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國謀士系列之六五:荀彧為何選擇自殺,這麼做有何寓意

三國謀士系列之六五:荀彧為何選擇自殺,這麼做有何寓意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為什麼一直受到曹操極度賞識的荀彧最終會以這種難以令人理解的方式去世的呢?他和曹操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矛盾和分歧呢?

簡單的來說,這是荀彧自己的人生理想與曹操的行為發生了不可調和的巨大衝突所造成的。作為深受傳統儒家思想教育、熏陶的漢末名門大族子弟,荀彧一直就立志通過自己的努力竭力維護東漢皇朝的統治,為東漢皇朝貢獻自己的一生,全心全意忠於東漢皇朝。因此在天下大亂之時,荀彧幾經選擇,認為當時力量弱小的曹操集團是實現自己人生理想最為合適的力量,因此才拋棄了當時實力最為雄厚的袁紹轉頭曹操。

在加入曹操集團的數十年間,荀彧殫心竭慮,為曹操集團的發展、壯大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功勛。但當曹操集團實現了「挾天子以令諸侯」並成功擊潰袁紹集團、統一中國北方地區之後,曹操的政治野心不斷膨脹,這讓一直恪守人生理想的荀彧感到非常憂慮。因此,荀彧一而再、再而三的出面進行勸說和阻止。

而當荀彧發覺自己的良苦用心已經無法改變曹操思想的時刻,荀彧無奈的做出了最終的選擇:寧做忠臣而死,不為叛臣而活,以自己的死來維護自己作為漢室忠臣的尊嚴。因此,荀彧的人生註定了是一場巨大的悲劇。而就在荀彧死後的第二年,曹操終於如願以償的成為了魏公,數年後又晉封為魏王,如果不是曹操的意外病故,漢末皇朝或許早就不復存在了。

作為漢末皇朝的一代名臣,荀彧的人生是一場巨大的悲劇。面對漢末混亂的政治局面,荀彧知道單憑一己之力無法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依靠漢末皇室的力量也無法恢復國家的穩定與統一。因此,荀彧一直在尋找一個終於皇室並擁有雄才偉略的權臣。他首先找到了當時勢力最為雄厚的名門世家子弟——袁紹,希望袁紹能擔起複興漢室的重任,但袁紹的所作所為很快便讓荀彧感到失望。於是,荀彧離開袁紹改投曹操,將曹操作為自己心目中能夠實現人生理想的唯一希望。

自從加入曹操集團之後,荀彧堅定沉著、智勇雙全,並在曹操統一中國北方地區這一長達十餘年驚心動魄、險象環生的政治、軍事鬥爭中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而當曹操逐漸顯露出篡政意圖之時,荀彧則義無反顧的進行了堅決的抵制,最終義無反顧、以死明志,是殺身成仁的典範,顯示出一代名士的錚錚風骨。荀彧的死,不但是他個人的悲劇,也是那個特定歷史時代的縮影。

東漢末年社會動蕩,群雄並起。不少能人志士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訴求,紛紛選擇了加入不同的割據勢力,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不過,也有一部分深受皇室厚恩的名士選擇了一切可能來挽救這個已經搖搖欲墜的帝國,甚至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成為東漢王朝的殉葬品。荀彧就是這類人物中的一個典型代表。雖然他煞費苦心加入了當時並不為人所看好的曹操集團,為曹操集團的生存、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並千方百計的利用一切的方式維持東漢王朝的生存,但最終卻無法擋住歷史發展的滾滾洪流,只能在悲憤中溘然離世。

著名史學家何茲全先生曾經感嘆道:「曹操推薦荀彧為漢帝侍中,領尚書令,一著錯,傷了曹操和荀彧的感情,破壞了他們的關係,害了荀彧性命,造成了歷史悲劇!」或許這正是荀彧悲劇的根本原因所在吧!

參考書籍:《三國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三國成語故事:案兵束甲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