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你從《紅與黑》中看出了什麼?

你從《紅與黑》中看出了什麼?

司湯達對女人了解極深。跟他比,中國的許多作家,比如金庸,真的是精神處男,根本就不懂真正的女人是怎麼樣的。讀了這本外國名著,我才知道,中國的絕大多數小說,為何差外國名著太遠。差的就是作者對女人的了解。司湯達全書就深刻描寫了兩個女人,就這兩個女人,金庸小說中的無數個女人,就沒有一個能比得上。

你從《紅與黑》中看出了什麼?

這是1997年的[紅與黑],是吉姆·羅斯·斯圖爾特版本的「史上最經典於連」。

《紅與黑》可以看做小人物跨越固化等級的完全之攻略,總共分十步。

第一階:有文化的小市民

於連,法國邊陲小城木匠的兒子,英俊而精明,但身體單薄,不事勞作,老木匠對這個兒子十分不待見,常打的他滿院子跑。

於連不甘心做木匠,他學那些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一樣謙遜而自尊,認真的跟鄰居學拉丁文,希望未來可以通過做神父跳出市民階層。

你從《紅與黑》中看出了什麼?

第二階:入場券

市長想聘請家庭教師以彰顯身份,於連因懂得拉丁文被舉薦。

可是於連那坑娃的爹想從中多貪,市長氣憤的幾近放棄。

好在於連機靈,與市長單獨見面時,跟木匠爹劃清界限。

市長開心的要他第二天就搬家過來上班。

於連掙脫了原有階層,獲得了晉級的入場券。

你從《紅與黑》中看出了什麼?

第三階:站穩腳跟

進場容易,留下來難,首先要搞定市長兩口子。

於連通過炫技能和賣萌征服這家人。

首先為讓市長信服,他拿出《新約》讓孩子隨便挑一段,只說一個字他便能用拉丁文把整頁流暢的背下來,市長發現自己賺到了寶。

對於充滿戒備的市長夫人,他說:「我平生第一次進入陌生人家,心理害怕,需要你的保護,在開始幾天還有很多事需要您的原諒…我的哥哥經常打我,如果他們說什麼壞話你不要相信…」

你從《紅與黑》中看出了什麼?

第四階:獲得助攻

於連在市長家平穩度過適應期後,決定再進一步,目標鎖定市長夫人。

這時,市長夫人已對他充滿好感,根據司湯達的「愛情理論」,首先夫人對於連身份與氣度的強烈反差而「驚奇」。

之後兩人散步、教學、共處等戀愛養成,夫人「幸福」的如花兒一樣。

漫漫夏日,市長外出,夫人 「期待」與小教師每時每刻泡在一起。

越相處,越覺得這個小教師溫柔而堅毅,

「愛慕」到五體投地。

終於某天夜裡,於連抓住了夫人的手,爬進了夫人的房,兩人有了肌膚之親。

好巧不巧的,這時夫人的娃病了,篤信宗教的夫人「懷疑」這是偷情的懲罰,決心斬斷情絲。

可情絲難斷,娃的病好了,夫人再次投入於連的懷抱。

整段情事,堅決貫徹了司湯達愛情論的七階段:

驚嘆、幸福、希望、愛慕、性、懷疑、和解。

仔細想來,套用在今天也屢試不爽。

你從《紅與黑》中看出了什麼?

第五階:強強聯合

市長夫人陷入愛情後,竭盡自己所能打造於連,為之鋪路。

於連也各種爭氣,走的又快又穩,兩人強強聯合,造星進展神速。

比如教皇來該市參觀,市內要組織帶有Title的全明星儀仗隊歡迎,相當於貴族子弟和精英才俊。

於是夫人背著老公,給於連找來假Title安插進名單,又跑到黑市買來象徵榮譽與地位的禮服,把於連送進小貴族團體。

於連也嘗到榮譽的滋味,被貧窮限制住的想像力進一步擴張,看到了更上層的階梯。

特別是這次活動,讓他陰差陽錯的認識了教皇,並為後來進入教會學校,進入高端貴族拉莫爾家埋下伏筆。

第六階:沉澱反思

想成為大神,一路的向前跑是不行的,要適時回爐再造,就跟明星經常在巔峰停下來留學一個道理。

毫無懸念的,於連跟市長夫人的姦情敗露,連夜逃跑,並通過介紹進入神學最高學府學習。

在校期間成績優異,品行傑出,總結經驗,放眼更高的未來。

韜光養晦卻才華橫溢的於連很快獲得校長的青睞,經常讓他幫忙跑腿,於連也由此接觸到主教等教會頂級人脈。

這些教會頂層與掌權貴族盤根錯節,於連很快被推薦至權勢熏天的拉莫爾伯爵做助理。

由此踏進頂級權貴的大門。

你從《紅與黑》中看出了什麼?

第七至十階 戰略升級

拉莫爾家這樣的豪門能把人的小伎倆看得一絲不掛,於連想再向上走如登天之難,但他還是做到了。

招數上可以看做是市長家的升級版:先站穩腳,然後獲得助攻,最後強強聯合。

這時的於連眼界更寬,學識更好,再加上加強版的助攻:聰明美麗的拉莫爾小姐,人生巔峰觸手可及。

可反轉來了,這神轉折與其說是陰差陽錯,更像是命中注定。

於連終究功虧一簣。

《紅與黑》流傳200年,特別是當今的社會而更受推崇,是因為我們可以從中找到共鳴:

它描述出一個變革中的社會全貌,這裡所有的人如主角一樣栩栩如生,我們甚至可以在身邊找到對應的人。

它展現出一個立體的人,這個人有理想,有才華,有野心,他為向上爬而精進圖治,同時又不擇手段。我們無法判定這是個好人還是壞人,他只是一個人而已,如同正在努力綻放的我們。

它鋪陳出愛情的樣子,不論是心中的愛情,還是頭腦中的愛情,不論於連更傾向哪一種,不論以何目的開始又因何緣由結束。那曲折婉轉的過程,足以蕩氣迴腸。

讀書是講緣分的,年少時初讀《紅與黑》,3頁後瞌睡的不行,懷著對世界名著的憧憬好歹熬過了20頁便仍在一遍。

可是今天看來,字字珠璣,猶如司湯達穿越到眼前,優雅而睿智的講述正在發生的事情。

他用40萬字給了跨越階層的完整攻略,末了,卻狡黠的眨著眼睛問:「你真的相信,可以跨越已經固化階層嗎?」

《紅與黑》,正在努力的年輕人,值得一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