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南懷瑾先生:我敢斷言,想要教育小孩有出息,必須從經典入手!

南懷瑾先生:我敢斷言,想要教育小孩有出息,必須從經典入手!

南師懷瑾智慧

早上六點,品讀國學智慧

孩子讀書要先從「四書」開始。現在都曉得古代人教《三字經》、《千字文》、《千家詩》、《百家姓》等等,其實不一定,像《千字文》等等還是很普通的,是鄉下那些孩子為先學會認字來讀的。真正準備讀書的,還不一定從《三字經》、《千字文》開始。而是從《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宋朝所編的「四書」入手。

這裡頭有個道理,《三字經》、《千字文》這些,一方面教你認字,一方面是好玩,三個字一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好玩,又容易念。但是這樣在家塾教書,一個孩子一天讀得了四句,不過只會念念,要會寫都很困難。大部分孩子,讀完《三字經》、《百家姓》,長大一點,卻什麼都忘了,一個字也寫不出來,都是白讀的。

真正要讀書的孩子,老師和父母就會選擇先讀《大學》、《中庸》和《孟子》,《論語》還是其次的。為什麼呢?像你們現在測驗下來,幼兒園的學生背《大學》很快,幾個星期就會了,叫幼兒園學生背《三字經》再背《大學》就很困難,這是你們收集的資料告訴我的。到了小學五六年級背《三字經》、《千字文》快,但是背《大學》就困難,這有道理,為什麼如此呢?

因為《大學》、《中庸》、《孟子》,《論語》的文章,代表了中國上古齊魯的文化,北方的文化。齊魯大地是中國文化真正的重鎮。東漢以後齊魯文化屬儒家的文化,文字非常美,文章有氣勢,而每個字都不浪費,且態度很文雅,背了以後,慢慢會啟發人的思想,這就是齊魯文化的特點。

至於說到《楚辭》,這本書就是屈原所作。我們現在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投江自殺,屍體還沒有找到,老百姓怕他的屍體被魚吃掉,所以趕快包一些糯米的粽子丟到江里去餵魚,這才發明了粽子。當時國家亂,政治不好,屈原憂國憂民,所以創作這部有名的《楚辭》。《楚辭》里的《離騷》是文章篇名,他寫完了以後,愈想愈難過,覺得楚王不聽他的話,一定會失敗,因此受不了,投江自殺。

像《楚辭》、《老子》、《莊子》這些文章固然很美,不是齊魯文化。這是南方文化,可以說是楚國的文化,非常優美。所以後來的詩詞以《楚辭》這些為標準來的,不像《大學》、《中庸》、《孟子》這些這麼深厚,非常有韻味。

因此過去中國孩子們開始準備走向讀書這條路,爭取做一個貢獻於國家的人,多半是先讀《大學》、《中庸》、《孟子》。

這些文章一背下來以後,開始老師們也不大講解,所以我當時有一點懂了,問老師這是什麼意思,老師說:「不要多問,去背,將來長大了會知道。」我對這個答覆,非常反感,心裡想,大概這老師自己也不懂。

後來我長大了,曉得這老師傳統辦法的教育是對的。如果他當時講了以後,你不過認識幾個字,只懂了一點點意思。因每一句話的內涵太多了,等你長大,人生的經驗多了,背出來以後,就能啟發很多思想,很多道理。

所以說先開始讀《大學》、《中庸》,有這樣的好處。等到你長大背起來以後,譬如說《大學》你背過了「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你將來做生意也好,處事也好,考慮事情:哎呀!《大學》講過的「物有本末」,一個東西有頭有尾,任何一件事有頭有尾;「事有終始」一件事有良好的開始,才有良好的結果,事先不計劃周詳,莫名其妙的開始,一定是莫名其妙的結果。「物有本末,事有終始」,你背起來,長大一想就知道,處理事情就不要人教了。

又「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對一件事情考慮要專一,曉得這一件事成功到什麼程度,開始應從那一點入手,這都是「知止而後有定」;拿定主意以後,心境就非常寧定,很冷靜的處理,「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心安理得處理事情,事半而功倍,花不了多大的氣力就做成功了。

如果亂做,不曉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一般人拿到機會就亂來,最後都失敗。

這是比方背了《大學》長大對做人處事有用處就在這裡。在小時候背得有味道,「大學之道……定而後能靜」,一氣就下來,又好背。

《三字經》固然是三個字一句,也是一種韻文,但不像《大學》、《孟子》這種韻文是優美的。所以我們小的時候,老師告訴我們,你們將來要寫好文章,不管白話文或古文,一定要把兩部書讀好:一部是《孟子》,另一部是《莊子》,這兩部書讀好,你的文章出手一定不凡。

《大學》、《中庸》、《孟子》,其實這三部書都是齊魯文化,一種文體的,非常優美。我們當年聽了也注意,多背幾篇《孟子》、《莊子》,也體會不進去,等到自己長大要用時,果然如老師所說,印象非常深刻,的確是這樣。

所以現代人讀幾句書,認幾個中國字,根據口語就會寫文章,完全是白話語體的。像報紙的文章,最多是三分鐘壽命,看完就完了,刊物文章是五分鐘壽命,不管講經濟、政治講得多好,一看完就丟了,不足以流傳。古代的這些文章你背好、學好,將來白話文也一定寫得好,因為那些古文其實都是白話。

——《南懷瑾談兒童經典教育》

南懷瑾先生,自26歲正式發願弘揚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此後一輩子都在為文化傳承而奔波,90幾歲高齡仍不辭辛苦,講學授課,他老人家經常講的一句話:「我現在最擔心的,中國的傳統文化不能斷,靠你們了,我們都老了,我們一走掉,你們接不上手,這個文化就斷層了,所以大家努力!」

中國當下出現的種種問題,包括教育問題,家庭問題,社會問題,都是這一百多年來文化斷層而導致的,中國人想要解決根本問題,必須揀回東方文化固有的寶藏,即儒釋道諸子百家優秀傳統文化;如四書《大學》、《論語》、《孟子》、《中庸》等經典書籍,則是當代人必須學習的經典,是中國人的做人之本;

南師雖已逝世,但他卻是中國當代公認的傳統文化傳承人,其畢生心血著作《南懷瑾選集》為中國傳統文化留下了巨大寶藏,《南懷瑾選集》是南懷瑾老師耗盡一生努力——對經典做出最簡單易懂的詮釋,是當代中國人學習傳統文化的捷徑。

《南懷瑾選集》具體數目如下:

-《南懷瑾選集》-

具體書目

第一卷:《論語別裁》

第二卷:《老子他說》、《孟子旁通》

第三卷:《莊子諵譁》

第四卷:《易經雜說》、《易經系傳別講》

第五卷:《禪宗與道家》、《道家、密宗與東方神秘學》、《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

第六卷:《禪海蠡測》、《禪話》、《中國佛教發展史略》、《中國道教發展史略》

第七卷:《歷史的經驗》、《亦新亦舊的一代》、《中國文化泛言》

第八卷:《如何修證佛法》、《藥師經的濟世觀》、《學佛者的基本信念》

第九卷:《金剛經說什麼》、《楞嚴大義今釋》

第十卷:《圓覺經略說》、《定慧初修》、《楞伽大義今釋》

第十一卷:《原本大學微言》

第十二卷:《南懷瑾講演錄》、《南懷瑾與彼得?聖吉》、《答問青壯年參禪者》、《人生的起點和終站》

《南懷瑾選集》,全套書籍共12卷書,包含有29本書籍的內容;南懷瑾先生以白話文的方式,結合當下社會的現象,及歷史的經驗,以話家常的方式,把經典原滋原味的呈現給大家,讓大家最快速地了解經典,其文化價值,歷史地位不可估量!

「南師懷瑾智慧」以南懷瑾老師為榜樣,每日在平台分享南懷瑾老師文章述著,與大家共同學習中國傳統文化,並通過「復旦大學出版社」合作,每月在平台提供限量的《南懷瑾選集》典藏版書籍,供大家申購學習,希望大家能通過平台結緣南懷瑾老師,從南師書中學到悟到就是平台最大的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師懷瑾智慧 的精彩文章:

TAG:南師懷瑾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