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有機水稻高產高效操作栽培技術

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有機水稻高產高效操作栽培技術

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有機水稻高產高效操作栽培技術

1 有機水稻的基本定義

有機水稻主要是指代水稻在種植生產全過程中不採用化學性的農藥、生長劑與化肥等種植維護物質,整個流程遵循水稻生長的自然規律與生態原理,保持可持續性發展的農業技術,可有效地維護生態系統的持續穩定狀態,是一種生態環保的農業種植方式。而運用有機水稻做原材料,進行有機加工所生成的產品,在符合相關生產標準與國際國家有機食品標準與要求後就成為有機食品。有機水稻種植對自然條件、生態環境與土壤資源狀況要求嚴格,要充分滿足有機水稻自然生長需求。土壤中有機質成分比例應較高,自然與生態條件優越,從而有效支持水稻正常生長。而要達到高產高效的有機水稻栽培技術,其理念是要求在縮減作業頻次的情況下,更為精準地規劃作業時間與物化投入,最後達到較高的產量與經濟、生活效益。該理念操作需求性強,但是操作性要求更為嚴格。

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有機水稻高產高效操作栽培技術

2 有機水稻高產高效栽培技術操作方法

2.1 依據地區情況優選稻種

水稻品種的選擇並不是以最昂貴或者其他地區開展情況最好的品種為最佳,而是要充分結合本地土壤、氣候、環境與經濟情況開展,其中尤其要以土壤情況為指標。如果土層深厚,水肥保存能力較強,且在稻田排灌等基礎建設上都較為完善便捷,那麼可以採用根系發達、莖稈壯碩、稻穗顆粒大而多、米質優良、抗性較強的中遲熟的大穗類稻種。例如,常見的合豐占、銀晶軟占與深巷香等品種;如果土層淺薄,水肥保持能力普通或者較差,可以選擇米質優良和抗性強的品種,如金香占、油佔8號與桂香2號等。

2.2 把控播種與插秧時機

在播種上可以適時地開展早播,可以依據本地歷年來的氣象匯總資料做有效分析,對於早稻可以在驚蟄左右做播種,插秧在清明之前全部完成,可以有效的避免倒春寒危害,危害率可以縮減在20%以內。對於晚稻需要在7月10日左右做播種,在8月5日前完成插秧,可以有效地避免寒露風所帶來的危害性,危害率可以縮減在15%以內 。因此,在播種與插秧工作上,要做好時間的規劃,從而減少水稻種植受損。

2.3 壯秧優化

要做好種子處理,需要做好晒種與浸種,在浸種前的晴天進行1~3 d晒種,從而有效保證種子具有的酶活性,同時提升種皮的滲透能力,進而有利於種子齊芽齊苗。同時,需要做好種子消毒,採用2 g強氯晶與2~4 kg水將4 kg種子浸泡12 h,浸泡後清洗乾淨後再通過清水做l2~24 h浸泡,確保種子得到充分徹底浸泡,該處理可以有效地避免水稻產生惡苗病與細菌性條斑病等。此外,可以運用50%多菌靈的500倍藥液做種子浸泡消毒,避免產生水稻紋枯病。

要做好秧667 m2 的基肥施用。通過拖拉機將秧667 m2處理後,667m2施通過漚制的腐熟500~1 000 kg有機肥,運用有機肥主要採用雞糞與餅肥,需要為發酵腐熟狀態。施肥後將肥料與表土做充分的混合均勻,隔夜之後再進行播種。

勻播稀播處理下,將每667 m2進行25~30 kg秧田播種,在每個拋秧秧盤中需播25—30 g種子谷芽。早播中應該運用薄膜對育秧做全面覆蓋,從而有效提升秧苗的成秧率與生長速度。做好秧田中的肥水、光照與溫度的管理。秧田管理上主要以濕潤為中心,如果是施秧苗追肥與病蟲害用藥期間,秧田需要保持1 cm範圍的淺水層,避免產生燒

苗,進而有效提升施肥與防蟲功效。秧田追肥需要在秧苗處於3葉l針期間開展,從而有效地幫助秧苗分櫱更早更多。秧苗在移栽之前的3~5 d,應該再進行一次送嫁肥,有助於秧苗生長出更多新根,有利於栽種後的回青。秧田要做好光溫處理,在秧苗生長到2葉後,如果天氣狀況晴朗,秧田中的膜內溫度提升到25~30℃,在白天應該將秧田兩端的薄膜掀開,從而有利於降低溫度與濕度,有利於煉苗效果,在傍晚時需要將薄膜重新蓋回。如果氣溫在15℃ 以上,且長時間陰天沒有陽光光照,可以將薄膜掀開來提升光照效果,這樣有利於秧苗轉綠與有效生長。在移栽前的3 d需要將秧兩端薄膜掀開,有助於秧苗對外部環境做有效的適應,在移栽前的2d可以將薄膜全部掀開來達到煉苗的作用。

2.4 整地、移栽與密植的合理性

在移栽前需要打爛本田後做好足量基肥施用,再將田耙平。在本田的高低水平差距上應該控制在2 cm範圍,避免對之後的田間管理造成質量差異影響。本田整理後在隔夜進行移栽,有利於確保移栽的質量。秧苗插植移栽需要做好時機把控,一般在秧苗4.5葉,秧苗處於分櫱超過1個時開展。秧齡常規在2O一25 d範圍,拋秧移栽需要在秧苗處於2.5~3.5葉時開展,秧齡時長應該把控在l5~20 d。在密植情況上,插植或者拋植需要將規格控制在23 cm x 16 cm,每蔸插保持2~3粒谷秧苗,每667m2需要插種1.7萬蔸,從而有效確保每667 m2 插植超過8萬株基本苗,要保持淺栽與勻栽。

2.5 施肥合理管理

施肥操作上需要保證本田基肥施用充分,在插秧之前翻耕田後按照每667m2 進行2 000 kg發酵好的雞糞施用,同時要做好均勻施用,避免燒苗。在整體的栽培全程中,需要禁止使用化肥,保證底肥優質足量,追肥保持少量多頻次進行,追肥要做好分櫱肥、調節肥與穗粒肥。在功穗肥施用上要巧用, 中遲熟的稻種應該把控在倒2葉抽出期進行加肥,從而有利於花穗壯碩,穗粒大。避免過早施穗肥,避免產生結實率下滑,但過晚施穗肥會導致貪青遲熟,造成產量下滑。

2.6 灌溉科學

灌溉上要保持淺水栽種,寸水回青,有水情況下施肥與噴葯,夠苗露做曬田,中遲熟早稻應該把控在5月的上半月,晚稻應該把控在9月的上半月做曬田處理,孕穗的中後期,大概在早稻的6月的上半月和晚稻的9月中旬後階段,需要進行灌水來有效地促使攻穗粒肥,抽穗期需要保持田間有2~3 cm深度的水層,齊穗以後需要進行乾濕交替的科學管理,在採收前l周終止灌水。

2_7 病蟲害防治

需要進行殺蟲殺菌,病蟲害防治可以運用殺蟲燈,通過趨光性來達到害蟲殺滅,在6月中旬後,每天晚上18:30後開始最為適合。同時,可以運用生物防治,做好害蟲監測系統運用,把握蟲害情況,而後運用生物性或者植物性農藥做防治,主要集中做好螟蟲、縱卷葉螟與飛虱管控,既可以運用蟲害天敵來做好害蟲總量的防控;也可以運用養鴨來達到控蟲,達到稻鴨共育的操作模式。相關方式都有助於降低病蟲病菌的基數水平。

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有機水稻高產高效操作栽培技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錢柳 的精彩文章:

四倍體巨峰系葡萄有核栽培花果管理技術
葡萄灰霉病的發生規律及綠色防控技術

TAG:青錢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