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漫 > 二三次元偶像哪家強?你不知道的流量狂歡

二三次元偶像哪家強?你不知道的流量狂歡

今天你PICK了嗎?是王菊?孟美岐?還是風口浪尖的楊超越?或者你已經厭煩了手機屏幕上瘋狂刷屏的「你努力,我努力,菊姐就能出奇蹟」等等被動出現的口號。

如果談起時下大學生的娛樂話題,《創造101》還是ACGN二次元文化,即便沒有部分群體的交叉互粉,也總有一款適合你。

韓系產業鏈下的偶像

說到「批量生產」偶像,可能還是要追溯到《超級女聲》。李宇春在引領了一代粉絲的狂熱,首次在國內本土展現了偶像的吸引力外,更重要的是成為「草根」逆襲「偶像」的示範。

榜樣的力量是強大的。04年到06年瘋狂的選秀,點燃了民眾激情,另一種可能性有了隱約的突破口;那麼07年楊麗娟劉德華的惡性追星事件則使群眾再一次反思粉絲與偶像之間的關係——為什麼我們不能自己成為偶像或者創造偶像?

有意思的是《創造101》的製片人都艷曾經參與過《超級女聲》的製作。她經歷了《超女》時期的初步發展,《歌手》期間榮譽加身,到如今重新走回選秀的道路。真正吸引都艷的是年輕本身帶來的力量。

年輕的身體在舞台上蹦跳,剪輯過的生活片段成為粉絲信息與爭吵的根源,而熱切注視這這個舞台的大多也是年輕人。是因為現實的乏味從而將自己的幻想投射在可能實現的對象身上?還是因為渴望一場不用付出太多代價就能得到愉悅的網路集體狂熱?或者只是被節目中各種剪輯與媒體呈現出的少女吸引?

原因很難說清,但是結果很好表達。

王菊的走紅就是粉絲流量的強勢體現。她從面臨淘汰逆風翻盤,到刷屏各大公眾號,乃至《南方周末》。今年的爆款「小姐姐們」以各種形式出現在社交平台上:微博評論區各種粉絲的吹水爭吵;微信朋友圈的拉票。前陣子還是《偶像練習生》里各種對小鮮肉「男色」的追捧,范丞丞一張微博照片可以刷出上百萬,如今斬妖除魔之後,站定的九位成員組合NINE PERCENT,倒在小姐姐「女色」之下。

不知道在確定了11位女團成員之後,《創造101》的女團保鮮度又如何。

或許這個問題的提出毫無意義,因為永遠有人18歲。

日系產業鏈下的情懷

以ACGN(Animation、Comic、Game、Novel)及周邊文化為主的二次元,則是個非常廣泛的概念。其界限遠遠超過了以真人偶像為主的韓系偶像模式,有著自己獨特的結構。

上個世紀890年代,美日動漫的進入,才有了第一批國內受眾;真正進入二次元文化發展期,是從國家的《「十二五」時期國家動漫產業發展規劃》中,從政策層面提出統籌發展;到如今B站小電視已經上市並即將舉辦第六屆BML(Bilibili Macro Link由bilibili彈幕視頻網創造的大型同好線下聚會品牌),二次元文化發展迅猛。

同樣作為二次元文化的發源地,A站顯然沒有B站好運,在面臨多次組織領導層變動,甚至差點閉站之後,快手收購了看起來八竿子打不著邊的A站。未來的畫風會是跳宅舞的和風姑娘跳廣場舞?大概也是萬眾期待。

與偶像系針對個人不同,二次元文化通常依仗IP。從頂端官方的內容如小說動漫等等,引發無數的同人作品。把創作交還給受眾從而切實體會到參與感和熱愛,進而形成相應的文化圈。或許這就是二次元文化通常更具有凝聚力,熱情維持度也更久的原因——相比真人偶像只提供信息要求,二次元能夠自己創造自娛自樂。

真人偶像以強大的代入感給了觀眾「能夠在他人身上成就自己夢想」的錯覺,於是以競爭為賣點的網路世界爭吵吹水都是可以被諒解的。這本身就是一場遊戲,不過恰好角色體現了觀眾視角引發共鳴;二次元文化則沒有強烈的競爭關係,虛擬人設的前提使得玩家能夠更好地區分現實與網路。

顯然,一切都是為了能在現實中相遇。二次元最終會走向線下,真人偶像會舉行粉絲會。

因為懷揣著對現實困境突破的渴望,擺脫自己身上或多或少存在的無力感,人從眼前轉到電腦前,但最終依舊會回歸自身。畢竟狂熱會過期,情懷會過期,只是過期並不是一件壞事。

因為創造情懷擁有熱情的,依舊是人。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路)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次元 的精彩文章:

BICAF漫豪大賞作品徵集進行時 大咖親授萬元獎金
封茗囧菌今晚八點正式開播,來鬥魚聆聽慵懶少女天籟之音吧

TAG:二次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