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吃啥補啥」這個坑是怎麼讓大家一跳再跳的?

「吃啥補啥」這個坑是怎麼讓大家一跳再跳的?

摔不折的壹讀君 | 彤 子

前兩天,一條微博引起網友的討論。講述了一位做「半月板置換手術」的糖尿病患者,在家屬每日骨湯的精心照料下,病情惡化,傷口潰爛,慘遭二次手術的故事。

骨頭湯補鈣?又一起吃啥補啥的悲劇。N年前就闢謠的概念,今天還在肆虐......

任憑權威媒體苦口婆心的勸,廣大人民群眾耳朵一閉:

不聽~不聽~王八念經~

老百姓為啥不信?您也不打聽打聽「吃啥補啥」是誰發明的。

「吃啥補啥」理念的由來

說到「吃啥補啥」的發起者,那簡直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她就是世間集才華與美貌於一身的狐狸精——蘇妲己。

妲己稱自己有心痛之疾,要求紂王取比乾的「七竅玲瓏心」煮湯吃——以心補心(出自明代小說《封神演義》)。司馬遷的《史記殷本紀》中記載,要挖比干心的人是紂王,人家根本沒吃。那明代小說為什麼要改成妲己吃心呢?

因為當時盛行「以臟補臟」的理念。而這個理念源自當時國內外知名學者李時珍的名著《本草綱目》。在本草綱目獸部中記錄:

豬腦:主治風眩腦鳴。

豬血:生血。

豬肺:補肺。

豬腎:理腎氣。

豬腸:潤腸治燥。

綜上所述:豬的全身都是寶,吃哪兒補哪兒療效好。不管你信不信,當時的歐亞大陸居民都信了。該著作自1569年出版後,被翻譯成多國文字出版到國外,風靡歐洲,對當時歐洲的植物學、藥物學發展起到重要的誤導指導作用。

被中國百姓銘記於心的骨頭湯補骨頭,就是源自本草綱目:

豬髓:服之,補骨髓,益虛勞。

牛髓:補中,填骨髓。

驢骨:驢骨煮湯洗澡,治療「歷節風(貌似是痛風)」。

名醫李時珍說要「以骨補骨」,外加美女妲己代言,誰能不信?但現代醫生為啥說不行呢?

骨湯補骨的大bug

既然有網友誠心誠意的抬杠了,那壹讀君就大發慈悲的一起抬:你覺得糖尿病是怎麼來的?

首先,骨頭湯分為清湯、白湯。

單憑超高的脂肪含量,白湯比起補骨更補肉(肥肉),當代醫學研究證明:長期食用高脂肪食物,是導致2型糖尿病的重要成因!讓糖尿病患者喝白湯,就是犯罪。

有人說了:「我們都是自家熬的清湯!低脂高鈣營養豐富!」

1. 誰告訴你骨頭湯高鈣了?

有學者專門對骨頭湯的微量元素佔比做了分析實驗,並借鑒民間常說的「加醋煮骨產鈣高」理論,將加醋的骨頭湯一起分析對比,結果如下。

分析實驗的結果

實驗結果證明,添加食醋確實可以增加骨頭湯鈣質的輸出,但骨頭湯最高鈣含量僅是牛奶的1/21,另外附贈鎘、鉛、汞等有毒微量元素......

2. 骨膠原比鈣更重要

骨頭再生主要依靠骨膜、骨髓,而骨膜、骨髓只有在增加骨膠原的條件下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

骨膠原又叫構造蛋白質,占人體蛋白總量的 30%~40%,是組成人體肌肉、皮膚的重要成分,對於保持骨骼的韌性、人體運動的協調性及皮膚的彈性有很大幫助。

骨折後大量攝入鈣、磷等礦物質,就會使骨質內無機質成分增高,使骨質內有機質與無機質的比例失調,阻礙骨折的早期癒合。骨頭湯里有骨膠原嗎?有,但真心不多。

那鈣含量少,又有骨膠原不少剛剛好嗎?主要是,骨折後不宜補鈣。

3. 骨折和高血鈣

骨折後,骨頭斷口處會釋放大量的鈣質。

這些鈣質被血液吸收,會導致血鈣含量增高,此時補鈣,補多少跑多少。血鈣量常年處在高水平,則有機會獲得:動脈硬化、高血壓、各種結石症及老年痴獃等疾病。如果引起「高血鈣」,就可以獲得乘坐救護車,體驗緊急搶救

所以醫生不建議骨折患者補鈣(尤其是前幾周),要補也得等創口長好。

只有骨湯補鈣不靠譜嗎?

豬皮不美容

都說豬皮富含膠原蛋白,可以美容。沒錯!豬皮的膠原蛋白是真的,但是你用嘴吃進胃裡,通過消化,能吸收到的膠原蛋白只有一點點,這一點點膠原蛋白被人再加工合成新的膠原蛋白。不過這個蛋白在營養學中被定義為「不完全蛋白」,翻譯成中文:不能美容

腰子毀男人

通過嘴吃進去的動物腎臟,只是單純的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吃多了只會發胖,而肥胖又會給腎臟造成負擔。另外,與膠原蛋白不同,腎臟中的重金屬可是一點不會浪費的被人體吸收,特別是重金屬能有效促使男性生殖能力減退

現在還想吃嗎?

如此看來,吃啥補啥就是一個巨大的坑啊,難道本草綱目有問題?

中國的百科全書

《本草綱目》是對16世紀以前中藥學的系統總結,更正了前人不少錯誤,並補充了不少新藥物及驗方。以當時的科技水品,絕對是最前沿的醫學著作了。

但《本草綱目》人部中收錄了不少重口味藥材,包括:耳屎、指甲、牙齒、人屎、人血、牙垢、鬍鬚、人骨等......像不像中世紀歐洲女巫用的黑暗藥材,估計她們都是李時珍老師的徒子徒孫。

瑕不掩瑜,連達爾文都對李時珍讚賞有加,在自己的著作《動物與植物在家養下的變異》一書中,將《本草綱目》譽為「中國的百科全書」(注意:百科不是藥學)。

大家不要忘了,李時珍不光是醫藥學家還是博物學家,人家的醫學著作是《奇經八脈考》和《瀕湖脈學》。

作為16世紀的藥學書,《本草綱目》的藥學價值在當代已過時,大家就不要再舉著藥學的幌子「吃啥補啥」了,還是乖乖聽醫生的話吧。

參考資料:

1. 竇攀. 吃啥補啥?不靠譜[J]. 糖尿病之友, 2014(3):23-23.

2. 陳家寧. 古文獻中「以某補某」醫療理念源流小考[J]. 全國第十八次醫古文研究學術年會, 2010.

3. 趙雪圓. 骨質疏鬆症的誤區[J]. 中國地方病防治雜誌, 2014(1):37-37.

4. 李群. 喝骨頭湯≠補鈣[J]. 醫藥與保健, 2012, 20(9):49-49.

5. 李君, 方忠祥. 食用醋酸對骨頭湯中鈣離子含量影響的探討[J]. 現代食品科技, 2002, 18(4):11-12.

6. 趙釗, 鈔虹, 吉愛國. 烹制骨湯中鈣等礦物質含量的測定及營養評價[J]. 食品研究與開發, 2008, 29(12):126-129.

7. Sheikh MS, Santa Ana, Nicar MJ,等. 牛奶和鈣鹽在胃腸道內的鈣吸收[J]. 中華臨床營養雜誌, 2003, 11(1):75-75.

8. 中華醫學會. 牛奶和鈣鹽在胃腸道內的鈣吸收[J]. 中華臨床營養雜誌.

9. 詹亞華. 李時珍對藥用植物學的偉大貢獻——紀念李時珍逝世390周年[J]. 植物科學學報, 1983(2):183-189.

1o. 賀亮, 高松, 黃薇,等. 糖尿病金黃地鼠喂飼高脂食物誘發腎臟損傷[J]. 中國病理生理雜誌, 2009, 25(12):2491-2493.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壹讀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性格溫和、好說話的人多半會禿頭?

TAG:壹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