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血戰船橋里,甲午戰爭清軍陸上第一大捷,日軍傷亡慘重

血戰船橋里,甲午戰爭清軍陸上第一大捷,日軍傷亡慘重

十九世紀後半葉,東方日本經過明治維新,國力大震,強悍的日本帝國走向擴張之路,它第一個對手便是東亞大陸上的霸主:大清帝國。1894年,朝鮮問題成為導火線,中日甲午戰爭爆發。

此時的大清帝國腐朽而老邁,在新興強悍的日本打擊下可以說是一敗塗地,海軍陸軍皆慘敗,最終被迫簽訂喪權辱國之《馬關條約》。然而此時的清王朝畢竟經歷了三十年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對近代戰爭也有所熟悉,雖說總體慘敗,但也不至於像第一次鴉片戰爭一樣不堪一擊,在局部戰場上,清軍還是有一定發揮的,比如船橋里之戰!

血戰船橋里,甲午戰爭清軍陸上第一大捷,日軍傷亡慘重

船橋里之戰為平壤之戰的一部分。1894年9月15日,在朝鮮平安道首府平壤,日本發起了這場為把清朝勢力驅逐出朝鮮的關鍵戰役。此時平壤的清軍實力並不薄弱,由於「成歡之戰」中清軍失利,葉志超和聶士成先後率部撤回平壤,這時清軍駐守平壤的步、馬、炮兵達到約 15000 人,可謂嚴陣以待!

日本的總司令為名將山縣有朋,他把軍隊分為四路,從南、北、東北、西南四面夾擊平壤。其中南面的部隊為大島義昌旅團長帶領了混成第九旅團,達3600人。而清軍在此負責守衛的則是馬玉昆部2000人,其前沿陣地,便是船橋前的營壘,15日凌晨三時,日軍右翼開始進行工程準備,一個小時後,日軍攻擊開始!

血戰船橋里,甲午戰爭清軍陸上第一大捷,日軍傷亡慘重

清軍的營壘並不堅固,所以在日本猛擊之下便退回了船橋,日軍在衝天炮火的掩護下潮水一樣的衝鋒過來,而馬玉昆向來悍勇,死戰不退。可是日軍在戰前疏忽了一點:因為船橋里前面地勢非常開闊,日軍毫無掩護,可以說完全暴露在清軍火力之下,根據日本隨軍記者日後記載:「清軍頻頻發射之連發槍子彈掠過樹枝頭,恰如疾風掃落葉一般」,日軍傷亡慘重,多名軍官斃命。

但船橋乃要地,日軍知道絕無撤退之理,下令死戰不退!在日軍不計傷亡的瘋狂攻擊下,清軍部分陣地失守,然而日軍也是傷亡慘重,無力再進,雙方陷入僵持!這時,大同江北岸的清軍觀察到日軍疲態,決定趁勢攻擊!防守平壤城西南的衛汝貴抽調盛軍200人,親自殺了過來!

血戰船橋里,甲午戰爭清軍陸上第一大捷,日軍傷亡慘重

得到增援後的清軍士氣大振,而日軍則越戰越苦,加之其本來就是攻擊的一方,連續作戰,水食不進,疲憊不堪,下午1時,大島義昌無奈,下令撤退。

此戰日軍傷亡慘重,連大島義昌本人都有負傷,根據日軍保守的記載「將校以下死者約一百四十名,傷者約二百九十名」(將校也死傷多人),可是局部勝利並不能挽回整體慘敗,在其它三個方向日軍的攻擊下,平壤最終陷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拾遺 的精彩文章:

這個女人比皇帝大十七歲,竟然還恩寵非常!

TAG:國史拾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