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方法使「基因剪刀」更易使用

新方法使「基因剪刀」更易使用

一個國際科研團隊設計出一種運用「基因剪刀」的新方法,可快捷高效地對大腸桿菌等常用科研生物進行基因編輯,降低基因研究的技術門檻。相關論文日前發表於《自然—通訊》雜誌。

近來興起的「基因剪刀」技術能讓研究人員像在電腦上編輯文檔一樣,精確查找某個基因在基因組中的位置,進行刪除或修改。目前主流的「基因剪刀」是 CRISPR 技術,相關工具中包含「剪刀」和「嚮導」等部分,其中「嚮導」負責定位,「剪刀」負責剪切。 通常使用這項技術的一個麻煩之處在於,對於要編輯的每個基因,都要設計專門的「嚮導」,以實現準確定位。

美國貝勒醫學院和比利時魯汶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稱,他們利用一個大腸桿菌菌株庫,設計出對其中數千個基因通用的「基因剪刀」,大幅簡化了相關操作。

這個大腸桿菌菌株庫是由日美研究人員共同開發的「慶應庫」。它的特徵是含有近 4000 個不同版本的大腸桿菌,每一個版本的大腸桿菌中都有某個基因被刪除,在該位置換成一段特殊代碼,這段代碼兩端都有名為 FRT 的標誌。

因此,研究人員針對這個菌株庫製作的「基因剪刀」被稱作 CRISPR-FRT。它不需要多種「嚮導」,只需要一種針對 FRT 標誌的「嚮導」,就能對大腸桿菌基因組中的不同位置進行編輯,可對目標位置剪切並替換成所需代碼。

研究人員認為,這項成果的意義在於,大腸桿菌是基因研究的重要模式生物,而「慶應庫」的價格便宜,在全球許多地方都能方便地獲得這個大腸桿菌菌株庫。因此,CRISPR-FRT 技術可讓人們快速方便地在基因編輯領域進行研究。

原文檢索:

CRISPR-FRT targets shared sites in a knock-out collection for off-the-shelf genome editing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360 的精彩文章:

卡夫里獎授予 CRISPR 研究人員

TAG:生物3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