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砸碎的瓷器竟然比完整的還要珍貴?!| 明代御窯4

砸碎的瓷器竟然比完整的還要珍貴?!| 明代御窯4

原標題:砸碎的瓷器竟然比完整的還要珍貴?!| 明代御窯4


北京故宮舉辦過一次特殊的瓷器展,其中一半展品竟然是碎的!




完整的瓷器都是北京故宮的藏品,拼起來的碎瓷器都來自江西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為什麼研究所的瓷器都是碎的?


原來景德鎮是明代御窯所在地。雖然御窯水平很高,但也會有次品,所以要砸碎銷毀。有時雖然沒有質量問題,但產量超過了宮廷的預訂量,多出來的也要砸掉,防止流入民間。碎瓷片被考古學家挖出來以後,就復原成了「傷痕纍纍」的樣子:



被砸碎的次品。紅釉高足碗(殘),明永樂,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選入宮中的優等品。紅釉高足碗,明永樂,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既然是次品,那為什麼說,有些碎瓷器比完整的還要珍貴呢?首先是因為碎瓷器給文物鑒定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鑒定一件瓷器是明朝的還是現代的比較容易,鑒定是明朝的還是清朝的也不難。可要判斷是明朝頭30年的,還是頭50年的,就不太容易了!


有人要說了,不是有科學方法嗎?比如碳十幾來著?


且不說許多方法的精確度不夠高,由於一些檢測手段對文物有損傷,所以根本不能用於鑒定完整的瓷器,包括著名的碳14測年法。

這時就輪到碎瓷器出馬了!



青花扁壺(殘),明永樂,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青花扁壺,明永樂,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對於明朝窯工來說,砸碎的瓷器就是垃圾,要挖坑埋掉,先砸的一定埋在後砸的下面。換句話講,永樂皇帝是宣德皇帝的爺爺,所以永樂朝的碎瓷片一定壓在宣德朝的下面。如果配合科學檢測方法,碎瓷器的生產年代很容易確定。


許多完整瓷器和碎瓷器長得幾乎一模一樣,通過比對碎瓷器的形狀和花紋,鑒定完整器就很簡單了!



甜白釉僧帽壺(殘)。甜白釉是永樂朝名瓷,因顏色酷似白糖而得名。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甜白釉僧帽壺,明永樂,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青花直頸執壺(殘),明宣德,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青花執壺,明宣德,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除了方便鑒定,碎瓷器還能為研究完整瓷器提供獨特的視角。經典例子就是下面這件高達半米的大香爐:



青花海水江崖紋香爐,明永樂,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這件香爐體型碩大,紋飾精美,存世只有兩件(另一件在南京博物院),極其珍貴。很巧的是,考古學家在景德鎮御窯的垃圾堆里挖出了它的兄弟:


青花海水江崖紋香爐(殘),明永樂,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被淘汰的兄弟果然不夠英俊。可是專家在拼碎片的時候發現,由於香爐體積太大,明朝窯工想了許多巧妙的辦法來提高成功率。


比如,他們把香爐的三足和雙耳都做成空心的,因為如果是實心的,就很容易受熱不均發生爆裂。窯工還在足部和耳部不易察覺的地方留下小孔,用來出氣。正因為香爐是碎的,反而給專家提供了觀察內部結構的好機會,使我們深刻體會到古代工匠的智慧!




兩件香爐的顏色差別很大,說明燒成一件完美器物非常不易


之所以說碎瓷器有時比完整瓷器還要珍貴,更重要的原因是,有些瓷器類型沒有完整器保存下來,碎瓷器就成了萬金難求的孤品!比如下面這件破碎的盤子:



鬥彩鴛鴦蓮池紋盤(殘),明宣德,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這個盤子做起來很麻煩。工匠需要首先在瓷胎上畫出所有藍色部分,然後施一層透明釉,再放入窯里燒制。燒完後再繪製紅色、綠色等其他顏色的部分,然後第二次入窯燒制完成。

也就是說,這個盤子要燒兩次。藍色圖案在透明釉層下面,稱為「釉下彩」;其他顏色在釉層上面,稱為「釉上彩」。不同顏色隔著釉層爭奇鬥豔,所以這種裝飾手法稱為「鬥彩」。



人們原來以為鬥彩工藝出現於明代中期,後來在西藏薩迦寺發現帶有明代早期宣德年號的鬥彩碗(現藏西藏博物館),專家都不敢相信是真的。直到景德鎮御窯出土了這個鬥彩盤孤品,學者們才確信,鬥彩工藝出現於宣德皇帝在位時期。


所以說碎瓷器雖然品相不好,但文物價值非常高!而且修復瓷器非常麻煩,不僅是個技術活,更是個耐心活,看看修復人員的工作場景就知道了,比玩拼圖難多了吧!【明代御窯篇完】



微信公眾號:王牌講解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是王牌講解員 的精彩文章:

TAG:我是王牌講解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