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以成敗論英雄

不以成敗論英雄

《偉大的悲劇》是部編教材七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一篇傳記文學。五單元的主題為探險與科幻。學習目的在於觸摸探險者的精神世界,並激發出探索自然界和科學領域的興趣與想像力。

奧地利作家茨威格根據斯科特遺留下來的書信、文件、底片、電影膠捲、發揮天才的想像力,寫成了傳記文學《偉大的悲劇》。全文以真摯的感情、細膩的筆觸描寫了斯科特一行人到南極探險,最後全軍覆沒的事。其美好的品質震撼世人。

為了爭奪「第一個揭開冥頑的地球的秘密的榮譽」,1910年6月1日,挪威阿蒙森等人和英國斯科特等人踏上了去南極的道路。為了理想,他們與自然爭鬥,與自我爭鬥。阿蒙森憑藉豐富的實踐經驗,用20條膘肥體壯的愛斯基摩狗勝利地完成了南極點的往返路程,而斯科特一行因為主要用西伯利亞矮種馬和少量的愛斯基摩狗,結果,狗跑掉,矮種馬凍死,使前進速度大打折扣,最終角逐失敗。

課文從1912年1月16日寫起,這一天,距離目的地已經不遠,大家都很激動、興奮,行進熱情高漲。可是,一個小小的黑點出現了,那是什麼?一行人心知肚明,瞬間,不安、恐懼、戰慄起來。隨著一根滑雪桿和黑旗的出現,阿蒙森捷足先登的事實得到了證實。瞬間,心靈布滿陰霾,一行人沮喪、失望到了極點:歷盡千辛萬苦,無盡的痛苦煩惱,風餐露宿,目的只有一個——第一個到達南極點,如今,一切希望都成了泡影。踏上南極點,沒有歡呼,沒有想像的美麗,沒有耀眼的光芒,只有失望和傷心,只有毛骨悚然,只有刺眼的挪威國旗。

誰不想成為第一個登上南極點的人呢?那不僅僅是個人的榮譽,也是一個國家的榮譽啊!如果沒有阿蒙森一行人,斯科特理所當然是擁有一切的第一名,可是,有了阿蒙森,只能當什麼也不是的第二名了。

失敗的陰影籠罩著斯科特一行人,正在沮喪悲傷之時,斯科特發現了阿蒙森留下的一封信,希望自己給阿蒙森的第一名作證。啊!失敗者給成功者作證,多麼殘忍的事情啊!我不是崇洋媚外之人,但不能不佩服英國人的紳士風度,誠實守信、坦然面帶成功與失敗的品質。斯科特一行人坦然接受了為阿蒙森作證的任務。

返回的路程困難重重:天氣惡劣、資源匱乏、身體疲憊虛弱、精神備受煎熬。斯科特等人多想早日回到祖國啊!可是,角逐失敗的陰影使他們害怕回家。然而,無論有多難,路還得繼續走下去!

難忘威爾遜博士,在離死只有寸步之遙的時候,還在繼續著自己的科學觀察;奧茨凍掉了腳趾,依然前行,為了不拖累同伴,毅然走向死神;面對奧茨提出將自己留在睡袋的請求,斯科特一行人堅決拒絕了這個主意,這就是同伴情啊!斯科特寫日記一直堅持到指尖完全凍住,筆從僵硬的手中滑下來為止,沒有鋼鐵般的意志怎能堅持到此?

然而,人的勇氣終於漸漸被大自然的巨大威力所銷蝕。埃文斯精神失常,在一天夜裡凌晨1點鐘死去。接著,奧茨為了不連累同伴,在暴風雪中走向死神。3月29日,在意識到沒有奇蹟能拯救他們時,斯科特、威爾遜、鮑爾斯三人驕傲地在帳篷里等待死神的來臨,直面死亡也需要勇氣啊!

探險是冒險的事業,也是偉大的事業:既能了解未知世界,揭開其神秘面紗,又能為人類造福。「獻身事業,甚至為事業犧牲」,對探險隊員來說,並不是偶然。斯科特一行人選擇造訪南極,絕不僅僅是為個人,而是源於對科研事業強烈的使命感,對未知領域強烈的探索精神。斯特特一行人儘管最終失敗,但是英雄不當以成敗而論。就像學生對待學習,但求問心無愧,何必在乎是第一名還是第二名呢?茨威格選擇為失敗者立傳,體現了他的價值觀:不以成敗論英雄。英雄之所以為英雄,不在於事業上能否失敗,是因為在他們身上存在著震撼人、鼓舞人的正能量。斯科特一行人對祖國、親人、事業的愛、對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誠實守信的品格、強烈的集體主義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敬仰、學習。

讓我們記住英雄的名字:羅伯特.福爾肯.斯科特、埃文斯、勞倫斯——奧茨、鮑爾斯、威爾遜。

附:本文出現的成語較多:

堅持不懈 荒無人跡 人跡罕至

聞所未聞 不可思議 千辛萬苦

奪眶而出 精疲力竭 夜不成眠

悶悶不樂 毛骨悚然 耀武揚威

揚揚得意 獵獵作響 冷酷無情

怏怏不樂 雄心壯志 憂心忡忡

疲憊不堪 畏縮不前 寸步之遙

念念有詞 語無倫次 精打細算

呼嘯不停 踉踉蹌蹌 狂風怒吼

白雪皚皚 海市蜃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辰辰2008 的精彩文章:

TAG:辰辰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