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高房價危害罄竹難書!專家:這個政策一出,房價下跌板上釘釘

高房價危害罄竹難書!專家:這個政策一出,房價下跌板上釘釘

房地產無疑是過去二十年製造最多財富和泡沫的行業。

很多人從少年時就眼看著高樓漸起,人到中年了房地產建房的規模和速度依然沒有停下來的意思。一座座高樓在刷新著城市高度的紀錄,一個個房企在用人們難以想像的數字覆蓋掉之前同行們創下的神話。隨之而來的是房價的高高躍起,從北上廣深一線,到不知名的六線小縣城,房價脫離人們的日常工作收入的速度比建樓的速度還驚人。

而從少年到中年曆經幾十年的變遷,老了容顏,變了嗓音,但唯一不變的是,房子依然是普通剛需購房者遙遠而不可及的夢!

高房價帶來的危害早已罄竹難書,造成的社會弊端也正在顯露。

房價飛速上漲帶來的財富暴增,使得越來越多的人摒棄了「實幹興家」的理念,越來越倚重投資房產增富,大量資金由實業向房地產行業轉移,大量資金沉積在房地產上,長遠來看也會增加整個金融體系的風險;高房價導致製造業的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原有的比較優勢在失去,面臨著產業和就業流出的危險;

狂飆突進的房價亦使得一線城市的很多年輕人早已不堪重負、恐慌焦灼,不得不放棄理想和留在大城市的機會,開始出現了向三四線城市迴流的現象;因為高房價,城鎮化進程受阻,數以億計的農民工居無定所,家庭長期兩地分離;

更重要的是,因為房價上漲、征地拆遷等因素影響,收入不平等和財產不平等日益加劇。房地產甚至已經成為一道無形的鴻溝,把人群分為有房者和無房者兩類。

「房事難調,房價難降」始終是懸在中國管理層頭上一項棘手的難題。一年多來,房地產出台短期抑制需求類的「狐假虎威」式的調控堪稱空前絕後,僅今年5月單月就達50次,如果調控是按次取勝,那麼調控很成功,很顯然並不是這樣。最新消息顯示,全國百城住宅成交均價連續9個月突破1.2萬,同樣空前絕後。不僅如此,市場上「萬人搶房」、「一房難求」等現象更愈加嚴重。

說實話,現在老百姓對於樓市調控降房價已經不寄予任何奢望了。唯獨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國家徵收重稅上了,房地產稅和空置稅,只要其中一個能儘快落地,降房價都存在巨大希望。

拿很多外國發達國家來說,「房子是用來住的」大概不需要納入政府報告重點強調,他們的房地產市場也罕見有投機炒房客的身影,民眾都從不渴求房價上漲帶來資產升值,這得益於他們有良好的稅收體制和土地私有制體系。其中對持有房屋徵收房產稅和空置稅,被認為在調節財富分配、抑制房地產市場投機等方面,大有可為。

雖然任志強一直反對徵收房地產稅,認為現有的房產稅已經很重了,所以要先取消再收才合理,否則是稅上加稅,無異於「搶劫」。但從去年底至今,房地產稅就像設置好的鬧鐘,總會定時出現在公眾的視野,霸佔頭條。住建部、社科院等都建議房地產稅應該提上加速日程:官方密集表態傳遞出的明顯信號是,徵收房地產稅已按下「確認鍵」,不再是要不要征的問題,而是怎麼征的問題。

潘石屹更是直言不諱,第一套房子絕對不能收,第二套房子也不應該征,三套、四套、五套以上房子的人多的是,趕緊去征他們的稅!老潘認為,房地產稅出台一定會影響房價,房屋空置率、房價都會降。

無獨有偶,黃奇帆也認為房地產稅是最近幾年將要發生的事實,他認為房地產稅的出台不僅完善了中國的稅收體制,房產稅能抑制房地產炒作、促進房地產的資源優化配置,使得閑置房屋真正能夠物有所值,對平抑市場租金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很多人說,房地產稅的出台給多套房者的持有成本急速增加,這必然導致他們會挖空心思把這些多出來的成本,轉嫁到房價和租金上,房地產稅對於降房價可能作用甚微。

奇哥想說不同地區可能需要分開來看,對於北上廣深這樣的特大城市而言,或許會存在這樣的狀況,但是對於今年火起來的一些三四線城市來說,房產稅的作用可能就是立竿見影的了,畢竟在這些區域想把多出來的成本轉嫁到房價和租金上,也得有人願意買單才行啊。

奇哥認為,這種質疑,還都停留在一般觀察者的水準。畢竟為政者不是傻子,像這種所有普通人都能夠想到的政策漏洞,中央的智囊團肯定會有應對措施。再說了,很多發達國家的稅收體系已經非常健全且行之有效,這等於給中國徵收房地產稅提供了很多有效且權威的案例,要知道中國人最擅長的就是模仿和學習,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歷來如此。奇哥堅信中國一定能制定出符合中國國情,且又能有效應對投機炒作,又能控房價的稅收體系。

徵收房地產稅道阻且長,但其迫切性已經不言而喻,所以為了更好的應對高房價及樓市中的投機炒作行為,房地產稅應該進入加速度階段,早一天出台就能早一天減少購房者的壓力。還是那句話,奇哥始終堅信房地產稅的出台才是房地產回歸理性健康的開始,只要這個政策一出,房價下跌肯定是板上釘釘的事情,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樓市新觀 的精彩文章:

TAG:樓市新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