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土法苘麻扎笤帚,創意香囊迎端午

土法苘麻扎笤帚,創意香囊迎端午

端午節來了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自2008年起,端午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兩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闊,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也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掛鐘馗像,掛艾草,佩香囊,賽龍舟,盪鞦韆,飲用雄黃酒、吃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

煙台習俗知多少

苘(qing)麻,你知道是什麼么?

70、80後的爸爸、媽媽們或許對它都有一份記憶,

小時候可以吃的苘BoBo,你還記得么?

依稀記得,

那時候女孩子會摘苘麻黃色美麗的花,

花朵下面留上一小段花梗,

然後把花梗當做耳釘戴在耳垂上,

別說還真是渾然天成,

比那些鑽石、黃金的耳墜可漂亮多了……

不知道從何時起,

苘麻為原料做小笤帚成為端午節的一種習俗,

端午節媽媽將紮好的小笤帚和小掃帚拴在衣服上,

寄託著父母的美好寄託

——「帶上笤帚真乾淨,不招蟲子不生病。」

兒時の記憶

來民間藝術館,品最傳統民俗

土法苘麻扎笤帚,創意香囊迎端午

以傳承、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為己任的煙台市民間藝術博物館,為慶祝端午節的到來,開展一系列富有創意的小活動,讓民眾了解端午習俗、更能近距離體會到傳統節日的氣息,使民族精神得以傳承。

2017年端午節製作原料及活動照

今年活動內容

五彩繩

把五彩長命縷(也叫五綵線)系在孩子的頸項、手腕和腳腕上。是宋代就有的古老習俗,明《帝京五日歌》所云「系出五絲命可續」指的就是這種習俗。給孩子在手腕上束像手鐲似的五彩絲線,栓來一年的吉祥、驅走災氣。節後第一次下雨時解下來扔到雨水裡,就可以帶走百病了。

製作香包

香包又叫香袋、香囊等,有用五色絲線纏成的,有用碎布縫成的,內裝香料,佩帶在胸前,香氣撲鼻。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內容物幾經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邪的靈符、銅錢,辟蟲的雄黃粉,發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在端午節這天,快到民間藝術博物館做一個香囊帶回家。

扎小笤帚

土法製作小笤帚原料採集三部曲,差染色一步嘍!

提示:苘麻由工作人員去年8月份採集加工而成,費事費時,請節約使用哦

把苘麻染成黃色和綠色,然後用紅線勒成約一寸長的小掃帚和小炊帚,在端午節這天打掃房屋,並且在身上佩戴這樣的小掃帚。掃帚寓意掃除垃圾,清潔衛生又有掃除晦氣,消災除病,驅除災魔和不祥的意思。

纏五彩粽

帶上爸爸媽媽一起到博物館裡,跟著老師學慣用各種顏色的絲線耐心細緻地纏出一個個美麗的五彩粽掛件。動動巧手,讓這個端午節更加五彩繽紛。

材料費

所有報名者均可參與五彩繩製作,

此外做香包、編小笤帚和小掃帚、五彩粽,

三任選2項,25元/人。

活動時間

第一場:2018年6月16日上午9:00-11:00

第二場:2018年6月16日下午14:00-16:00

報名電話

地址:萊山區山海路96號天籟花園北門東500米

「煙台旅遊頭條」上線啦~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煙台旅遊官方發布 的精彩文章:

TAG:煙台旅遊官方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