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寶寶1歲前,媽媽們應該注意寶寶的哪些疾病呢?

寶寶1歲前,媽媽們應該注意寶寶的哪些疾病呢?

寶寶出生的第一年,同時也是你當上了爸爸媽媽的第一年。在這一年裡,寶寶第一年接觸這個世界,媽媽也第一次照顧寶寶。所以,在這一年中,媽媽們應該注意寶寶的哪些疾病呢?

1

感冒

寶寶1歲前,媽媽們應該注意寶寶的哪些疾病呢?

寶寶出生頭一年,幾乎難以避免被感冒糾纏,大多出現流涕、打噴嚏、鼻塞、咳嗽等不適。這個時候,應讓寶寶多飲水,多注意,並加強營養。部分患兒會因為鼻塞張嘴呼吸,亦或有煩躁不安、哭鬧情況,大一點的孩子會告訴你他咽部疼痛。

一些寶寶會伴有發熱,體溫可高達39—40℃,個別患兒還會因而發生抽風或腹瀉、腹痛、嘔吐等狀況。一般情況下,寶寶感冒是被爸爸媽媽或接觸的人傳染。要知道,寶寶免疫系統還沒有發育好,抵抗力比較弱,很容易中招。

小兒應該如何預防感冒

1、不要天氣稍涼,就急於給孩子穿厚厚的衣服。寶寶的天性就是活潑好動,運動量明顯比成人大,如果穿得過多,寶寶活動時就會大汗淋漓,汗毛孔張開。一旦安靜下來,濕透的內衣、開放的汗毛孔,使寶寶非常容易受涼感冒。

2、居室內保持空氣新鮮,濕度適宜,不要帶寶寶到空氣污濁、人員混雜的環境中去。

3、家庭成員或照看寶寶的人員中,一旦有人感染病症,馬上停止接觸寶寶。如果不能隔離,患病者一定要帶上口罩,並要勤洗手,以防傳染給寶寶。

4、對於已經患上感冒的寶寶,適宜的護理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保證寶寶的休息,不要任由寶寶蹦跳、玩耍。充分休息可以縮短病程,減少併發症。

2

腹瀉

寶寶腹瀉是0-1歲寶寶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寶寶由於胃腸道功能發育還不成熟,比較容易出現腹瀉。寶寶腹瀉,以夏秋季節發病率最高,其發病原因除腸胃受細菌感染外,主要是餵養不當,天氣太熱,或突然受涼引起。如果未按時添加輔食或餵養不當時,一旦食物變化較多,寶寶腸道不能適應,也會引起消化不良而腹瀉。

對於寶寶腹瀉,飲食調理也是很重要的。在發現寶寶腹瀉時,第一時間應給他多飲水,並嚴密觀察寶寶的尿量和尿的顏色,防止脫水的發生,同時到醫院就診尋找腹瀉原因再對症治療。

寶寶拉肚子,作為父母很著急,那麼要怎麼來預防呢

1、母乳餵養

母乳最適合嬰兒的營養需要和消化能力。母乳中含有多種小兒所需的多種消化酶和抗體,各種營養成分都非常適合兒童的消化和吸收,可中和大腸桿菌腸毒素,有預防感染埃希氏大腸桿菌的作用。

2、按時添加輔食

小兒生長發育迅速,不論母乳或人工餵養兒均應按時添加輔食,以滿足營養需要。添加輔助食品時,品種不宜過多,變換不宜過頻,要在嬰兒逐漸適應新的食品後,才漸次增加其他食品。

3、注意飲食質量

母乳不足或缺母乳採取混合餵養及人工餵養時,應注意飲食調配,不宜過多或過早餵給米糊或粥食等食品,以免發生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及影響小兒生長發育。

4、增強體質

平時應加強戶外活動,提高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注意小兒體格鍛煉,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抵抗力,避免感染各種疾病。

5、避免不良刺激

小兒日常生活中應防止過度疲勞、驚嚇或精神過度緊張。這些都有可能導致小兒腹瀉。

3

濕疹

濕疹是寶寶期常見的皮膚疾病之一,是一種過敏性疾病,與過敏體質有關,經常反覆出現,難以完全根治。

濕疹可使寶寶奇癢難忍、夜不成眠、煩躁不安。治療有一定效果。必要時可在指導下使用消炎、止癢、脫過敏藥物。

如何預防寶寶濕疹?

1、避免接觸可疑的過敏原,對塵蟎過敏,避免使用地毯;對動物羽毛、皮毛過敏的,家裡盡量不要養寵物。

2、雖然孩子對某些食物過敏,但飲食不宜控制太嚴,以免影響營養及生長發育,如對牛奶過敏,可選用低敏配方奶粉,或者是豆類產品代替。

3、對某一種不明確的過敏原因,患兒可查血,逐一排查過敏原。如果明確對某一種食物過敏,就最好忌口了,如嬰兒對母乳過敏,則在餵奶期間,母親忌吃魚、蝦、蟹等食物。而人工餵養的孩子,所接觸到的過敏原更多,如果對牛奶過敏,應用母乳餵養。

4、盡量將家裡的舊報紙、雜誌及其他容易積塵的物品移出室外。棉花、羽毛等填充玩具也應少接觸。

4

鵝口瘡

鵝口瘡是由白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真菌感染,又稱雪口病,2歲內寶寶患此病,非常常見。

新生兒抵抗力比較弱,很容易患鵝口瘡。患鵝口瘡的嬰兒,可能沒有什麼特別的癥狀,所以需要媽媽們細心地觀察,當寶寶張口時,媽媽便可以清晰地看到寶寶口腔黏膜情況了。

如果發現寶寶口腔黏膜或舌面上附著有白色的、好像棉絮或豆腐渣樣的東西,用棉簽不易擦掉時,就可以初步判斷孩子患了鵝口瘡。如果是口腔內沾了奶漬,用棉簽輕輕擦拭,白色的物質就會消失或減少,那就不是鵝口瘡了。

在醫生的建議下,使用制黴菌素藥物塗口腔患處。同時加強營養,注意口腔衛生,不要隨意停葯,治療療程一定要足夠,以徹底清除病源。

如何預防寶寶患鵝口瘡

寶寶吸完奶後,及時將奶瓶刷乾淨、控干,潮濕是黴菌生長的適宜環境。新生兒使用的奶具、水杯應該經常煮沸消毒,保持乾燥。

母乳餵養的話,餵奶前應用清水沖洗乳頭,餵乳前後都需要洗手。如果媽媽們的乳頭經常漏奶,也不要用厚厚的毛巾捂著乳頭,可以選擇防溢乳墊,要盡量保持乳頭乾燥。

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寶寶出牙後,就需要每天刷牙,常更換牙刷。

鵝口瘡雖然很容易複發,但只要控制得當,並做好相應的清潔和消毒工作,就可以和他說拜拜。

5

貧血

簡單來說,營養性缺鐵性貧血主要是由於鐵的儲存和攝入不足,鐵吸收有障礙或者鐵丟失過多等因素導致體內鐵缺乏,引起的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多發人群是6個月-3歲的小寶寶。

患上缺鐵性貧血的寶寶主要表現為皮膚蒼白、口唇缺乏血色,食慾減退、不愛活動、拉肚子、萎靡不振等。

如果孕婦懷孕最後三個月沒有儲存足夠的鐵,或者自身患有貧血,胎兒早產、低出生體重等,都會導致寶寶鐵缺乏。

純母乳餵養的寶寶,在6個月後要及時添加含鐵豐富的輔食,否則就會出現缺鐵性貧血。

寶寶若患有腸息肉、腹瀉等疾病,加上長期偏食、挑食,也可能會引起貧血。

其實沒關係,只要多加註意,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1、建議准媽媽們在孕期多吃含鐵豐富的動物性食物,多吃含VC的水果

2、針對早產或體重過低的寶寶來說,在醫生的指導下,從2個月起每天補充鐵劑,一直持續到1歲,同時,母乳中鐵吸收利用率高,所以堅持純母乳餵養是很重要的,如果是人工餵養,那麼選擇鐵強化配方奶就足夠了,無需額外補鐵。

3、寶寶5-6個月後,就要添加含鐵豐富的食物了,補鐵應該持續到1-2歲。蛋類、乳類記得單獨喂哦~盡量少給寶寶喝鮮牛奶,每天不要超過500ml,因為相對母乳來講,牛奶的含鐵量和鐵吸收率都比較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