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人鬥富不比車和房,卻掏出了這麼一個和田玉製作的精美小瓶子……

古人鬥富不比車和房,卻掏出了這麼一個和田玉製作的精美小瓶子……

有這麼一個精妙的小瓶子,許多人並未見過,大小不超過巴掌,價格卻非常高,你猜猜看這是什麼?絕大部分人因為沒有用過,也猜不出這有趣的小玩意叫做—鼻煙壺

鼻煙壺是幹嘛的?從名字上大概可以看出一二,這是一種古人用的吸煙器具,期初發源於明末,由我們歷史書上都學過的著名傳教士利瑪竇把鼻煙帶到了中國,鼻煙其實是一種中草藥、煙葉和香料混合碾碎以後熏制製作成特質的蠟丸,經過幾年的陳化才能出品,屬於比較高檔的享受,因為當時的游牧民族在馬上很難用煙袋這些東西吸煙(稍有不慎會引起山林草原的大火),鼻煙帶給他們新的娛樂項目,游牧民族就使用各種金屬和動物的骨頭來製作一些小型的吸煙器具用於聞吸,逐漸形成了鼻煙壺文化。

到了清朝中期,國力強盛,因為滿族善騎馬射獵,加之康熙皇帝開放海禁,據《熙朝崇正集熙朝定案》記載,康熙皇帝南下南京視察,西洋傳教士汪儒望和華嘉「進獻方物四種,上命留西臘」。這個「西臘」其實就是單詞「Snuff」,也就是鼻煙的英文音譯,可見康熙皇帝很可能已經非常喜歡鼻煙。皇家推崇讓這小東西開始有了長足的發展,清代的方薰有一首詩是這麼寫的:「碾成琵琶金屑飛,嗅處微微香霧起。海客售來價百緡,大官朝罷當一匕」這詩中所謂的「香霧」,指的就是鼻煙壺冒出的淡淡煙霧,點燃後吸食方便,還非常便攜,慢慢在王公貴族間就流行起這種怡情雅興的小玩物。

鼻煙壺器型的發展也是清朝帶起來的,因為一個器型是不是富貴逼人,對雕工,藝術創作要求很高,所以我國古代許多文玩都是皇家引領風潮,鼻煙壺到了清代已經不簡單是一種吸煙用具了,更多是鬥富的工具,尤其是皇家出品必屬精品。

說起鼻煙壺的和田玉制歷史,還是要提下中國最大的和田玉推手—乾隆皇帝了,雖然清代趙汝珍在《鑒辨鼻煙壺》中記載道:「用玉特製鼻煙壺,大概始自康熙朝」,但愛玉的乾隆皇帝將原本五花八門的材質進行升級,主打和田玉制的鼻煙壺,從高檔的白玉到一般的青玉碧玉均有涉及,宗室文人愛新覺羅·永忠作有《鼻煙贊》:「是煙非煙,有味無味;鼻煙清香,爽神開氣。」自此鼻煙壺這種東西的尊貴開始體現在和田玉材質上,另外和玉大叔聊一個題外話:乾隆朝的玉器有一個很特殊的特點,就是有留皮的現象,乾隆帝尤其喜歡金色的皮子,有不少皇家玉器都帶灑金皮,乾隆朝之前的古人認為皮子都是瑕疵,有「良玉不琢」的說法,一定要全部剝去的,所以大家發現很多乾隆朝的玉器開始出現了皮色之美,這也是一種藝術的升級革新吧。

鼻煙壺雖然在現代基本沒有什麼用武之地,而且自道光年間因國力衰弱開始日漸式微,但價值並沒有因失去使用價值而減少過,自十九世紀全世界的各大拍賣場中,鼻煙壺就已經是常客了,一直到今天,和田玉的鼻煙壺也是外國收藏家的寵兒,所以價格一直都蠻高的,尤其是白玉達到羊脂級的鼻煙壺,價格都是天價,這也是和田玉收藏價值的一個非常好的體現,你有見過鼻煙壺嗎?可以留言給大叔聊一聊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和玉大叔 的精彩文章:

TAG:和玉大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