是在給企業解除資金的巨額成本,拯救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在當前企業壓力巨大的時期顯得尤為迫切。

具體如何改變這一現象,需要認真研究。如何能夠搞一個很好的調研提綱,在制度的設計上保證沒有漏洞和違法者可以利用的對策。

任何金融制度的改變都首先要打破部門利益,讓銀行不能夠成為高人一等的企業,必須也讓他們面對市場的多家商業銀行的競爭,以便於市場調節形成良好的布局和管理制度。

同時要吸收社會上的閑置資金進入生產領域,帶來正常的回報,但需要研究和制度設計。

取消息差雙軌制的多重收穫

取消息差雙軌制,平等給予各種所有制企業平等的貸款資格,讓利息由央行依照經濟發展的需要統一進行調整以實現宏觀調節經濟發展的目的,具體的銀行貸款利息的高低有個銀行市場競爭來自行決定。這一制度一旦建立,就不僅僅具有促進經濟發展的極大效果,同時還帶來了多重的社會效果。

這不僅僅是讓國家的金融業走上廉潔發展的正軌,也同樣徹底摧毀了地下錢莊賴以生存的條件。設想一下,當息差雙軌製取消後,商業銀行的領導就無法勾結地下錢莊和小貸公司,共同獲取違法利益的渠道也被斬斷。銀行的廉潔和防止腐敗的目的,自然實現。

當商品生產者能夠獲得銀行的正常貸款以後,地下錢莊和小貸公司沒有存在必要,自然會退出市場,社會閑散資金通過這兩個渠道去獲得高額借貸回報也就沒有可能了。這些資金會穩定地流向商業銀行,並被規範化管理和使用。

地下錢莊實際上就是「腐敗官員的銀行」,他們把錢存入地下錢莊既可以退避監管,還可以繼續獲得高額的「存款」回報。這對政府官員的獎金,也能起到有效的監管。

地下錢莊的存在,是利用黑白兩道勢力進行保護的,他的收款是依靠黑社會進行,他的法律保護是依靠貪腐官員動用公權力。這些行為和現象既帶來了社會治安發案率增高,也帶來了司法、行政的腐敗。

所以說,取消息差雙軌制,好處是多方面的:民營企業的健康發展導致政體國家經濟的健康良性發展、促進金融業的健康發展,政府官員和司法官員的廉潔度提高,促進反腐的制度化推進、防止和減少黑社會的行為和生存空間,從而防治警匪一家的現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老照片,晚清重臣李鴻章,千古功過李中堂
如果是女媧創造了人類,那麼誰造出了女媧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