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多炮塔坦克T-35亮相勝利日閱兵

多炮塔坦克T-35亮相勝利日閱兵

原標題:多炮塔坦克T-35亮相勝利日閱兵


今年5月9日,俄羅斯照常舉行了勝利日閱兵。不過與莫斯科紅場上規模宏大卻亮點不多的閱兵相比,位於葉卡捷琳堡近郊的上佩什馬舉行的一場小規模「勝利日閱兵」卻吸引了很多軍迷的注意。原因無它,這次閱兵上,出現了當年堪稱「蘇維埃儀仗兵」的T-35多炮塔重型坦克。這是上佩什馬軍事裝備博物館根據原始設計圖紙和照片復建的坦克。


勝利日閱兵式上的複製T-35坦克


事實上,最早的坦克確實也能算是「多炮塔坦克」。比如英國最早投入使用的MK Ⅰ型坦克,就在巨大的菱形車體左右各設置了一門57毫米火炮。等到法國的FT-17輕型坦克問世,確立了後來坦克炮塔的基本形態以後,人們才開始正兒八經地考慮如何在坦克上裝上很多個炮塔。


一戰結束之後,許多技術人員仍然對「陸地戰艦」的概念念念不忘。英國維克斯公司推出A1E1、MK.E等多炮塔坦克。此外,法國、德國、美國、日本等主要的坦克設計與生產國家也在20世紀30年代設計並測試過不同型號的多炮塔坦克。蘇聯紅軍的第一批坦克是1919年反對外國武裝干涉期間繳獲的法國FT-17坦克和英國「賽犬」坦克。英國人在20年代推出的一系列多炮塔坦克自然也進入了蘇聯人的視野。


英國威克斯公司的MK.E型坦克


於是,那個年度甚囂塵上的「陸地戰艦」思想不可避免地影響到了蘇聯紅軍。


1930年,蘇聯人同時研製了兩種多炮塔重型坦克。其中伏羅希洛夫工廠的蘇聯技術人員設計的坦克代號為T30,計劃裝2門76毫米火炮和5挺機槍;而來自德國的專家則在列寧格勒工廠設計了TG重型坦克,這種坦克裝備1門37毫米炮、1門76毫米炮和5挺機槍,基本符合紅軍的想法和要求。1931年,TG坦克接受了測試,雖然總體性能還不錯,但價格實在太貴。與此同時,設計TG坦克的德國設計師也被德國政府要求回國,終止與蘇聯合作,TG坦克方案自然無疾而終。


在此情況下,蘇聯人開始從更實際的方案著手。繼任德國專家的蘇聯設計師N.V.巴雷科夫帶領設計小組在TG坦克的基礎上,拿出了兩種新型號的多炮塔坦克。其中一種是縮小版的T-28中型坦克。T-28坦克只有一個裝45毫米加農炮的主炮塔和兩個裝7.62毫米DT機槍的小炮塔,重量僅有16噸。另一種型號則是比TG坦克進一步加強和放大的重型坦克,這種型號的坦克將安裝5個炮塔!其中一個主炮塔裝76.2毫米火炮、兩個小炮塔裝45毫米加農炮、兩個小炮塔裝7.62毫米機槍。這種大號的重型坦克戰鬥全重達50噸,它就是T-35重型坦克。


實用性更強的蘇聯小型多炮塔坦克T-28


T-35的火力堪稱當世的世界第一。由於炮塔眾多,T-35坦克的乘員也很多。T-35全車共有11名乘員,乘員數量僅次於一戰中德國A7V坦克的18人,比世界上第一種坦克——英國的MKⅠ坦克上的8名成員還多。


儘管T-35坦克重達50噸,但由於炮塔佔去了太多的重量,坦克的防護性能並不算突出。後期蘇軍加厚裝甲,但卻使T-35的戰鬥全重增加到了54噸,與此同時帶來的是機動性的惡化。T-35更大的麻煩在於太過複雜的結構和巨大的重量,由此帶來的第一個結果就是生產性很差。從1933年到1939年,全部T-35的產量僅有61輛而已。而同期T-26輕型坦克的產量超過1萬輛。蘇軍戲稱每一輛T-35都是不一樣的。


過重和過於複雜帶來的另一個問題是可靠性和機動性極其糟糕。由於發動機功率只是勉強夠用,車體過長導致轉向困難,結果就是T-35隻有直線行駛的時候勉強能維持,如果要轉個彎就會狀況百出、故障不斷,而且還造成發動機壽命大幅下降。


T-35坦克實戰表現糟糕,卻成為閱兵式的寵兒


雖然問題多多,但T-35的外形畢竟高大威猛。在閱兵式中,如此龐然大物轟隆隆地從面前開過時,其震撼力還是頗為強烈的。蘇聯人通過這種如小山般的重型裝備,向世界展示了自己強大的工業設計與生產能力,也大大提升了蘇聯國民對國家的自信心和榮譽感。正因為如此,從1935年到1940年,所有的T-35都服役於駐紮在莫斯科的第5獨立重型坦克旅,主要承擔閱兵任務,成為蘇聯專門的「閱兵儀仗隊」。


戰後,完好的T-35坦克只剩下一輛,被送到了庫賓卡坦克博物館。2016年1月,烏拉爾礦業與冶金公司宣布將重新建造一輛T-35坦克。由於資料短缺,以及本身結構複雜,這輛「重生」的T-35直到今年才完成,也就是那輛參加勝利日閱兵的坦克。


歡迎購買《兵器知識》雜誌獲取更多詳細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兵器知識 的精彩文章:

TAG:兵器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